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熱議中國紀念鄧小平誕辰:習近平將緊跟鄧的腳步加快改革
關鍵字: 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鄧小平誕辰鄧小平誕辰習近平改革開放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年重新思考鄧小平今天是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誕辰110周年,連日來,一波又一波的紀念熱潮激蕩在中國以及世界的輿論場。最負盛名的鄧小平研究者之一、哈佛大學學者傅高義曾說,“20世紀的領導人中沒有人比鄧小平的影響更大”,因為“他使3億人得以擺脫貧困”。
鄧小平給后世留下的影響遠不止于中國,今年上臺的印度總理莫迪被該國寄予厚望——希望他成為“印度的鄧小平”;2012年9月24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刊文呼吁“阿拉伯世界的鄧小平在哪里”,因為“中國模式給中東提供了一條走出后沖突時代經(jīng)濟衰退的道路。”
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闖入“深水區(qū)”,與深化改革緊密相關的反腐也進入一個關鍵階段,在這種情勢下,許多國際觀察家都在通過觀察這次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紀念,來捕捉中國未來如何發(fā)展的跡象。德媒認為,鄧小平在幾十年前開創(chuàng)了中國經(jīng)濟的超級增長期,而中國現(xiàn)任領導人習近平將緊跟鄧小平的腳步,加快根本性改革,“點燃新的超級繁榮”。
外媒:習近平將緊跟鄧小平腳步,加快根本性變革
中國涌動紀念熱潮
“位于重慶市以北100多公里的四川廣安市,鄧小平故居人潮涌動,‘尊敬和熱愛的鄧小平同志,人民永遠懷念您’的標語格外醒目。”21日,《韓國日報》載文說,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熱潮在中國大地涌動,各種關于鄧小平的書籍熱銷,出現(xiàn)紀念鄧小平的網(wǎng)站,中央電視臺也在播放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同一天的韓國《中央日報》稱,鄧小平生前曾說“不要給我立塑像”,而深圳市中心蓮花山上首座鄧小平紀念雕像前,隨著22日臨近,自發(fā)紀念的人們越來越多。
更多的人關注的是中共中央2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座談會,所有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BBC當天報道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觀察者網(wǎng)曾刊登講話全文),回顧鄧小平一生的豐功偉績,并重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習近平在講話中把鄧小平稱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chuàng)者。”
《環(huán)球時報》21日進行的“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公眾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對鄧小平同志的態(tài)度是“崇敬”或“尊敬”(詳細報道請參閱今日第3版)。韓聯(lián)社21日報道說,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日子,中國人齊聲稱贊鄧小平。韓國東北亞研究所所長池海范在《朝鮮日報》上以“感恩小平”為題撰文說,廣安有一個“思源廣場”,名稱取自四字成語“飲水思源”,寓意要懂得感恩。廣安修建思源廣場,旨在呼吁市民不忘解決14億人溫飽問題并為中國成為強國奠定基礎的鄧小平。他說,目睹這股紀念鄧小平的熱潮,再次對中國人的智慧產(chǎn)生贊嘆之情。他們不因過失而貶低自己國家的領導人,而是在前任領導人奠定的基礎上繼續(xù)添磚加瓦。
“偉大的改革者的遺產(chǎn)”
“1978年,中國人均GDP只有381元人民幣,到2012年時已升至3.842萬元。即使考慮到物價上漲16.2倍,中國人的實際收入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額只不過206.4億美元,而去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4.16萬億美元,力壓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mào)易國。”20日,韓聯(lián)社以這樣一組數(shù)字刊發(fā)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特稿,稱“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由東亞病夫變?yōu)镚2”。2011年10月,“阿拉伯之春”在西亞北非甚囂塵上之際,英國《經(jīng)濟學家》以“偉大的穩(wěn)定器”為題聚焦“鄧小平的遺產(chǎn)”。文章說,一些人在問中國會否是下一個,但事實表明中國沒有受到這種趨勢影響,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規(guī)模巨大的經(jīng)濟增長讓足夠的人滿意于現(xiàn)在的制度,為此應感謝已去世十幾年的鄧小平。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第二天的《紐約時報》是這樣報道的:“鄧小平,共產(chǎn)黨中國的建國革命者之一、改變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的設計師,于周三晚間在北京去世。終年93歲。”“法國信息”網(wǎng)站的報道稱,過去一個世紀的中國政治史,實際上是由四位了不起的政治人物歷史交織而成的,他們是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和鄧小平。報道援引著名作家考費爾的話稱,是鄧小平最終實現(xiàn)了對中國的有效治理,讓中國從革命狀態(tài)過渡到建設狀態(tài),真正開始現(xiàn)代化步伐。鄧小平在文革期間幾經(jīng)沉浮,后主導改革開放,又因天安門事件受到爭議,待他的一生告一段落,人們總結時才真正意識到他對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意義。正是在他手中,中國真正步入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并最終證實了拿破侖預言的那句話“當中國醒來時,世界都將為之顫抖”。
德國《時代周報》以“偉大的改革者的遺產(chǎn)”為題評論說,誰想要了解今天的中國,就必須理解鄧小平。鄧保留了毛時代的共產(chǎn)主義動力裝置,同時建設了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鄧讓世界成為受益者,因為他的改革,中國成為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動機,沒有中國改革,世界無法想象。
“點燃新的超級繁榮”
習近平會延續(xù)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嗎?”在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版網(wǎng)站的“熱點論壇”欄目中,接連幾天排在首位的都是這個話題。日本《外交學者》20日的一篇評論文章寫道,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不久,即視察深圳,而那里曾是鄧小平改革的中心。1992年鄧小平曾“南巡”視察改革的試驗基地,以展示個人支持中國經(jīng)濟體制的繼續(xù)改革。文章稱,“明顯可見,習近平想要后人記住自己是一名改革者,而不是體制看管者”。
臺灣《旺報》21日刊文說,大陸官方媒體紀念鄧小平誕辰的文章指出,習近平與鄧小平改革道路相近,都堅定改革信念,肩負歷史擔當,且都懷抱中國夢,要不斷建設新中國。報道還說,鄧小平和習近平一樣都有改革的決心,鄧小平當年曾說“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習近平則說,“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鄧小平說過,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習近平則說,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德國《明鏡》周刊看來,中國繼續(xù)推進改革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點燃新的超級繁榮”。該刊說,鄧小平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開創(chuàng)了中國長達幾十年的經(jīng)濟繁榮,如今中國的經(jīng)濟超級周期即將結束,習近平將緊跟鄧的腳步,加快根本性改革。
德國柏林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21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2014年被視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恰逢鄧小平的誕辰110周年。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等于完成了改革開放的上半場,總體實力獲得了大發(fā)展,接下來是下半場,在繼續(xù)發(fā)展的情況下實現(xiàn)社會公平,下半場的任務將更具挑戰(zhàn)性。
- 責任編輯:隆洋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51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8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