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可:新干線,日本人不愿被擊敗的驕傲
關鍵字: 新干線【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廖可】
9月以來,日本媒體刊發(fā)了兩個比較有意思的新聞。9月14日,安倍高調出席了印度西部城市艾哈邁達巴德的印度首條高速鐵路開工儀式。早晨和傍晚甚至第二天的電視新聞黃金時段,我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安倍笑容滿面地和莫迪親切握手。而幾天后的9月21日,日本媒體們又集中關注于另一個他們認為重要的新聞——中國高鐵重回世界第一速度。
很明顯可以看出,日本媒體對于新干線的發(fā)展和中國高鐵的發(fā)展都極為關注。媒體背后代表的是大眾輿論,日本媒體在兩天內選取的這兩個頭條,實際上就是代表著國民對這兩個議題的關注。然而,不管是自由派媒體還是保守派媒體,他們在對中國高鐵問題的關注上總會摻雜進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先拿右派反華“急先鋒”的代表《產經新聞》來看看。9月21日《產經新聞》刊發(fā)題為《高速鐵路350公里再開,世界上的最高速中國“復興號”》的速報,開篇僅提了一句“中國高鐵21日重新運營350每公里的速度”,然后就開始以2011年“溫甬高鐵事故”*為背景展開報道,先是說了“經過6年在安全性上的努力,根據(jù)中國的媒體的報道,(高鐵)成為世界最快”,然后說了“在日本,東北新干線時速320公里是最快的?!眻蟮乐羞€特別提到“專家強調技術上安全性完全可以保障”這句話??偠灾?,雖然是關于世界最高速的高鐵報道,但是通篇反復強調安全性,還特意提及了日本新干線。
*觀察者網注:溫甬追尾實為動車事故,日媒及當時的部分國內媒體,刻意將之稱為高鐵事故。
《朝日新聞》相關報道,作者供圖
再來看看左派大佬、被日本網民罵稱是新華社東京支社的《朝日新聞》的報道。該新聞標題即為《中國高鐵、再次成為世界最快,但仍然停留在事故的記憶中》。果然,報道簡短陳述了大體情況,就開始寫道:“另一方面,乘客反應冷靜,當列車達到時速350每小時時,他們并沒有歡呼,而是選擇淡淡地度過這段時間。地方報道中,也是那些針對11年的事故記憶、從新的角度將安全對策作為焦點的報道十分顯眼?!迸c此相同,左派報紙《每日新聞》也是在提及事故和日本新干線中結束全篇。
《每日新聞》頭條,作者供圖
而回到對安倍達成印度交易大單這新聞上,日本媒體同樣也提及了中國,更多地還是提及到中國在印度競爭中的失利?!蹲x賣新聞》就報道稱莫迪看重的是日本新干線的“品質和安全”,之后又放上了中國,稱中國提供訂單的價格較低很有競爭力,但卻最終失利,敗給了日本。
看完這幾篇報道,我立馬想起了《產經新聞》前幾天的某一篇評論,評論員在報道中稱針對近期安倍解散眾議院一事,朝日新聞、每日新聞以及東京新聞(以上三家都是自由派報紙)的社論都只提及了安倍關于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的丑聞,并沒有說明來自朝鮮和本國國內保育員、養(yǎng)老金不足的情況,指責以上三篇新聞有所謂的“印象操縱”的嫌疑,意即故意引導民眾往特定的方向思考,從而使之形成對某件事的固定印象。
令我格外關注的是報道標題中的四個字——印象操縱。
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一家媒體能夠做到真正的客觀,新聞制作者和新聞閱讀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有主觀偏向,因此媒體永遠也不可能報道出真正客觀的新聞或者觀點。但是,做不到客觀和印象操縱可是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如果一家媒體使用了印象操縱的手法去故意讓他的讀者對某些事物形成固有印象,那么這背后一定有一些目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以上所謂“日本五大報紙”都有印象操縱的嫌疑。在新聞中,這幾家報社刻意在涉及中國高鐵的新聞中提及日本新干線,亦或是在涉及日本新干線的新聞中提及中國高鐵,有意識地將兩者放置到同一空間來比較。而在這些報道言論中,報紙又刻意加入“安全性”和“品質”來對中國高鐵進行暗示,暗示的內容不言而喻。
那么這些暗示到底有什么目的呢?在我看來,這既是對日本國內輿論的趨附,也是利用輿論加強刻板印象、從而再提高相關新聞受關注度的一種行為。
line新聞頭條,作者供圖
標簽 新干線-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對馬斯克的首個實質性反制,來了 評論 0“上演發(fā)癲鬧劇的美國,正給中國讓路” 評論 56“美國想‘打下’中國無人機?不可能” 評論 43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評論 303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297最新聞 Hot
-
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贏了,這次“美國黨”能嗎?
-
“日本將首次向菲律賓出口二手護衛(wèi)艦”
-
民主黨人跳腳:虛偽!對烏援助并不影響美國自身庫存
-
為何對特朗普“由愛轉恨”?馬斯克回應
-
“美國想‘打下’中國無人機?不可能”
-
塞爾維亞高速關鍵路段通車,武契奇盛贊中國建設者貢獻
-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稅壁壘,對抗中國
-
以伊沖突后,哈梅內伊首次公開露面
-
俄共通過決議:認定赫魯曉夫關于斯大林個人崇拜的報告存在錯誤
-
梅德韋杰夫回懟呂特:有件事說對了,你該學習俄語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