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兩百多斤的貨掙10塊錢,這位爸爸竟扛出了一套房!
最后更新: 2020-01-05 09:43:412016年,冉師傅咬咬牙,在重慶最有名的地標“解放碑”附近買了一套房——60多平方米,40多萬元。貸了款,他的負擔更重了。
按一包貨10元計算,買這套房,他需要扛4萬包貨。 用這樣的方式“扛”出一套房,讓人動容,也讓人歡喜。
△2015年攝
房子距離解放碑不到一公里,小小的空間,打掃得干干凈凈。
△2019年攝
有了自己的窩,兒子不用再蹭廚房的燈光做作業(yè),妻子也不用擔心漲房租和漏水,不愁沒地方洗澡。閑暇時光,一家人常聚在一起看電視劇,兒子時常幫爸爸捶捶背,家的溫暖讓冉師傅很快忘記了一天的疲憊。
△2015年攝
孩子長大了 成績名列前茅
2010年,冉光輝走紅時,兒子冉俊超三歲。那幾年,妻子在餐館工作,無法帶孩子,冉師傅只能帶著剛學會走路的冉俊超去干活。那張照片中的場景,其實每天都在發(fā)生。
△2013年攝
△2017年,父子倆一起將照片貼在臥室里,這也成了父子倆成長過程中最難忘的瞬間。
今年,冉俊超讀初一了。他性格外向,活潑,成績也名列前茅。兒子當上了班長和歷史課代表,這讓冉師傅特別有成就感。
△2015年攝
網(wǎng)友: 對生活堅忍的態(tài)度讓人動容
“我見證了這個家庭的喜怒哀樂,一家人非常簡單淳樸,非常努力勤懇?!闭掌瑪z影師許康平說,他由衷謝謝這個家庭,謝謝冉師傅,讓他明白只要踏實工作和生活,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有網(wǎng)友感慨說,那份勤懇、那份樸實,還有對生活堅忍的態(tài)度讓人動容。他就像一本充滿動力的教科書,讓覺得生活不易的人充滿動力去面對明天。
冉師傅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會因堅持和努力,變得越來越好。腳踏實地,相信自己, 相信未來!
來源:綜合光明網(wǎng)、央視新聞、中國人的一天
- 原標題:扛兩百多斤的貨掙10塊錢,這位爸爸竟扛出了一套房!
- 責任編輯: 奕含 
-
深入推進大保護 打造引領高質(zhì)量發(fā)展生力軍
2020-01-05 09:2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聽!新年賀詞 奏響新時代奮進強音
2020-01-05 09: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消防員冰河救人幾乎失去知覺,群眾心疼:哎喲,我的娃兒!
2020-01-05 08:55 -
男子把家裝修成溶洞,網(wǎng)友:樓上腳一蹬什么后果
2020-01-05 08:31 -
我特別喜歡和西方學者辯論“言論自由”
2020-01-05 08:26 這就是中國 -
男子地鐵上猥褻女乘客半小時,二審改判兩年半
2020-01-05 07:51 依法治國 -
凍卵落地咋這么難?國內(nèi)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開庭
2020-01-05 07:45 -
人民日報客戶端三問高速公路收費:用了ETC為何更堵更貴?
2020-01-05 07:45 -
王毅同俄法外長通電話
2020-01-04 22:54 中國外交 -
中學生疑因手機被沒收殺害老師,警方通報
2020-01-04 20:37 中西教育 -
伊朗外長同王毅通電話:希望中方發(fā)揮重要作用
2020-01-04 20:36 伊朗局勢 -
朱詠雷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
2020-01-04 18:56 高層人事 -
追夢人、斗爭精神…2019年習近平帶火了這些熱詞
2020-01-04 18:4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決戰(zhàn)脫貧攻堅,牢記習近平的5句箴言
2020-01-04 18:4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大范圍PM2.5污染出現(xiàn),69個城市預警重污染
2020-01-04 18:43 霧霾天氣 -
駱惠寧任香港中聯(lián)辦主任
2020-01-04 18:12 高層人事 -
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院士逝世,享年78歲
2020-01-04 16:55 -
泛暴派當選后吃“人血饅頭”,他們后悔了
2020-01-04 16:37 香港 -
一塊穿透靈魂的豆腐正在呼喚你
2020-01-04 16:20 趣讀 -
中國公民成為首位獲頒白俄羅斯總統(tǒng)感謝狀的外國人
2020-01-04 16:09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