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基層減負,到底該怎么減?
關鍵字: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俠客島”(ID:xiake_island)
呼吁多時的給基層減負,終于迎來一個重要通知。
3月11日晚上,中辦印發(fā)的《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全文公布?!锻ㄖ氛f,2019年要解決一些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
而2019年正式被確定為“基層減負年”。
出擊
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四風中的兩個,即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已經大為收斂,但這兩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卻屢禁不絕。尤其反映在基層治理上,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的基層干部負擔過重、壓力過大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基層正常工作的開展。
比如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太多太濫、文山會海重新回潮、痕跡主義代替工作實務等等問題,俠客島曾多次發(fā)文,基層的島友也是踴躍留言,但不少基層干部依然困惑:“為什么一直在提,我們基層卻從來沒有變化?”
去年10月,中辦印發(fā)《關于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對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明確監(jiān)督主體,提出要壓縮50%以上督察檢查考核事項。
這次的《通知》,是繼去年之后,中央對形式主義整治的又一次重拳出擊。
心態(tài)
那么,基層干部的心態(tài)又是怎樣的呢?
島叔在基層調研發(fā)現,絕大多數基層干部真是任勞任怨??陀^而言,這幾年基層承擔著三大攻堅戰(zhàn)的任務,絕大多數干部是理解的,也是愿意為此付出的。在島叔調研過的多個貧困縣,幾乎都有倒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他們或因勞累過度而倒在工作崗位上,或因意外倒在扶貧路上。
但給基層干部負擔最大的,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負擔,是累死累活還得不到承認的受挫感。
他們抱怨的是,做實際工作的同時,為什么要花大把的時間去做一些無用功?比如一些“痕跡主義”的工作、天天填表匯報,僅僅是要向上級證明自己做了事而已。而上級來督查,非要挑毛病,有時是“雞蛋里挑骨頭”,甚至挑的問題根本不照顧基層治理規(guī)律。
“我干了這么多工作,為什么上級來個督查就能輕易否定?”這種挫折感,來自于頻繁的督查檢查考核,根子上是源自上級的不信任。久而久之,基層干部就會產生內心抵觸感,但懾于行政等級,又不得不虛與委蛇,應付了事。這其中,便產生了形式主義。
形式
人再怎么三頭六臂有能力,總是超不出24小時。
就島叔的觀察,當前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一級的基層,至少有一半的時間精力花在開會、整材料、陪同上級督查檢查考核等“內務”上,真正的工作落實和為民辦實事等“外務”工作,倒沒多少時間精力了。
長此以往,基層黨委政府“懸浮”于社會,基層干部脫離了群眾。這種眼睛向上,也助長了扭曲的政績觀。比如,一些醒目的、標示性的政績工程,廣受某些基層領導喜歡。
島叔這么多年做田野調查,跑的基層不算少,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點”。這些所謂的“點”,或虛或實,但無一例外,都是供上級參觀的。而那些會做材料,或琢磨上級意圖搞“點”的基層干部,的確也頗受重視,晉升得也快。
島叔看過太多讓人哭笑不得的形式主義問題,比如迎檢的“游戲”。
但凡上級有領導,尤其是重要領導來視察,下級就得布置好場景,設計好路線,甚至還要模擬一遍。有一個鄉(xiāng)鎮(zhèn)為了讓“大領導”視察時滿意,縣委主要領導親自“踩點”,還特意選一個樣貌憨厚卻能說會道的干部做“托”,到時扮演成老百姓和領導交流。原因何在?主要是上級領導的視察更像是一場儀式,是否看到真實情況倒是其次的。
一些領導還講究排場,不能出意外——要是視察過程中出現了農民上訪之類的事情,不僅下級尷尬,上級也覺得掃興,嫌下面在找事。
其實,要減少基層負擔,首先要上級主要領導和領導機關以身作則。否則,上面搞官僚主義,下面就會出現形式主義,基層負擔就會源源不斷產生出來。所以,這次《通知》指出,調查研究、執(zhí)法檢查等要輕車簡從、務求實效,不干擾基層正常工作。這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措施。
原因
其實,作風問題僅僅是產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直接原因,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基層治理任務重與治理能力較低之間的矛盾。
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反復強調了傳統(tǒng)中國的一個現實:大國治理卻缺乏數字化管理能力,因此產生諸多問題。也就是說,在一個大的疆域中,上下級之間的信息溝通是現代化治理的基礎。
但實際上,在信息傳遞如此高效的今天,上下級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依然嚴重。本質上,督查檢查考核主要就是因為上級沒能對基層信息充分掌握,而產生不信任。從另一方面講,上級如果掌握不了基層信息,就無法實現其控制權,治理目標也就無從談起。
解決上下級間的信息不對稱,主要有兩個辦法。
一是適當分權。客觀說來,基層負擔重其實是常態(tài)。這是因為,我國是一個趕超型的后發(fā)國家,基層承擔了大量的國家建設任務。比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基層主要工作還是“收糧派款、刮宮引產”,件件都是今天看起來與民爭利的“硬骨頭”。但島叔訪談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基層干部,他們都覺得那時的工作雖然累,卻很有干勁。關鍵是因為,當時的基層有自由裁量權,上級一般只注重關鍵指標的結果考核,并不過多干預基層工作。基層只要做出了實績,就會有回報——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當然,那個時候粗放型的管理造成了很多問題,制造了不少矛盾,但在上下級關系上,分權與信任是調動地方積極性的重要基礎,只不過現在必須要強調在黨紀國法的軌道上體現分權和信任。
