-
“吸引人才上,美國失守陣地,中國勢如破竹”
最后更新: 2025-07-16 17:11:20【文/觀察者網(wǎng) 王一】在美國媒體《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最新公布的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中國清華大學再進一步,升至第11名,距離全球前十僅一步之遙。與此同時,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也分別躍升至第25和第45位。
中國頂尖高校排名的上升引起了外界的注意。香港《南華早報》7月15日報道稱,在這份覆蓋105個國家、2250所大學的榜單中,五年前中國僅兩所大學躋身百強——清華大學第50位,北京大學第68位。而如今,中國已有15所高校進入前100,展現(xiàn)出中國大學在短短幾年內(nèi)取得的巨大進步。
該報指出,這股“上升潮”背后,是中國近幾十年來對教育、科研和人才引進的戰(zhàn)略性投入,吸引了大量學生和海外教職工。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復、對華偏見、削減研究經(jīng)費等舉措,正逼走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學者和學生。
人才流動趨勢正在發(fā)生逆轉
“一個更安靜、更微妙的陣線已經(jīng)出現(xiàn),它正在重塑全球秩序,決定未來的贏家和輸家,這是一場爭奪人才的競賽?!薄秮喼迺r報》5月也注意到了中美之間的“搶人大戰(zhàn)”,而與之前不同的是,“曾經(jīng)單向流向美國的人才流動發(fā)生了逆轉,人才輸送管道也在發(fā)生變化”。
報道指出,包括華裔在內(nèi)的成千上萬的高技能專業(yè)人才正在離開美國,前往中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尋找新的機遇。而這不僅僅是一種逆轉,更是對全球智力的重新分配,并顯著改變?nèi)騽?chuàng)新的平衡。
被卷入美國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的美國頂尖化學家和納米科學家查爾斯·利伯,據(jù)報他已打算離開美國前往中國任教。 資料圖
《南華早報》援引數(shù)據(jù)稱,2019-20學年,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共有37.2萬名中國留學生跨太平洋赴美深造。到了2023-24學年,這一數(shù)字已跌至27.7萬人,短短五年銳減1/4以上,以至于印度取而代之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謝宇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2010年至2021年間,近2萬名華裔科學家離開美國。
2018年特朗普政府發(fā)起的所謂“中國行動計劃”,更是將大量在美華裔科研人員置于“獵巫式”調(diào)查之下——雖絕大多數(shù)案件最終因證據(jù)不足被撤銷,這一行動最終也于2022年被拜登政府叫停,但其寒蟬效應顯著,迫使大量人才選擇回流中國或前往其他國家發(fā)展。
中美學術交流的“冷淡”也蔓延到高校合作層面。在美國政府對其資金的嚴密審查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最近也不得不宣布放棄對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所有權,就像去年佐治亞理工學院宣布退出其位于深圳的分校那樣。
這些趨勢的影響可能會是持久的。美國福坦莫大學商學院金融與經(jīng)濟學兼職教授里克·卡魯(Rick Carew)直言,中國出生的學者為美國的學術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兩國之間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他們成為被美國政府審查的對象,而中國高校提供的豐厚資金支持以及能用母語教授下一代中國頂尖學生的機會,讓這些中國頂尖學者更愿意回到中國。
“中國很快就會追上美國,甚至趕超”
《南華早報》也認為,中國對科研的加碼投入是吸引人才回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希望通過高科技投資來提升其在產(chǎn)業(yè)價值鏈中的位置,不僅確立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也更加重視研究。
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經(jīng)合組織)3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研發(fā)投入已超過7800億美元,達到美國96%的水平,而十年前這一比例僅為72%。
同時,在2017年中國科研產(chǎn)出超越美國后,中國被多次引用的論文的數(shù)量持續(xù)上升?!笆┢樟指瘛ぷ匀?024中國影響力報告”指出,這表明中國科研成果正受到國際科研界的更多關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為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優(yōu)厚的薪資、更充足的研究經(jīng)費、住房補貼和醫(yī)療保健等福利,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來中國任教。
港媒指著浙江大學稱,這所高校是中國人才戰(zhàn)略的成功案例之一。這所被譽為“科技創(chuàng)業(yè)搖籃”的高校,不僅吸引了許多美國科學家和優(yōu)秀學生,還孕育出一批引領前沿科技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
