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最后更新: 2020-12-19 10:36:24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本文圖片均為@央視新聞 截圖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后,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里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guī)避機動。
凌晨1時33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11.2千米/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下降至預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躍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后開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在降至距地面約10公里高度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后減速并保持姿態(tài)穩(wěn)定,隨后在預定區(qū)域平穩(wěn)著陸。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測控與回收系統(tǒng)技術人員及時發(fā)現目標,有序開展回收工作。
按計劃,回收后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后,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tǒng)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嫦娥五號探測器于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并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實施2次軌道修正、2次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huán)月圓軌道。此后,探測器經歷組合體分離、環(huán)月降軌及動力下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預選區(qū)域著陸并開展采樣工作。12月3日,上升器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于6日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此后按計劃分離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完成2次月地轉移入射、2次軌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與軌道器分離并重返地球。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xù)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fā)展規(guī)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同時,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tǒng)工程,成功實現了多方面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對于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后續(xù)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挖土”歸來 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
榮耀歸來的道路并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
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
怎樣在大氣層表面“打水漂”
與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拿到的是一張地月旅行“往返票”。
這張票彌足珍貴。此前,全世界只有美國、蘇聯的航天器,以及我國的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實現過繞月再入返回。
資料顯示,國外再入航天器共有3類:彈道式再入航天器、彈道—升力式再入航天器和升力式再入航天器。
而中國探月工程則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再入方式——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近地軌道航天器再入返回大氣層時,速度通常為每秒約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而嫦娥五號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速度接近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
每秒3公里多的速度差,帶來的力道大不相同。假如嫦娥五號沖勁過猛,一頭撞向地球,整個任務都將前功盡棄。
要避免這種風險,首先要解決速度的問題。
這是一個世界級難題??蒲腥藛T在反復學習和研究美、蘇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航天器實際情況,決定借助地球大氣層這個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
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一樣,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后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蔽逶烘隙鹞逄柼綔y器總體主任設計師孟占峰介紹說。
2014年,我國發(fā)射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模擬了嫦娥五號奔月、繞月、返回的全過程,并對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進行了成功驗證,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后,世界第三個成功實施航天器從月球軌道重返地面的國家。
返回氣動設計比神舟飛船更復雜
嫦娥五號能否成功打出一個漂亮的“水漂”,關鍵在于氣動技術研究工作的全面性和正確性。
五院總體部設計師李齊介紹,相比近地軌道航天器返回,嫦娥五號面臨的氣動問題更加復雜,再入熱環(huán)境條件更為嚴酷,對氣動數據的精準度要求更為苛刻。
首先,高速再入會導致復雜流動效應影響增大,各種復雜流動效應將對返回器氣動力、熱特性產生巨大影響。
其次,由于跳躍式再入,燒蝕、燃料消耗等各種因素,使得二次再入地球大氣的外形適應不確定性增加。
第三,由于輕小型化要求,嫦娥五號返回器尺寸比國內外任何一種半彈道式再入飛行器都要小很多。尺寸的減小、質量的降低,可能導致返回器飛行穩(wěn)定性下降,對氣動特性預估準確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相比返回式衛(wèi)星和神舟飛船返回艙,本次任務中返回器面臨的熱環(huán)境要惡劣得多。由于高溫效應,必須要考慮高溫輻射加熱影響,而這是近地軌道航天器分析再入熱環(huán)境時不需要考慮的。
面對重重考驗,五院總體部氣動團隊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從國內外同類返回飛行器的氣動研究成果中汲取經驗,同時積極向院內外系統(tǒng)專家請教,終于準確把握了返回器氣動研究工作難點和關鍵點,制定了全面詳細的氣動研究大綱。
要想突破半彈道跳躍式高速再入返回技術,氣動設計、分析與驗證必須解決外形、質心和數據三大需求。氣動團隊攜手多個國內專業(yè)氣動單位,開展了30余項研究工作,計算/試驗狀態(tài)超過20000個,逐步確定了返回器氣動外形、配平質心盒、氣動標稱數據庫及其偏差范圍,為相關分系統(tǒng)設計、仿真和試驗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輸入。
最終,他們完成了相關研究,提出了適用于輕小型跳躍式高速再入返回器的氣動外形設計方法、基于時變估計偏差的配平質心盒設計方法,以及適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器的氣動力偏差計算方法,完成了適用于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的高空跨流域氣動特性計算方法研究等;同時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并在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任務中得到了有效驗證,為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又要隔熱又要散熱,怎么解?