二是技術治理。這些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技術治理在治國理政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最多跑一次”,讓信息多跑一點,群眾少跑一點,都是技術應用于社會治理的成功案例。還有,各地建立的大數據平臺,在精準扶貧、低保等工作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通過信息化技術,上下級之間的信息溝通變得更為通暢,自然會讓基層減負。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技術進步并不必然帶來治理績效的提高,如果官僚主義問題不解決,它還可能加劇形式主義,增加基層負擔。
舉例而言,利用微信群布置安排工作已成為基層工作的常態(tài)。但基層干部往往身兼多職,有時連微信都看不過來。又比如,網絡視頻會議和電視電話會議本是個節(jié)約會務成本的好辦法。但是,很多基層干部反映,自從有了這個會議技術,會務成本降低了,開會的次數反而多了,同一個事情,非得開好幾個會議,不然體現不了重視程度。
這次《通知》規(guī)定,“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制視頻來代替對實際工作評價”、“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上級會議原則上只開到下一級,經批準直接開到縣級的會議,不再層層開會”等,非常有針對性。
人才
說一千,道一萬,基層減負最終還是要著眼于基層干部,為基層干部創(chuàng)造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空間。
《通知》這樣說:“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實事求是、依規(guī)依紀依法嚴肅問責、規(guī)范問責、精準問責、慎重問責……有效解決問責不力和問責泛化簡單化等問題”,提出要“有效減輕干部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切實保護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都說得非常好!
島叔在城管、公安等執(zhí)法機關調研時,基層干部都開玩笑地說要是不背負幾個處分,就不能晉升。玩笑歸玩笑,但說明一個道理,“人無完人”,看干部同樣要區(qū)分“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系,大德不虧,人用其長。對于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誤,同樣需要用“三個區(qū)分開來”的標準仔細辨別,避免隨意問責,“一棍子敲死”。
在島叔的調研中,很多基層紀檢干部都說,約談并不是為了處分干部,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干部。這種關愛干部的理念,尤其應該堅持。
總之,給基層減負的目的還是要激發(fā)基層的工作積極性,點燃基層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推動實際工作。畢竟,我們事業(yè)的成敗,關鍵還在人。
文/呂德文(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
- 原標題:給基層減負,到底該怎么減?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9-03-12 07:56:38
-
女子產后大出血癱瘓 丈夫拿著30萬元救命錢失聯(lián)...
2019-03-12 07:39 婚姻故事 -
乘客向飛機廊橋扔硬幣,260人延誤2小時
2019-03-12 07:34 中國雷人秀 -
C919設計師“力推高鐵” 會場笑聲一片
2019-03-12 07:25 2019兩會 -
全國政協(xié)總工會界:建議恢復五一小長假
2019-03-12 07:02 2019兩會 -
兩會日程:人大會議今日聽取“兩高”報告
2019-03-12 06:57 2019兩會 -
“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做到這一點”
2019-03-11 22:59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OPPO沈義人開懟:性價比是偽命題 小米回應
2019-03-11 22:19 商業(yè) -
政協(xié)委員:不斷消除我國基督教的“洋教”烙印
2019-03-11 21:29 2019兩會 -
人大代表:為外賣小哥設重大工傷險
2019-03-11 21:12 2019兩會 -
攤上這么個能“作”的爸,這誰頂得住啊…
2019-03-11 20:41 中國電視劇 -
民航華東局對波音737MAX開展監(jiān)督檢查,新機引進已暫停
2019-03-11 20:33 航空安全 -
會議減少30%-50%!中央明確今年為“基層減負年”
2019-03-11 20:26 基層治理 -
政協(xié)委員:我是教民更是公民
2019-03-11 20:17 2019兩會 -
遇難香港人曾成毅:曾深入陜西大山中扶貧三年
2019-03-11 20:13 航空安全 -
習近平向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領導人致電慰問
2019-03-11 19:51 航空安全 -
編制沒了!這些事業(yè)單位將轉為企業(yè)
2019-03-11 19:16 公務員 -
玩微信,刷抖音,75歲老太找網友遭拒后迷路
2019-03-11 19:10 中國雷人秀 -
陸慷:假的!
2019-03-11 18:20 網絡戰(zhàn)線 -
大陸聘臺里長任村委主任 臺當局揚言“要罰”
2019-03-11 16:57 臺灣 -
在福建團,習近平提出這些殷切希望
2019-03-11 16:53 2019兩會
相關推薦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158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83最新聞 Hot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