中國公司研發(fā)的機器狗 云深處科技
今年,浙大畢業(yè)生梁文鋒創(chuàng)立的人工智能(AI)公司DeepSeek,憑借低成本、高性能、開源的大模型在全球引發(fā)熱議,其團隊大部分成員均為中國本土培養(yǎng)的年輕學者。此外,專注于機器狗研發(fā)的公司云深處科技(DEEP Robotics)也由浙大畢業(yè)生創(chuàng)辦,這兩家公司都是高科技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杭州六小龍”企業(yè)。
“中國每年培養(yǎng)約140萬工科畢業(yè)生,源源不斷地為華為和比亞迪這樣的本土科技公司輸送新鮮血液與硅谷競爭,”卡魯感慨道,得益于理工人才、先進制造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政府支持性政策,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加速。
美國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去年也發(fā)現(xiàn),美國2022年開始對中國實施的芯片出口管制,本意是想遏制中國技術進步,但反而令美國企業(yè)市值蒸發(fā)數(shù)百億美元,還推動了中國半導體等尖端領域的自主創(chuàng)新。
與美國相反,中國對吸引國際學生和學者、促進中美學術交流一直持開放和鼓勵的態(tài)度。今年5月,清華大學新建了四座面向科學、工程和AI領域人才的宿舍,其中一座專為國際學生設計,以提升學校的全球影響力。
中國日益壯大的實驗室、科研園區(qū)和大學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在孕育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中國頂尖科研機構的全球排名不斷攀升,中國研究人員在量子計算、AI和生物醫(yī)藥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亞洲時報》預言,如果這些發(fā)展勢頭持續(xù)下去,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在創(chuàng)新和科技的最高領域與美國匹敵,甚至超越美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賴家琪 
-
“特朗普這是把全球領導權讓給中國”
2025-07-16 17:05 中美關系 -
民粹主義政黨大抬頭,逼得日本大臣出面澄清涉華謠言
2025-07-16 16:35 日本右翼 -
“中國人才都回國,美國損失好大”
2025-07-16 16:19 觀察者頭條 -
支票薄外交奏效了?特朗普“變臉”的最大推手是他
2025-07-16 16: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美芯片之爭的關鍵機器,“中國正在贏得時間”
2025-07-16 16:07 -
-
中方駁斥北約秘書長
2025-07-16 15:58 -
在華首次,空客又有新動作
2025-07-16 15:48 大公司 -
中方取消對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的限制措施?外交部回應
2025-07-16 15:36 中國外交 -
一日企員工因間諜罪獲刑,外交部回應
2025-07-16 15:33 中日關系 -
“我跟印度人打交道,有一招屢試不爽”
2025-07-16 14:38 -
澳反對黨搗亂:要為臺灣出頭
2025-07-16 14:26 -
“美國想多個籌碼,但只會讓中方更強硬”
2025-07-16 14:1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大言不慚:“以友好方式”與中國競爭
2025-07-16 13:4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英國人自己加戲:英國未成年人變壞,都怪中俄伊
2025-07-16 13:39 -
日本電機巨頭:99%中國造,搞成了
2025-07-16 13:21 -
美猶他州跟著挑事:這項投資收益頗豐,但就不賣中國
2025-07-16 13:15 中美關系 -
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5-07-16 13:14 -
菲船用危險動作近距離挑釁中國海警被驅(qū)離,視頻證據(jù)公布
2025-07-16 11:46 南海局勢 -
美商務部長自吹:就是要領先中國一步
2025-07-16 11:04
相關推薦 -
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這是把未來交給中國,休想 評論 26才回過味兒?“特朗普請客不買單”,多國不干了 評論 87特朗普這么干太侮辱人,“把東南亞推向中國懷抱” 評論 53“為跟中方見面,特朗普放低身段” 評論 217提起芬太尼,特朗普又改口:中國幫了大忙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這是把未來交給中國,休想
-
“今年中國的投資數(shù)據(jù),令人驚訝”
-
印度怒懟:美方毫無證據(jù)
-
美參議院通過,“特朗普又贏了”
-
“提高外企獲取中國技術的門檻,中方又出手了”
-
才回過味兒?“特朗普請客不買單”,多國不干了
-
親華?李在明稱:美國別誤會
-
特朗普這么干太侮辱人,“把東南亞推向中國懷抱”
-
外國歌手“被做局”?《歌手2025》洪嘯回應
-
特朗普:將對150多國統(tǒng)一加稅
-
羅某某“逆天學術履歷”,校方通報
-
歐盟激烈內(nèi)斗,德國拒絕馮德萊恩
-
直播鏡頭前,以色列把敘國防部炸出“蘑菇云”
-
蔣鋒任無錫市代市長,趙建軍因工作變動辭職
-
“紐約市長拿警局當黑幫經(jīng)營”
-
“中國洋溢著自信和創(chuàng)新,成都建筑之前衛(wèi)前所未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