高溫是嫦娥五號返回途中的另一道難關。
如果你見過神舟飛船返回艙,一定會對它那烏黑的外表印象深刻,這是被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的高溫燒灼而成的。
而嫦娥五號遇到的溫度將會更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董彥芝介紹說,如果返回器再入的速度提高一倍,再入熱量將提高8至9倍。
如此高溫一旦進入返回器內部,后果將不堪設想。防熱成為必須攻克的難題。
由于要保證運載承載能力,嫦娥五號返回器的質量受到了嚴格限制。不僅要求返回器結構本身采用輕量化設計,還需要采用新型低密度防熱材料。
為此,五院總體部防熱結構設計團隊針對月球軌道返回熱環(huán)境、空間環(huán)境和重量的要求,提出了不同部位耐燒蝕和隔熱的具體需求與指標,從33種新研材料中篩選出了7種防熱材料,完成了防熱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熱結構設計,實現了我國防熱結構設計由近地軌道再入到深空軌道再入的跨越。
同時他們提出了三維傳熱燒蝕分析方法,采用整體變厚度、變密度,分區(qū)域、偏軸設計方案,突破了輕量化設計關鍵技術,并利用一維燒蝕分析和三維溫度場分析相結合的數值分析方法,實現了用局部燒蝕試驗代替整器燒蝕試驗,為任務成功奠定了基礎。
從防熱結構設計、防熱材料成型工藝研究、焊接工藝研究,到工程樣機、結構器、熱控器、專項試驗驗證器……設計團隊為嫦娥五號精心“縫制”了一件“貼心防熱衣”,成為它安全順利返回家園的生命保證。
在返回大氣層對抗燒蝕環(huán)境之前,嫦娥五號在飛行過程中還有大熱耗散熱需求。隔熱與散熱,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然而五院總體部熱控設計師們攻克了異構式環(huán)路熱管熱控技術,相當于給返回器增加了可調節(jié)熱導的“熱開關”,有效解決了返回器再入大氣前的大熱耗散熱、熱導調節(jié)和再入過程中熱阻斷的難題。
太空飛行期間,嫦娥五號還面臨著溫差高達數百度的宇宙環(huán)境。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熱控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寧獻文介紹,為了讓嫦娥五號舒適地飛行,熱控人員根據受熱要求為它設計了薄厚不一的“金衣銀飾”,通過尋找最冷最熱點,優(yōu)化熱控策略,確保器內溫度穩(wěn)定而平均。
- 原標題:權威快報|凱旋!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重1731克!
2020-12-19 10:16 嫦娥奔月 -
準噶爾盆地發(fā)現千億方大氣藏
2020-12-19 08:48 能源戰(zhàn)略 -
國家衛(wèi)健委:新增本土3例、境外輸入14例
2020-12-19 08:4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立項名單公布,66個入選
2020-12-19 08:45 -
香港官員當選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qū)區(qū)域航空安全小組主席
2020-12-19 08:29 航空安全 -
心里更有底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2020-12-19 08:2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北京新增2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均為慶豐包子鋪員工
2020-12-19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辦完善失信約束制度:不得隨意增設懲戒措施或加重懲戒
2020-12-19 08:01 -
中央定調2021年中國經濟,有這5大新提法
2020-12-19 07:18 中國經濟 -
-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
2020-12-18 22:43 人工智能 -
蛋殼租客結清租金貸流程公布
2020-12-18 21:20 中國房市 -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 栗戰(zhàn)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2020-12-18 20:47 -
北京新增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
2020-12-18 19: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海南:暫停電子稅務局PC端第三方掃碼支付服務功能
2020-12-18 19:27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 習近平頒發(fā)命令狀并向晉銜的軍官警官表示祝賀
2020-12-18 19:17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2020-12-18 19:00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2020-12-18 18:42 新時代之聲 -
4位軍官警官晉升上將 習近平頒發(fā)命令狀并表示祝賀
2020-12-18 18:34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279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4“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7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