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西方國家對中國能源產品‘脫鉤’,全球可再生能源成本將增加20%”
最后更新: 2024-03-27 17:31:363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分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如何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如何看待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遭遇的巨大挑戰(zhàn)?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實現(xiàn)碳中和的基本問題是什么?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在會議中總結道,如何從融資角度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加強他們的氣候行動、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來發(fā)明更好的技術,如何進一步加強各國間合作是下一階段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三個基本問題。在談及加強各國合作時,劉振民還指出,有報告顯示“如果西方國家要對中國的能源產品進行脫鉤,就意味著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增加20%,意味著6萬億美元”。
針對融資問題,劉特使表示:“我做國際談判多年,我感覺到融資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yè)自身的融資壓力,融資很難,另外一方面,在國際層面上,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除了發(fā)達國家之外,如何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加強他們的氣候行動,因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不是一部分國家,而是所有的國家都采取行動。”
“如何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采取行動,這個融資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全球無論是債務危機還是經濟緩慢增長,融資的國際市場并不是很好,各個政府代表的談判,融資的時候大家很關切這一點,怎么動員更大的資金來幫助發(fā)展中國家,下一步要考慮到企業(yè)在國際市場的融資,更要重視幫助發(fā)展中國家的融資?!?
除了資金以外,劉特使認為,更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來發(fā)明更好的技術——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是靠技術的發(fā)展,比如光伏跟風能,倒退十年,光伏和風能的成本降不下來,技術還不成熟,現(xiàn)在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光伏和風能成為可能,中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通過中國企業(yè)的技術開發(fā),技術成熟了,成本降下來了,現(xiàn)在降得比傳統(tǒng)的化石燃料還便宜了。
現(xiàn)在有個評估,如果在本世紀中葉實現(xiàn)碳中和,我們的技術還差一步,技術遠遠不夠,比如氫能的技術,很多國家都搞氫能,氫能的技術是不成熟的,成本還很高,安全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也許還有新的技術需要開發(fā)。所以,我們鼓勵各國政府、各國企業(yè)家、各國科學家加大新能源的開發(fā)完善,從全球角度來看,只有技術與資金兩個問題都解決了,人類應對氣候變化也就容易了。
劉振民指出,第三個基本問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各國間合作的問題。劉振民表示,“合作是基礎,你有了技術有了資金,如果各國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不合作就很難,所以現(xiàn)在已經出現(xiàn)了一些單邊限制措施。最近國際出了一個報告,如果西方國家要對中國的能源產品進行脫鉤,就意味著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增加20%,意味著6萬億美元。資金、融資、技術、合作,這是下一步應對氣候變化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三個基本問題。”
劉振民進一步介紹道,“實現(xiàn)全球碳中和對各國都有挑戰(zhàn),沒有一個國家是容易的,各國的資源稟賦不同,各國的難度也不一樣,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難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富煤、少油、缺氣的國家,但是中國人很努力,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經得到了很大的下降,有一個數(shù)字,2012年的時候煤炭占能源結構的比例是68%,到了2022年已經降到56%,中國實現(xiàn)能源結構的改變,實際上我們的可再生能源設備部署,從能力來講已經超過了傳統(tǒng)能源,只不過有的技術不到位,現(xiàn)在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達到30%左右,再過幾年可能就超過50%了?!?
“我們希望中國的經驗、中國的技術,中國是最大煤炭使用國,我們希望把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經驗運用在其他國家,幫助其他國家,亞洲國家的能源轉型是最困難的,因為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不錯,經濟增長是靠能源支持的,但是亞洲國家的能源大多數(shù)國家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包括日本、韓國化石能源占到80%以上。所以,IEA有一個數(shù)據(jù),亞洲國家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煤炭,能不能轉型?我覺得中國經驗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方案,這需要技術,需要投資,中國過去幾年已經走上了這一步?!?
被問到新能源或者新質生產力對經濟、對氣候變化有什么貢獻時,劉振民表示:“我覺得應對氣候變化要通過市場的行為來實現(xiàn),首先是各國的國際責任國際義務,國際上有立法,有國際共識,各國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各國要指導自己的企業(yè)和國民來實現(xiàn)這個任務,光靠市場行為也做不到。所以,應對氣候變化從市場角度來講還是個朝陽產業(yè),中國的經驗也表明新能源會成為一個朝陽產業(yè),也會成為具有市場前景的企業(yè),我們也鼓勵投資家、銀行家、國際企業(yè)家來做,鼓勵銀行家要投資新能源,投資清潔能源,幫助全球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
- 責任編輯: 戴佳源 
-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zhàn)略學術界代表
2024-03-27 17:09 中美關系 -
“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說中國沒有浪費一分錢在戰(zhàn)爭上,這就是東方之道”
2024-03-27 15:55 博鰲論壇 -
1萬份株系篩出2份,我科學家破譯復粒稻高產遺傳密碼
2024-03-27 15:07 科技前沿 -
引水渠滲水致泥石流,廣西那坡通報
2024-03-27 14:42 -
廈大利用教育科研用地建百個商鋪招租?官方回應
2024-03-27 14:40 依法治國 -
“禁止制造銷售冥幣紙錢”,南通回應質疑
2024-03-27 13:51 基層治理 -
現(xiàn)實版“黃金大劫案”:中國黃金山東黃金多家門店跑路,涉案或超4億
2024-03-27 11:40 黃金游戲 -
馬英九將再訪大陸,國臺辦回應
2024-03-27 11:06 兩岸關系 -
趙鼎新資料更新:繼續(xù)擔任浙大教授、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
2024-03-27 10:59 中西教育 -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陶玲任央行副行長
2024-03-27 10:44 -
國臺辦回應美所謂2027“攻臺節(jié)點”
2024-03-27 10:34 兩岸關系 -
民進黨當局稱若兩岸開戰(zhàn)擬收“戰(zhàn)爭稅”?國臺辦回應
2024-03-27 10:33 兩岸關系 -
臺軍將在金門實彈射擊?國臺辦:膽敢輕舉妄動,必遭失敗
2024-03-27 10:32 兩岸關系 -
字節(jié)旗下飛書裁員,“調整人員超千人”
2024-03-27 09:59 大公司 -
實現(xiàn)較快增長!前2月全國規(guī)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增長10.2%
2024-03-27 09:59 中國經濟 -
比亞迪“300億元成績單”與“大招”齊放,王傳福這樣說
2024-03-27 08:03 大公司 -
我國成功發(fā)射云海三號02星
2024-03-27 07:43 航空航天 -
巴總統(tǒng)強烈譴責恐襲:破壞巴中友誼的圖謀永遠不會得逞
2024-03-26 19:37 中國反恐進行時 -
美國政壇變成了怪圈,必須抨擊中國才能被選上?林毅夫回應
2024-03-26 17:32 博鰲論壇 -
受賄1.08億余元,周建琨一審被判無期
2024-03-26 17:19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63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7“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