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突重創(chuàng)下的俄烏汽車產業(yè)
【導讀】 過去兩年的疫情和芯片危機等黑天鵝事件,已經嚴重影響了包括諸多跨國集團的汽車產銷。而俄烏沖突的加劇,再度為全球汽車產業(yè)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文/潘昱辰 編輯/婁兵)隨著俄烏沖突的加劇,從芯片危機中緩慢復蘇的全球汽車產業(yè)再度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歐洲市場。
近來,由于烏克蘭當?shù)毓桃蛭C停止生產,部分處于供應鏈下游的工廠和車型也將被迫停產。此外,伴隨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一些歐洲車企也開始暫停向俄羅斯市場交付汽車。俄、烏和全球汽車產業(yè)在這場沖突中恐怕沒有贏家。
戰(zhàn)火中的烏克蘭
據(jù)《歐洲汽車新聞》報道,由于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起的特別軍事行動影響零部件交付,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本周將停止德國兩家電動汽車工廠的生產。其中,位于茨維考的工廠將于當?shù)貢r間周二至周五(3月1日至3月4日),位于德累斯頓的工廠將于周三至周五(3月2日至4日)停產。
大眾的這兩家工廠均生產基于MEB純電動平臺的電動車。其中,茨維考工廠是大眾在歐洲最重要的電動車生產基地,也是首家完全由燃油車生產線改造為電動車產線的工廠。該工廠生產的車型包括大眾品牌的ID.3、ID.4和ID.5、奧迪品牌的Q4 e-tron和Q4 e-tron Sportback,以及西雅特品牌旗下的Cupra Born,日產量約1200輛,年產量約33萬輛。
另一家停產的德累斯頓工廠曾生產過大眾e-Golf、輝騰和賓利飛馳等車型,但在大眾汽車集團開始電氣化轉型后,自2021年1月起德累斯頓只生產大眾ID.3,且產量較茨維考更低。
大眾方面表示,兩家工廠停產的主要原因與烏克蘭西部的供應商停產,導致供應鏈中斷相關。當?shù)毓讨饕a電動汽車的線束系統(tǒng),其中包括來自日本的住友電氣,在烏克蘭有6000人從事相關工作。該公司表示已暫停在烏克蘭的工廠運營,并正在與客戶討論可替代方案。
另一家供應商美國安波福的CEO凱文·克拉克則表示,該公司在過去數(shù)月里內已將烏克蘭的大批量零部件生產轉移到至小批量產品上。
大眾的一位發(fā)言人表示,原本該公司并未將烏克蘭視為供應鏈的核心,但真正出現(xiàn)零部件短缺時,才發(fā)現(xiàn)供應鏈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核心。
不過同為基于MEB平臺的車型,目前斯柯達品牌的Enyaq iV和Enyaq Coupe iV等尚未停產。這兩款車型均在位于捷克的姆拉達·博列斯拉夫工廠生產。但隨著時局的變化,供應鏈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在俄羅斯發(fā)動特別軍事行動后不久的2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便表示已成立一個工作組,以評估烏克蘭危機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后果,供應關系自然也在其列。此外,迪斯表示已在特別軍事行動發(fā)動幾周前讓駐烏克蘭員工撤出該國。
此番俄烏沖突的加劇,對于加速實現(xiàn)電氣化轉型的大眾集團而言無疑是一次重挫。按照計劃,大眾集團到2025年全球每年將生產超過150萬輛電動車。而中東歐對大眾而言則是一個增長迅速的新興市場,2021年,大眾汽車集團在該區(qū)域的汽車銷量達到66萬輛,其中大眾品牌的銷量也超過了20萬輛。
實際上,烏克蘭局勢的不穩(wěn)定性一直讓海外投資者心存忌憚。早在2019年,大眾集團便決定不在烏克蘭規(guī)劃新的工廠,而位于索洛莫諾沃的當?shù)毓S也計劃被遷往塞爾維亞。
制裁中的俄羅斯
而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動特別軍事行動導致西方制裁,包括車企在內的許多外國公司已開始停止甚至撤出俄羅斯市場的生產活動。
據(jù)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報道,大眾汽車集團的發(fā)言人確定,該公司將停止向俄羅斯市場交付汽車。通用汽車和沃爾沃汽車也表示,由于與俄羅斯的貿易存在被制裁的風險,已暫停向俄羅斯市場的汽車交付,直到另行通知。
與此同時,部分車企在俄羅斯采購零部件的計劃也受到了很大阻礙。大眾在位于莫斯科西南的卡盧加擁有一座汽車工廠,投資超過10億歐元,員工達4000人。但由于俄羅斯現(xiàn)在受到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該公司將難以出口從當?shù)厣a的汽車或零部件。
卡盧加是俄羅斯重要的汽車工業(yè)中心。大眾汽車集團在當?shù)厣a的車型包括大眾途觀、Polo以及斯柯達昕銳等,年產量近12萬輛。此外該工廠還被用于生產發(fā)動機,年產能達到15萬臺。
除大眾外,Stellantis集團與三菱也在當?shù)睾腺Y建造了一座工廠。但該集團CEO唐唯實在沖突發(fā)生前便警告稱,一旦俄烏沖突爆發(fā),集團要么將限制生產,要么只能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工廠。
而在卡盧加圍繞以上汽車制造商的,還包括大陸、麥格納國際和偉世通等全球零部件巨頭組成的產業(yè)集群,在此次危機中同樣受到波及。
同時,俄羅斯是法國雷諾汽車全球最重要的區(qū)域市場之一,其核心利潤的8%均來自俄羅斯。然而該公司發(fā)言人日前表示,由于零部件短缺造成物流瓶頸,將暫停其在俄汽車工廠的部分業(yè)務。雷諾方面稱,由于俄羅斯與鄰國之間加強邊境管控,這些國家通過卡車運輸?shù)膰饬悴考坏貌桓淖兗榷ㄎ锪髀肪€。此外由于芯片短缺,雷諾在俄羅斯中部的工廠也將停產一天。
