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yè)銜接順 外貿通關快
受疫情影響,不少外貿企業(yè)面臨復工難、運輸難、履約難、接單難、貿易壁壘增多等階段性難題,針對這些難點、痛點,一系列暖心舉措密集出臺,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全力穩(wěn)住外貿基本盤。隨著各項穩(wěn)外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外貿企業(yè)復工復產保持平穩(wěn)有序態(tài)勢。
產業(yè)鏈暢通有保障
外貿企業(yè)普遍關心復工復產后產業(yè)鏈供應問題,商務部指導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在產業(yè)鏈集中的重點地區(qū)和外貿領域龍頭企業(yè)、關鍵環(huán)節(jié),建立重點外貿企業(yè)復工清單,精準幫扶,協(xié)調復工審核部門加快推動產業(yè)鏈上下游復工復產,保障外貿產業(yè)鏈供應鏈暢通運轉。
目前從地方外貿企業(yè)總體復工情況看,山東、安徽、遼寧等8省份外貿企業(yè)復工率超過80%。從重點外貿企業(yè)復工情況看,浙江、江蘇、上海等19省份復工率達到或接近100%。截至3月24日,全國重點外貿企業(yè)已基本復工,產能恢復率超過70%的重點外貿企業(yè)占比已經達到71.3%,比一周前提高了4.6個百分點。
除了協(xié)調服務方面的保障,也有真金白銀的支持。財政部和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出臺政策,自3月1日零時起至6月30日24時止(以船舶進出港時點為準),免征進出口貨物,即出口國外和國外進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對符合減免條件但繳費人已繳費的,由中央海事管理機構從經批準的相關銀行賬戶中辦理退費或從繳費人應繳費額中予以抵扣。
近期疫情在境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蔓延,全球經貿下行壓力加大,部分外貿企業(yè)的復工復產和新訂單的獲取也受到一定影響。銀保監(jiān)會鼓勵銀行加大貿易融資,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機構適當擴大分支機構外貿業(yè)務方面的授權,對受疫情影響確實遇到困難的外貿小微企業(yè)做出延期還本付息等安排,確保資金鏈不斷,督促銀行機構加強互動,解決支付、結算渠道受疫情影響的問題。
對于一些出口企業(yè)面臨交貨慢、合同難履行等困難,中國貿促會為企業(yè)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幫助企業(yè)延緩交貨期限,減免相關責任,從而更好保留合同,維護供應鏈穩(wěn)定。預計近六成的合同有望通過遲延履行的方式得以保留。截至3月25日,全國貿促系統(tǒng)累計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6454件,涉及合同金額約6321億元。
此外,商務部還將通過支持地方、行業(yè)組織、貿促機構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等方式,為企業(yè)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幫助企業(yè)參加境內外貿易促進活動。
進出口通關更高效
在外貿企業(yè)的進出口通關環(huán)節(jié),海關總署近期也有不少便利化措施。
在辦理出口業(yè)務時,必須當面驗核紙質材料的,經批準可先通過拍照、掃描等方式提供電子文檔,后補交紙質材料。比如,南京海關所屬常熟海關就采取“清單申報+匯總統(tǒng)計+分段式作業(yè)+不見面查驗”方式,自2月下旬以來,已驗放跨境電商出口郵包7587個,業(yè)務量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
進口方面,對生產抗疫物資等急需進口的機器設備、原材料快速驗放,減少開箱檢查;農產品、食品等民生物資,壓縮檢疫審批時長,符合要求的申請隨報隨批;在重點口岸還開辟了農產品、食品進口綠色通道,可24小時預約通關。此外,疫情期間進口食品可“零接觸”申報,企業(yè)可通過“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等24小時在線申報,資料齊備無誤的,馬上進行申報審核。
如果是打算拓展新興市場,特別是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外貿企業(yè),還有更多利好。針對中歐班列發(fā)車地與出境地不一致的問題,允許企業(yè)可以自主選擇在進出境地口岸辦理中歐班列貨物的清關手續(xù),也可選擇在屬地辦理相關手續(xù);允許企業(yè)將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車次、同一境內收發(fā)貨人、同一合同和品名的申請艙單歸并,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
申報退稅變快捷
自2020年3月20日起,瓷制衛(wèi)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38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此次提高出口退稅率涉及農產品、初級加工品等多項產品,政策范圍較廣,將降低外貿企業(yè)經營成本,緩解企業(yè)現金流壓力。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緩解出口企業(yè)的資金壓力,國家稅務總局還從便利出口企業(yè)申報、加快出口退稅速度等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無紙化退稅申報、便利化服務措施已在各地稅務機關推行推廣,將正常退稅業(yè)務的平均辦理時間提速了20%,即從2019年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2020年的8個工作日以內。
