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鯤”昨再次下水,據稱已安裝潛望鏡與蓄電池
最后更新: 2024-07-16 18:48:31【文/觀察者網 山貓】
綜合臺媒報道稱,繼今年2月底之后,臺首艘“自制潛艇”昨再次出塢入水,據稱下一步將進行系泊測試。
去年9月,臺灣當局為其首艘“自制潛艇”舉辦“下水”典禮,同時披露了其舷號711和艇名“海鯤”。當時報道照片一出,就有人發(fā)現潛艇圍殼部分凹凸不平,似乎是某種“半成品”,此外確有報道披露,如潛望鏡、蓄電池等艇上重要裝備仍然缺裝,甚至尚未運進島內,最重要的是所謂“下水”也僅僅是通過某種“接觸水”的方式進行變通,潛艇仍然停留在廠房內。
再去年9月28日的“下水”典禮上,有人發(fā)現“海鯤”的圍殼外表明顯凹凸不平臺媒
到了今年2月底,“海鯤”首次真正下水——被用浮船塢運出廠房進行水中浮力測試,隨即再次移入干船塢,進行后續(xù)施工,包括刮去圍殼油漆等一系列操作。臺“中時新聞網”在昨天的報道中表示,“海鯤”所需的光電潛望鏡在5月中旬運抵島內,據稱已經經過潛艇項目小組進行“性能測試”后,與蓄電池一同安裝到艇上,“中時新聞網”還稱,“海鯤”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將于9月開始海上航行測試,并表示臺船董事長鄭文隆以及潛艇自造項目召集人黃曙光將乘坐潛艇一同下潛云云。
“海鯤”號在今年2月短暫“下水”后進入干船塢繼續(xù)施工,期間一度刮去圍殼油漆臺媒
昨天出塢的“海鯤”,雖然聲稱已經安裝了光電潛望鏡桅桿,不過并沒有明顯的外觀特征證實,此外艇體右側出現了三個非常令人在意的“鼓包”臺媒
“聯合新聞網”今天的報道中提到,“海鯤”在昨天離開船塢后,在拖輪的牽引下停泊至了高雄港91號碼頭,并且還否認了“海鯤”將于9月海上測試的消息,報道稱,鄭文隆曾在股東會上表示,一切將以安全為前提,事實上并無明確時間表,而臺“海軍司令部”今天也表示,“海鯤”接下來將“針對所有裝配系統(tǒng)的整合”進行系泊測試,在達到出海條件后再安排海上測試。
“海鯤”在拖輪的牽引下停靠高雄港碼頭臺媒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羅斯福號即將進入紅海
2024-07-16 15:07 -
“鍛刀是為了不拔刀”?鈞正平:不徹底反思的日本沒資格說這話
2024-07-16 07:18 日本 -
發(fā)射近800枚導彈后 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返回母港
2024-07-15 16:37 -
今日16時起至21日,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執(zhí)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2024-07-14 16:52 中國海軍 -
中俄“海上聯合-2024”軍事演習開幕
2024-07-14 15:42 中俄軍演 -
中俄軍隊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相關海域開展聯合巡航
2024-07-14 14:50 -
東海某海域,戰(zhàn)艦出擊!
2024-07-14 10:54 -
F-35交付即將重啟,但新飛機暫時只能用于訓練
2024-07-13 17:57 -
中白陸軍聯合訓練進入適應性訓練階段
2024-07-13 11:29 -
外媒關注中國向印尼出口“潛艇+驅逐艦”組合
2024-07-12 20:52 -
航母山東艦曾出現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國防部回應
2024-07-12 15:23 中國航母 -
羅馬尼亞簽單購買韓國K9自行火炮,成為第9個外國用戶
2024-07-11 18:42 -
布林肯:F-16今年夏天到烏克蘭 專家:難說
2024-07-11 17:50 -
美國2026年起將在德國部署遠程武器,包括研發(fā)中的高超導彈
2024-07-11 14:01 -
潛水員騙補,艦員違規(guī)觸密:日本海自約200人涉及“不正行為”
2024-07-10 21:07 -
防備俄羅斯,立陶宛要退出《禁止使用集束彈藥條約》
2024-07-10 16:29 -
170萬變55萬 “歐洲生產炮彈能力被嚴重夸大”
2024-07-10 16:01 -
美軍兩艘航母因蒸汽輪機故障導致維修時間增長
2024-07-10 14:56 -
中國與阿聯酋將在新疆舉行“獵鷹盾牌—2024”空軍聯合訓練
2024-07-10 10:21 -
山東艦編隊現身島鏈外,太平洋上起降艦載機
2024-07-09 21:20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88“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9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