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動物園熊貓館鼓勵游客聞糞便,科普項目受青睞
最后更新: 2019-11-20 11:08:59把大熊貓拉的糞便擺在科普長廊中展出,園方工作人員還建議游客聞聞糞便的氣味。11月17日,市民齊先生帶孩子到武漢動物園熊貓館游覽時,看到這一幕后很驚訝:
園方為什么要這樣做?游客嗅聞大熊貓的糞便能獲得什么知識嗎?
武漢動物園熊貓館喂養(yǎng)了兩只大熊貓。17日,齊先生帶著孩子去參觀時,看到熊貓館前的科普長廊中有一個玻璃櫥窗。櫥窗內擺放著剖開的竹筒,上面放著大熊貓糞便。園方派出的導游給游客作完講解后,還用手指著糞便告訴游客:
你們可以聞聞它的氣味!
工作人員在向游客科普與大熊貓糞便有關的知識 武漢動物園供圖 下同
齊先生稱,聽導游這樣說,他與孩子都試著將鼻子湊到這糞便前,嗅聞了它的氣味。他與孩子發(fā)現(xiàn),糞便散發(fā)出來的氣味并不臭,也不令人感到惡心,“相反,它還帶著竹子特有的清香,讓人聞起來感到比較舒服”。
園方為何要公開展示大熊貓的糞便?為何鼓勵游客去聞它的氣味?記者就此采訪了武漢動物園的多位工作人員。
武漢動物園內的大熊貓
該園策劃營運科的工作人員陳立云說,大熊貓是靠吃竹子為生的動物,它拉的新鮮便便帶有一股淡淡竹子清香。但這種“竹子清香”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氣味,對于沒有近距離嗅聞過大熊貓糞便氣味的人來說,很難說得清。
為讓游客對大熊貓糞便的氣味有直觀認識,武漢動物園經(jīng)過研究,推出了“展示大熊貓糞便,讓游客聞聞它氣味”這個科普項目。事實表明,該科普項目很受游客喜愛。
該園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大熊貓專職獸醫(yī)汪明權稱,大熊貓原本是肉食動物,它改為吃素后,喜歡吃竹子。對于它的腸胃來說,竹子屬于低營養(yǎng)食物。它僅僅能把竹子、竹葉、竹筍中的少量營養(yǎng)成分吸收利用。為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維持生存,它們已養(yǎng)成多吃、快吃與快拉的習性。一只成年健康大熊貓一天要吃掉20公斤以上的新鮮竹葉、竹節(jié)、竹筍等食物,排便十幾次,形成9到10公斤糞便。
供游客嗅聞的大熊貓糞便
據(jù)測量,大熊貓的糞便中,以沒有消化的竹纖維居多,僅含極微量的蛋白質成分。健康大熊貓剛拉出的糞便不但沒有腐臭味,而且還帶有竹子特有的清香。
動物園里的大熊貓飼養(yǎng)員與獸醫(yī),每天都要觀察大熊貓所拉糞便的顏色、形狀、成分,及稱量糞便的重量,并借此來了解大熊貓的腸胃功能是否正常。園方也會將健壯大熊貓拉的部分新鮮糞便挑選出來,作科普道具使用。
武漢動物園中用來作科普用的大熊貓糞便,由大熊貓飼養(yǎng)員當天早晨采集,展出一天后就會更換。人們在聞它的氣味時,不會感到難受,健康也不會受損。
記者了解到,大熊貓糞便還是純天然的造紙原料,國內有公司已研制出用大熊貓糞便制造的餐巾紙。
(長江日報-長江網(wǎng)記者:陳奇雄)
- 原標題:動物園里熊貓館鼓勵游客聞糞便
- 責任編輯: 陸雨聆 
-
工行上海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顧國明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2019-11-20 10:35 廉政風暴 -
全國人大外事委:香港事務必須在憲法和基本法框架內處理
2019-11-20 10:17 香港 -
港府極度遺憾: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2019-11-20 10:13 香港 -
挺港警,這位臺灣女性一次次站出來
2019-11-20 09:55 臺灣 -
蔡英文吹噓臺商回臺投資已近7000億新臺幣,實際卻是零
2019-11-20 09:39 臺灣 -
學習故事丨習總書記為全黨上這門必修課
2019-11-20 09:2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順潮流、擔道義、應變局,習近平這些話深入人心
2019-11-20 09:1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年薪百萬涉案數(shù)十億,“金融教父”自稱“窮怕了”
2019-11-20 09:15 廉政風暴 -
農業(yè)農村部:全國返鄉(xiāng)入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人員已達850萬
2019-11-20 08:56 聚焦三農 -
港理大近800人“投降”,有暴徒逃跑數(shù)秒被捕
2019-11-20 08:53 香港 -
內地網(wǎng)友為香港李伯羅伯捐款,把網(wǎng)站擠癱瘓了!
2019-11-20 08:41 香港 -
不能呼風喚雨的歌手,不是一個好的天氣預報員...
2019-11-20 08:41 趣讀 -
西安一“喝風辟谷”公司進政府補貼名單,官方回應
2019-11-20 08:13 中國雷人秀 -
14歲學生喝農藥身亡疑被欺凌 官方回應
2019-11-20 07:56 中西教育 -
央視:香港高院某些法官不要助紂為虐
2019-11-20 07:20 香港 -
“香港李伯羅伯專項救助基金”已籌200萬
2019-11-20 07:20 香港 -
“黑老大”當庭指認檢察官為保護傘,官方回應
2019-11-20 06:53 觀察者頭條 -
已經(jīng)50天了…
2019-11-19 23:18 香港 -
羅冠聰竄訪紐大,600名中國留學生冒雨抗議
2019-11-19 21:06 香港 -
廣東警方:"梅姨"身份與長相暫未查實
2019-11-19 20:37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