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政府號召為火災捐款,島內眾多網(wǎng)民抗議:還想再來一次?
-
陶夢時間有限
(觀察者網(wǎng)訊)昨日(10月14日)凌晨,臺灣省高雄市“城中城”大樓發(fā)生火災,致46人死亡41人受傷。事故發(fā)生當日,高雄市長陳其邁就率官員鞠躬致歉,稱市政府不會回避責任。今日,陳其邁又捐一個月薪資給火災死傷家屬,并號召市民獻愛心捐款,高雄市政府也公開了捐款渠道。
然而,這一舉動卻引來了島內眾多網(wǎng)民抗議。有網(wǎng)民質問,“氣爆捐、撞火車捐,為什么每次人為事故都要叫人捐款”。還有網(wǎng)民“翻舊賬”,“當年氣爆善款高雄市政府怎么用的大家都記得,還想再來一次嗎”。
高雄火災現(xiàn)場,圖自澎湃影像平臺
綜合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中央社”等臺媒報道,高雄市鹽埕區(qū)“城中城”14日凌晨近3時發(fā)生大火,火勢一發(fā)不可收拾。雖在清晨5時多控制火勢,但還一度復燃。消防人員在火勢撲滅后逐層逐戶搶救、搜索住戶,截至當日下午16時,搜救任務告一段落,據(jù)統(tǒng)計共造成至少46人死亡、41人受傷。
當晚18時,高雄市長陳其邁就事故召開說明記者會。在記者會上,陳其邁兩度率3名副市長及警察局、衛(wèi)生局等相關局官員,一同為此次火災造成的重大傷亡向市民、傷患、罹難者和罹難者家屬鞠躬致歉。
陳其邁稱,市府絕對不會回避責任,會用最快速度組成行政調查小組,檢視相關機關在日常行政管理上是否疏漏輕忽,或遭遇問題、困難有不夠積極之處,并根據(jù)調查報告立刻檢討改進。陳其邁還表示,他已責成衛(wèi)生局、社會局、民政局立刻展開對傷患的醫(yī)療照顧工作、住戶后續(xù)生活安置工作,以及不幸罹難者家屬的喪葬協(xié)助工作,稱高雄市政府一定會承擔起照顧受災戶的責任。
高雄市長陳其邁率一眾官員鞠躬道歉,圖自“中央社”
15日,臺媒繼續(xù)跟進高雄市政府下一步的應對行動。除了報道陳其邁上午去殯儀館慰問罹難者家屬、去醫(yī)院探視受傷病患外,還報道了高雄市政府號召民眾捐款一事。
據(jù)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消息,“城中城”大火后,高雄市政府發(fā)動捐一個月薪資助災后重建活動,捐款名單包括陳其邁、3位副市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及33名市政府一級機關主管等41人。同時,高雄市政府和陳其邁也號召市民發(fā)揮愛心,捐款協(xié)助傷患后續(xù)醫(yī)療、生活重建相關費用,并提供傷者及罹難者家屬經(jīng)濟支持。
高雄市社會局也公布了銀行、郵局捐款帳戶,并表示會提供救助相關工作,為每位傷者提高發(fā)放慰問金5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5萬元),罹難者2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59萬元)。
然而,高雄市政府號召捐款的舉動卻引來了島內眾多網(wǎng)民抗議。在臺媒相關報道的評論區(qū),許多網(wǎng)民質問,“氣爆捐、撞火車捐,這次(還捐)”“到底為什么每次人為事故都要叫人捐款”。還有網(wǎng)民“翻舊賬”,“當年氣爆善款高雄政府怎么用的大家都記得,還想再來一次嗎”“確定會用在受災戶身上嗎”。
需要補充的是,網(wǎng)民提到的“氣爆”是指2014年高雄燃氣爆炸事件。當年7月31日晚至8月1日凌晨,高雄市前鎮(zhèn)區(qū)多條街道陸續(xù)發(fā)生可燃氣體外泄,并引發(fā)多次大爆炸,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事故發(fā)生后,高雄時任市長陳菊公布社會局救助金專戶對外募款,社會各界也積極捐款。
直至8月14日,高雄市社會局宣布,當日捐款總金額已逾新臺幣31億,達到30億募款目標,自8月15日停止勸募活動。但高雄市政府并未停止接受捐款,累計捐款至9月4日已達到40億新臺幣。這一巨額善款也衍生出后來高雄市政府被控善款運用不當一事,不過,據(jù)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報道,高雄地檢署在今年上半年認定,對高雄市政府“善款運用不當”指控“查無犯罪事實”。
因此,在高雄市政府針對此次“城中城”火災號召捐款時,不少島內網(wǎng)民難免“杯弓蛇影”,許多人還持懷疑態(tài)度。而除了抗議捐款外,要求高雄市長陳其邁下臺的聲音也開始出現(xiàn)。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出面“維護”,稱不用一直講下臺,先把事情解決比較重要。
而據(jù)臺媒最新報道,高雄火災46名罹難者的身份已全數(shù)確認。目前,已有35名死者家屬完成指認,還剩11人尚未完成家屬指認,高雄市政府已在殯儀館成立罹難者聯(lián)合靈堂。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陶夢 
-
北京網(wǎng)信辦依法約談處罰“金山毒霸”
2021-10-15 19:41 -
中日接連向韓國船廠下單?韓媒:情況罕見
2021-10-15 19:21 中國經(jīng)濟 -
習近平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話
2021-10-15 18:54 -
高雄公布火災46名遇難者名單 三名陸配遇難
2021-10-15 18:17 兩岸關系 -
“我會讓你活著離開濟南嗎?”檢方:批捕
2021-10-15 18:11 -
女輔警“性勒索”多名干部案,二審改判7年
2021-10-15 17:32 依法治國 -
四川排查超百萬教職工,篩出有性侵前科重點人員101人
2021-10-15 17:12 中西教育 -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2021-10-15 16:38 共同富裕 -
趙立堅:美國剛當選就指手畫腳,老毛病該改改了
2021-10-15 16:00 中國外交 -
教育部:進一步加強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少數(shù)民族文字教材管理
2021-10-15 15:49 中西教育 -
鄧炳強:要慎防居心叵測的人把23條"妖魔化"
2021-10-15 14:59 香港 -
下半年首個寒潮預警發(fā)布,中東部局地降溫可達14℃以上
2021-10-15 14:59 -
兩部門:新聞專業(yè)技術人員參加繼續(xù)教育每年不少于90學時
2021-10-15 14:31 -
兩岸“準戰(zhàn)爭”?陸委會忙解釋
2021-10-15 14:14 臺灣 -
澳門宣布終止即時預防狀態(tài)
2021-10-15 13: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國將釋放超2億噸煤炭先進產(chǎn)能應對缺電
2021-10-15 13:32 -
新疆烏魯木齊經(jīng)開區(qū)報告1例無癥狀
2021-10-15 13: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陜西太白一金礦巷道涌入泥石流事故致4人死亡
2021-10-15 12:11 -
工信部:字節(jié)跳動、騰訊、快手SDK問題較多
2021-10-15 11:55 大公司 -
24小時開電視、不會點外賣…演員劉雪華:獨居是我最佳生活狀態(tài)
2021-10-15 11:33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