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最后更新: 2021-11-03 11:02:08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經網絡評審組、學科專業(yè)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評審,科技部審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6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有8位外國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給了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
顧誦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蘇蘇州人,1951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F任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航空研究院名譽院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誦芬是我國著名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航空戰(zhàn)略科學家。他建立了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開創(chuàng)了我國自主研制殲擊機的先河,持續(xù)開展航空戰(zhàn)略研究,為我國航空科技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曾任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校長。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大中是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戰(zhàn)略科學家,致力于發(fā)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進核能系統(tǒng)。他帶領產學研聯合團隊實現了我國高溫氣冷堆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整體發(fā)展過程,為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著名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顧誦芬,投入航空事業(yè)70年,他是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領導設計了殲-8和殲-8Ⅱ等系列高空高速殲擊機,為中國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顧誦芬與飛機的緣分,開始于他的少年時代。1935年,5歲的顧誦芬隨父母遷居北京。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當時的日本飛機轟炸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著就是炸彈響。所以這個印象很深刻,沒有航空的話,你將來還得受人欺負。
日本飛機的轟炸,讓顧誦芬的內心燃燒起航空救國夢。1951年,顧誦芬從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學專業(yè)畢業(yè),當時新中國的航空工業(yè)從零開始艱難起步,從那時起他就憋著一股勁,立志一定要設計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雖然蘇聯給我們飛機,但都是快淘汰的。如果這樣,人家捏住你要害的話,你就前進不了。我們要發(fā)展新的飛機、好的飛機,只能靠自己。
1956年,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在沈陽成立,飛機設計室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自主設計一架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顧誦芬負責氣動布局設計任務,但對于這個新領域他一無所知。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第一關,這飛機必須兩側進氣。噴氣飛機進氣道怎么設計,我們在學校也沒學過,他們也不太清楚。
殲教-1飛機要采用兩側進氣。當時,他們最擔心的是兩側進氣道。采用兩側進氣的方案,有可能出現一側進氣、一側出氣的情況,這樣勢必造成發(fā)動機喘振。為了驗證這個現象,顧誦芬和同事費盡了腦筋。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廠辦醫(yī)院每天打針的針管不少,把那個東西給搜羅來,然后把針頭給鉸下來,焊在銅管上,這樣我就有一個測氣流的裝置。
第一代中國航空人靠著一股信念,靠著自創(chuàng)的土方法,盡心竭力要設計出自己的飛機。1958年7月26日,殲教-1飛機首飛成功,這是中國航空工業(yè)由飛機修理、仿制進入自行設計噴氣式飛機的開端,標志著中國航空科研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第一天試飛的時候大家是又緊張又高興,在起飛的時候,大家是提心吊膽;等下來的時候,大家是歡欣鼓舞,把飛行員都拋起來了。
作為中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的奠基人,在殲教-1完成之后,顧誦芬接到一個新的挑戰(zhàn),他和團隊需要設計一架比肩世界最先進水平的殲擊機,這就是殲-8。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那時候美國蘇聯都有超聲速飛機,甚至轟炸機,所以必須要有新的飛機,速度高度上都要比這個好。
飛得高、飛行時間長、火力強成了殲-8研制的目標。正在大家奮力拼搏時,意外發(fā)生了,當時的殲-8總設計師黃志千在執(zhí)行出國任務時因飛機失事遇難。臨危受命,顧誦芬和同事們接過了總設計師的重擔。
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里,顧誦芬和同事們攻克了無數壓力和難關。1969年7月5日,殲-8首飛成功,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殲擊機,它成為我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殲-8雖然首飛成功,但在跨音速和以后的超音速飛行試驗中,幾次出現因氣流分離導致的抖振問題,用飛行員的話說,就好比一輛破公共汽車開到了不平坦的馬路上。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到底后機身哪里氣流分離?我就想個辦法,只有貼毛條,一包紅線,剪成這么長,一段段,用膠紙貼在整個垂直尾翼和后機身上。
為了觀察毛線條的振動情況,從來沒有接受過飛行訓練、已年過半百的顧誦芬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乘殲教-6飛機上天,直接跟在試驗飛機后面觀察流動情況。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兩架飛機必須保持近距離等速飛行,間距在10米左右甚至更近,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飛行員)鹿鳴東同志說了一句話,我到現在一直都不忘。他說,生死的問題對我們來說早已解決,當飛行員的時候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樣沒有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心里。
航空工業(yè)沈陽所型號總設計師 趙霞:50多歲,戰(zhàn)斗機一拐彎做一個盤旋就4個G(重力加速度)很正常,不是誰都能當飛行員。但是顧老爺子當時就顧不上那么多了,然后就坐了3次,實際對他身體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挑戰(zhàn),真的是拿命在那兒干這個事業(yè)。
經過三次上天觀察,顧誦芬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通過后期的技術研發(fā)和改進,成功解決了殲-8跨音速和超音速飛行時的抖振問題。1979年底,殲-8定型成功。此后的30多年,殲-8系列飛機成為我國國土防空作戰(zhàn)的主力戰(zhàn)斗機種,有力地捍衛(wèi)了我國的領空安全。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希望國家強盛,這是我的愿望。不受人家欺負,怎么辦?必須技術上要和人家對抗。
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從事航空事業(yè)的70年中,顧誦芬和父母聚少離多,基本每年只見一兩次,母親因為思念成疾還得了抑郁癥,直到母親去世,顧誦芬也沒見到最后一面。如今,已經91歲高齡的顧誦芬依然忙碌,他每天堅持到辦公室上班,他希望年輕一代航空人能為祖國的航空事業(yè)作出貢獻。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誦芬:很慚愧,沒有做很多事。我也希望年輕的同志,按照習主席的要求,奮發(fā)圖強,為我們國家的國防建設和航空工業(yè)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 原標題:顧誦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責任編輯: 劉騫 
-
美疾控中心批準5至11歲兒童接種輝瑞疫苗
2021-11-03 09: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近平將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通過視頻發(fā)表主旨演講
2021-11-03 09:13 進博會 -
云南:投入真金白銀,不遺余力做好疫情下民生工作
2021-11-03 09: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昨日11省區(qū)新增本土確診93例
2021-11-03 09:0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戰(zhàn)略性突破!勝利油田頁巖油傳來好消息
2021-11-03 08:49 -
江蘇常州暫停一切線下教學
2021-11-03 08: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黑龍江新增本土確診35例
2021-11-03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新增8例本土確診+1例無癥狀感染轉確診
2021-11-03 08:1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兩高一部印發(fā)兩意見:嚴禁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交往
2021-11-03 07:53 -
重慶報告本土4+2
2021-11-03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教育部發(fā)布重要提醒,事關赴美留學
2021-11-03 07:13 海外華人 -
鄭州滎陽發(fā)現3例核酸陽性人員
2021-11-03 06:4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常州新增3例核酸陽性人員
2021-11-03 06: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洪正華落馬,紀委公布年齡比原簡歷大兩歲
2021-11-02 22:44 廉政風暴 -
澳銀行報告:中國官方出手,煤炭問題大幅改善
2021-11-02 21:40 能源戰(zhàn)略 -
全網懸賞,最高獎勵920萬
2021-11-02 21:18 依法治國 -
李克強:要健全市場監(jiān)管長效機制,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
2021-11-02 21:17 中國經濟 -
鈞正平:“人武部給預備役退伍軍人發(fā)召回短信”系謠言
2021-11-02 21:16 網絡謠言 -
人社部:事業(yè)單位招聘不得限制畢業(yè)院校
2021-11-02 20:44 -
他稱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不合群”,中方駁斥
2021-11-02 19:53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