外貿企業(yè)退稅可以“非接觸式”申報——企業(yè)提交電子數據即可進行退稅事項申報,無需提交紙質資料。稅務機關辦結事項后,會通過網上反饋的方式把辦理結果及時告知納稅人。如果企業(yè)需要開具紙質證明的,稅務機關還可以郵寄送達。出口企業(yè)如果受疫情影響,無法在退稅申報截止期前申報退稅,還可以在申報截止期后,在收齊相關憑證信息的基礎上繼續(xù)申報辦理退稅。
審核環(huán)節(jié)也采取“非接觸式”的方式——對于納稅人申報的退稅事項,稅務機關僅審核其提供的電子數據。審核沒有發(fā)現問題的,即可辦理退稅。對于確需調查評估的退稅業(yè)務,稅務機關將采用案頭分析、電話約談等方式開展評估,排除疑點后即可為企業(yè)辦理退稅。對于確需實地核查通過才能辦理的退稅業(yè)務,采取限額內“容缺辦理”方式,也就是先予辦理退稅,疫情防控結束后,再補辦核查手續(xù)。
《人民日報》( 2020年03月30日 02 版 記者 杜海濤 王珂 吳秋余 羅珊珊)
- 原標題:產業(yè)銜接順 外貿通關快(政策解讀·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 責任編輯: 趙挪亞 
-
戰(zhàn)“疫”說理:疫情共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思考
2020-03-30 11: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決戰(zhàn)武漢:“堅決打贏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特別報道
2020-03-30 11: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應對疫情沖擊
2020-03-30 11: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衛(wèi)星發(fā)現一個重要信號:路上貨車跑起來
2020-03-30 11: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經濟日報評論員:千方百計把疫情影響降至最低限度
2020-03-30 11:07 -
小湯山醫(yī)院兩周接收境外需篩查人員2002人
2020-03-30 10:3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近平強調的這件事,也是網民的關注點
2020-03-30 09: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復工復產進行時!看習近平的非常攻略
2020-03-30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時政新聞眼丨戰(zhàn)“疫”以來第四次考察,習近平首先關注這件大事
2020-03-30 09: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衛(wèi)健委:新增31例,其中境外輸入30例
2020-03-30 08: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昨日新增境外輸入6例:來自英國、美國
2020-03-30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紀委兩年追回外逃人員3425人、贓款91.6億元
2020-03-30 08:14 廉政風暴 -
打破30天河南無新增本地感染者:四例病例源頭成謎
2020-03-30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沿山脈攀爬越境廣西,13名外籍人員被遣返
2020-03-30 07:3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外籍男子拒戴口罩攻擊防疫人員,警方通報
2020-03-30 07:02 依法治國 -
甘肅新增1例湖北輸入病例 詳情公布
2020-03-30 06: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石化不再從沙特進口更多原油?辟謠:便宜就買
2020-03-29 22:41 -
武漢鐵路客運恢復到站業(yè)務首日,6萬多人到達
2020-03-29 21:06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國家郵政局:構建國內和海外的防疫物資寄遞運輸“綠色通道”
2020-03-29 20: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遲象陽:奮戰(zhàn)在新冠病毒檢測一線的軍中女博士
2020-03-29 20: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歐洲松了口氣,但其實他們什么都沒得到” 評論 21為俄烏會晤開辟道路,馬克龍有個想法 評論 127印媒感慨:當我們遭美國重擊,中國喊出這句話 評論 338飯都不香了,奧爾特曼焦慮:美國低估了中國… 評論 169特朗普想收購英特爾10%股權,“正打中國牌”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歐洲松了口氣,但其實他們什么都沒得到”
-
鬧翻了?內塔尼亞胡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人身攻擊”
-
為俄烏會晤開辟道路,馬克龍有個想法
-
“不是去美元化”,但印度央行“留了一手”
-
“若普京來這兒談,可享‘豁免’”
-
特朗普向馬克龍“蛐蛐”普京,麥克風沒關…
-
“看起來雄心勃勃,但對印尼并不劃算”
-
飯都不香了,奧爾特曼焦慮:美國低估了中國…
-
王毅將會見莫迪
-
加拿大農民喊疼,有人回過味來:咱們對華加稅100%,值嗎?
-
與特朗普打交道的方式,俄羅斯研究透了
-
巴基斯坦總理、柬埔寨首相將訪華,出席上合峰會
-
就這?特朗普真當自己是“和平使者”了?
-
活久見,特朗普變身“彩虹屁輸出機”
-
A股又誕生一只千元股,市值3900多億,一季度凈利潤3.55億
-
10年來首次!“歷史性反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