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方舟:年輕人最大的敵人——由臺灣“太陽花”運動說開
關鍵字: 蔣方舟臺灣反服貿(mào)臺灣學運太陽花運動反服貿(mào)知識分子占領立法院臺灣之春昨天(4月2日),24歲的“美女作家”蔣方舟在新浪微博、騰訊“大家”等媒體發(fā)表文章《年輕人最大的敵人——由臺灣“太陽花”運動說開》,在一個既年輕又長大了的年紀,道出了她目睹臺灣學運后對“人生太難預料”的無力感嘆。而這聲感嘆的背景,正是文中提到的學運至今知識分子的集體失聲。
以下為蔣方舟全文:
前幾天我在臺灣,恰好碰上了臺灣學生的反服貿(mào)游行——“太陽花”運動。
“太陽花”運動
這是我第三次到臺灣,對臺灣的印象也隨著每一次的觀察,發(fā)生著不可逆轉(zhuǎn)的變化。第一次去臺灣時,還停留在粗淺的驚訝和贊美上:“這里的食物真好吃,這里的人民真友善。”這種好,并不真實,像是看一出《寶島一村》之類的話劇,所有人齊心戮力演出,主題為“溫良恭儉讓的和諧社會”。
第二次,恰逢“洪仲丘”事件:一名叫做洪仲丘的年輕人,在退伍前夕,因為違反軍規(guī)被實施“禁閉”處分,不當操練猝死。我那時在酒店房間的電視上天天看新聞節(jié)目,聲嘶力竭的主持人竭力渲染社會之黑暗。出了酒店,就是游行的隊伍。出于某種古怪的心態(tài),我與其說是失望倒不如說是放心:原來這個社會是真實的,它并沒有那么好。像是話劇結(jié)束,看到演員在后臺卸了妝也會抽煙會口吐三字經(jīng),心里反而松了口氣。
第三次到臺灣,就遇到了這場臺灣二十多年來最重要、也最特別的社會運動。
兩個臺灣大學的年輕人,帶領我游覽臺大校園。一個尚未畢業(yè),就讀于社會系;另一個剛剛從臺大的戲劇系畢業(yè)。
之前從未謀面的她們,一見面就對我講起她們參與這場社會運動的興奮——她們在這十幾天中,都一直是熱情的參與者。
戲劇系畢業(yè)的女生,參與編導了一部叫做《玫瑰色的國》的話劇,話劇講述了臺灣幾十年來的學生運動,并且預言二十年后的臺灣。話劇名出自歌手張懸的《玫瑰色的你》,海報上印著歌詞:“玫瑰色的你,你是我生命中最壯麗的記憶。我會記得這年代里你做的事情,你在曾經(jīng)不僅是你自己。”
我記得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極其迷戀法國1968年的“五月風暴”。它被稱作“薔薇色的革命”,因為革命者不是揭竿而起的饑餓的人,而是薔薇色臉頰的年輕人,涌上街頭。
他們表面上是因為不滿法國的高等教育制度,實際上,憤怒是為了到達某種虛幻的彼岸。就像是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寫道的:“我要這個世界/并且要它原來的樣子/再一次地要它,永遠地要它/我貪得無厭地嘶喊著:/重新來過。”
整個“五月風暴”雖然是政治性了,也不乏暴力和沖突,但是卻充滿了某種節(jié)慶式的狂歡,某種末日的迷醉感,貝托魯奇依此拍攝的經(jīng)典電影《戲夢巴黎》可見一斑。連墻上寫的標語都充滿詩意:“要么一切,要么全無。”“Generalwill against the will of general(以眾人之意對抗將軍之意).”
一兩年前,我有幸見到了當時的一位重要學生領袖,他那時是為自己出版的一部自傳式小說做宣傳,在書中,他反思了革命和青春的雙重荒謬——他年輕時,甚至在幾乎對中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成為了一個“毛主義者”。他說用十年才走出”革命”后的失落和空虛。這種如狂歡結(jié)束的寂寥不奇怪,托洛斯基說:“革命,是如此歡愉。”
我問他對年輕時候是否后悔,他說并不,“可是如今我不再相信革命,哪怕金錢的霸道讓人無法忍受”。
1969年,戴高樂下臺,披頭士發(fā)行暢銷專輯,嬉皮士出現(xiàn),搖滾歌手是時代的巨星,東京大學取消入學考試。
一個當時的年輕日本學生,如今的中年人,微笑著向我回憶他當時所在的高中教室,隔壁的建筑就是披頭士來日本下榻的賓館,他們一下課就拿著望遠鏡去看約翰•列儂是否出現(xiàn)在陽臺。他也是日本1969年學生運動的參與者,和大家手挽著手走向街頭,半路上忽然發(fā)現(xiàn)和他挽著手的是一名警察,趕緊撒腿就跑。
他向我回憶這些往事的地點是在他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是在首相官邸——他如今是一名政治家。
人生太難預料,永不說“永不”。
說回臺灣,我曾經(jīng)納悶了很長時間,為什么很多年輕時激進活躍的知識分子、作家和學者,現(xiàn)在反而會對這回的社會運動保持出觀望和警惕,甚至有些許無奈,些許嘲諷,些許縱容地覺得:“你們鬧吧,鬧鬧就好了。”
后來我也想明白了,年輕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長大了的年輕人。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