美國福特汽車是最早在俄羅斯本土生產汽車的海外車企,在2019年因烏克蘭危機退出乘用車市場,但仍與俄當?shù)鼗锇樗骼账购腺Y生產商用車,并在當?shù)亟ㄓ腥S。此次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福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深切關注”局勢發(fā)展,并表示將遵守任何有關制裁的法律,但拒絕討論索勒斯工廠是否受到影響。
此外,奔馳剛于2019年4月在莫斯科西北建有一座工廠,用以生產E級轎車和SUV,并擁有1000名員工。沖突爆發(fā)后,奔馳立即聲明稱將“重新評估”形勢;戴姆勒卡車則表示將立即凍結在俄的業(yè)務活動,包括與當?shù)乜ㄜ囍圃焐蘇amaz的合作,原因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持有后者47%的股份。
同時,寶馬也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設有半組裝廠,最近也剛剛與當?shù)氐暮献麝P系延至2028年,并計劃投資3.5億歐元擴建,但俄烏局勢再度為其投資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目前,寶馬仍未對沖突可能造成的后果置評。
觀察一下:
過去兩年的疫情和芯片危機等黑天鵝事件,已經嚴重影響了諸多跨國集團的汽車產銷。而俄烏沖突的加劇,再度為全球汽車產業(yè)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特別是考慮到俄烏是生產芯片所需原材料氖、銫等元素的主產地,原有緩和跡象的芯片荒可能將卷土重來。
為此,咨詢公司J.D.Power(君迪)和LMC Automotive將2022年全球新車銷量預期削減40萬輛至8580萬輛。LMC全球汽車預測總裁杰夫·舒斯特指出,俄烏沖突的持續(xù)與惡化,全球汽車本已緊張的供應鏈和價格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特別是石油和鋁等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意愿和能力。
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俄烏沖突對中國汽車行業(yè)同樣風險巨大。俄羅斯已是中國第三大汽車出口目的地,2021年出口12.3萬輛,出口額達19.7億美元??紤]到美歐已威脅將俄羅斯徹底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tǒng),而此前伊朗被踢出SWIFT系統(tǒng)后,中國汽車出口年損失近40萬輛。因而未來中國對俄的出口仍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此外,雖出口量遠不如俄羅斯,但中國在2021年仍向烏克蘭出口了近1萬輛汽車,出口額也從2017年的2853萬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4億美元。崔東樹認為,兩國間發(fā)生嚴重沖突是中國車企必然要面臨的損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1月新能源:自主品牌占比超75%,比亞迪成大贏家
2022-03-01 17:36 新能源汽車 -
蔚來將赴港上市,“不融資”遠非終點
2022-02-28 18:28 汽車工業(yè) -
1月轎車市場:同比下滑6.2%,B級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2022-02-25 16:59 汽車工業(yè) -
1月SUV市場:同比下滑3%,跑贏大盤
2022-02-25 12:49 汽車工業(yè) -
冷卻液滲漏或導致無法啟動,奔馳終于開始召回EQC
2022-02-23 16:12 汽車工業(yè) -
微藍6冬季續(xù)航減半,充分暴露別克新能源短板
2022-02-23 15:19 汽車工業(yè) -
北京現(xiàn)代的20周歲生日禮物是關停重慶工廠?
2022-02-22 17:10 汽車工業(yè) -
從3名“背包客”到69.7萬輛再到MG EH32,看上汽集團海外業(yè)務
2022-02-22 14:28 汽車工業(yè) -
福特轉型“不惜一切代價”,正考慮拆分向好的電動車業(yè)務
2022-02-22 09:30 汽車工業(yè) -
歐拉暫停部分車型收取訂單,特斯拉在中國大規(guī)模召回
2022-02-21 17:03 汽車工業(yè) -
集體漲價,新能源汽車是開倒車嗎?
2022-02-18 15:18 汽車工業(yè) -
長城汽車1月銷量超11萬輛,旗下五大品牌表現(xiàn)不一
2022-02-18 15:18 汽車工業(yè) -
“大眾收購華為自動駕駛業(yè)務”?是片面解讀
2022-02-18 11:02 汽車工業(yè) -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邁出電氣化關鍵一步
2022-02-17 17:37 汽車工業(yè) -
吉利汽車新年首月銷量達標,新能源再漲
2022-02-16 19:07 汽車工業(yè) -
長安集團1月銷量突破27.7萬輛,自主業(yè)務再拿頭名
2022-02-15 18:19 汽車工業(yè) -
東風雪鐵龍:打響“后合資時代”第一槍
2022-02-15 18:18 汽車工業(yè) -
一汽集團1月銷量:紅旗創(chuàng)紀錄,豐田同比下滑近4成
2022-02-15 17:02 汽車工業(yè) -
1月乘用車市場:自主反超主流合資,新能源創(chuàng)新高
2022-02-15 16:23 汽車工業(yè) -
廣汽集團1月銷量超23.7萬輛,同比增長9.16%
2022-02-15 16:22 汽車工業(yè)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