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家長違章影響孩子評三好學生,“株連”式懲罰合理嗎?
據媒體報道,近日,河南省鄭州市召開全市學生安全出行綜合管理行動動員部署視頻會,會上公布的《鄭州市學生安全出行綜合管理工作方案》指出,鄭州市公安交警部門將積極配合市教育部門、市文明辦將接送學生車輛、人員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學校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文明班級、三好學生考核評價范圍。
河南媒體相關報道
河南媒體相關報道
學校附近道路的交通擁堵,的確是個老大難問題。查閱鄭州市此次治理行動的官方報道,參會人員包括市領導以及公安、教育、交通等各有關部門,制定的治理方案也包括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優(yōu)化校園周邊交通組織、提升校園周邊交通設施、加強校園周邊交通治理等具體措施,這種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值得肯定。
但是,這次治理行動還提出開篇所述之舉措,將家長違章與孩子評三好學生直接關聯起來,此舉看似直接戳中了接送孩子的家長們的軟肋,增加了家長們的違法成本,似乎也能對家長們起到更強的震懾作用,可總讓人覺得不那么妥當。
這種不妥當來源于一種簡單的常識:家長是家長,孩子是孩子,家長違章影響孩子評定三好學生,是讓孩子為家長的違法行為承擔不利后果,這顯然是一種“父債子償”式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在作祟,本質上是一種“罪人以族”式的“株連”思維。
“株連”懲罰違背現代法治精神,因為現代法律是罪刑法定主義,刑責相當,違法行為的實施主體承擔違法帶來的不利后果。這種“家長違法孩子受過”的所謂規(guī)定,實施的是一種在公開法律之外的“私法”,無論在達到其預設目標(不論是治理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問題還是其他)上效果如何顯著,都不能改變其違法實質。
而且,現代法治的實踐早已證明,試圖以非正義手段追求正義,以犧牲程序正義追求實體正義,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試想,在學校周邊實施這種顯然違背現代法治精神、充滿著“株連”式封建觀念色彩的所謂規(guī)定,會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樣的價值觀教育?在這種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其思想深處恐怕很難樹立起對法治的真正信仰,而對法律的普遍信仰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基。
政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的必然要求。近些年,類似這種“株連”式的新聞屢見不鮮,例如父母未成年時留下犯罪記錄,影響孩子積分入學;有家庭成員涉制毒販毒案件,這些家庭房屋就被噴上“涉毒家庭”的油漆字樣;為治理盜竊民航旅客財物犯罪,公然打出“株連三代人”的口號……凡此種種,均是同一種思維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反映。這也折射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觀念不強、能力不足,全面依法治國任重道遠。
當然,上述這些列舉的情況,在經媒體報道后,有關部門大多及時回應了公眾關切,對違背法治精神和要求的舉措和規(guī)定進行了調整和糾偏。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本身也是一種有益的普法宣傳。我們期待,這次家長違章影響孩子評三好學生的新聞,也同樣還有后續(xù)。
(光明網評論員)
標簽 交通違法- 原標題:家長違章影響孩子評三好學生,合理嗎
- 責任編輯: 李麗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60例,其中內蒙古55例
2021-12-07 09:1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南通老人賣甘蔗遭“市容人員”圍搶,官方:系第三方公司
2021-12-07 09:09 -
滿洲里邊檢站落實疫情防控責任不力:值崗地點僅一名值守人員
2021-12-07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商丘婦幼保健院十年前失竊4885份出生證,當地警方成立專案組
2021-12-07 07:30 -
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首次換料大修
2021-12-07 07:26 核電 -
北京推出官方“在線輔導平臺”:經費由市級資金保障
2021-12-06 20:30 中西教育 -
十九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明年1月18日至20日召開
2021-12-06 19:54 -
臺當局操作引醫(yī)護界不滿,但“當權者開口,‘不敢說不’”
2021-12-06 18:30 臺灣 -
北京已建立奧密克戎變異株檢測儲備
2021-12-06 17: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方將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外交部:必將堅決反制
2021-12-06 16:26 北京冬奧會 -
布林肯稱大陸“入侵”臺灣將是災難性決定,外交部駁斥
2021-12-06 16:25 臺灣 -
內蒙古滿洲里新增確診37例
2021-12-06 16: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鈞正平:對敢創(chuàng)新的政務新媒體不妨多一點寬容
2021-12-06 16:20 -
連續(xù)抗疫14天,大連一醫(yī)院副院長因過度勞累殉職
2021-12-06 16: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歷次疫情中從未全員核酸檢測,如何做到?
2021-12-06 16: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福建確診病例系非法入境:從廣西乘坐大巴抵福建
2021-12-0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曾挺著大肚接下墜樓男童的“最美孕媽”求助:救救我女兒
2021-12-06 15:28 -
臺網友:如果是這樣,我寧愿做叛徒
2021-12-06 15:16 -
孫海洋兒子:感到很愧疚,不會留到親生父母那邊
2021-12-06 14:27 -
白鶴灘送江蘇特高壓輸電工程順利跨越長江
2021-12-06 14:14
相關推薦 -
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147“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63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7“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