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中國車企拋出橄欖枝后,意大利再言支持歐盟加稅
-
張家棟zhangjiad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9-18 18:32:12(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在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投票迫在眉睫之際,剛剛通過今年7月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訪華試圖改善雙邊貿易關系的意大利,卻在此時再次做出了迷惑性決策。
梅洛尼訪華時一輛紅旗轎車上的中意旗幟 路透社
據(jù)路透社報道,意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在本周一表示,意大利將支持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關稅。
盡管在近期,意大利工業(yè)部長阿道夫·烏爾索(Adolfo Urso)曾表示,他希望中歐雙方通過談判達成關稅的解決方案。但是,無論在7月歐盟成員國舉行的非約束性投票中,還是其外交部的最新言論上,意大利政府都明確表現(xiàn)了其站隊歐盟,并支持征收關稅的想法。
塔亞尼還在此前強調,這一立場不會危及意大利與中國的“良好關系”。
對此,中國商務部在周二發(fā)布的聲明中援引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話表示,中意汽車行業(yè)合作基礎“堅實”且潛力“巨大”,中國愿意促進兩國汽車企業(yè)之間的相互投資。但王文濤同時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嚴重影響了中國汽車企業(yè)在意大利投資的信心,也不符合意大利的長遠利益?!跋M麣W委會回應各方呼聲,通過對話協(xié)商妥善解決中歐經貿分歧?!?
路透社
根據(jù)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歐盟27個成員國將于9月25日進行投票,以決定是否將目前臨時性關稅延長為至少五年的永久性關稅。
在這次最終的投票表決中,除非有15個或更多占歐盟總人口65%以上的歐盟成員國投下反對票,否則永久性反補貼關稅將于十月底生效。
按照歐盟最新調整后的稅率,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加征最高達35.3%的最終關稅。
美國網(wǎng)絡媒體《政治》(Politico)周二刊文稱,9月19日中國商務部與歐盟之間的會談將是一次關鍵的談判。
而在意大利政府本次表態(tài)前的9月11日,正在中國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便已經改變其立場,表示歐盟應當重新考慮其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之立場。
桑切斯在一場活動中表示,西班牙將采取建設性措施,并試圖在此議題上找到妥協(xié)方案,“我認為我們需要在歐盟和中國之間建立橋梁?!?
在上一次投票中,西班牙與意大利一直是歐盟內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最主要推動者之一。
德國總理朔爾茨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美聯(lián)社
西班牙的態(tài)度轉變,也引來了德國聯(lián)邦總理府的贊揚,從立場上來看,由于大量在華汽車業(yè)務的牽絆,德國一直在關稅問題上站在歐盟的對立面。
彭博社彼時引述歐盟外交圈內人士稱,歐盟兩個大國對反補貼關稅持質疑態(tài)度,很可能將會影響歐盟委員會在對華談判時的姿態(tài)。
隨著西班牙的態(tài)度轉變,同樣在爭取中國汽車投資的意大利,順理成章地成了左右關稅問題的下一個重要國家。
令人意外的是,今年8月,意大利政府才剛剛被曝出與東風汽車集團就意大利建廠事宜的洽談已進入最后階段。彼時,該交易也被看作是梅洛尼訪華后,中意貿易關系改善的標志性事件。而此時意大利仍堅決站隊歐盟推動加稅,顯得并不明智。
作為歐洲傳統(tǒng)的汽車工業(yè)大國,意大利在今年多次向中國車企發(fā)出邀請期望后者赴意建廠。
由于本國汽車工業(yè)衰退,意大利已經不止一次展現(xiàn)出搭乘中國新能源領域的順風車,實現(xiàn)汽車工業(yè)在歐洲“翻身”的愿景。
為了吸引中國車企投資,意大利政府甚至表示愿意從本土汽車集團Stellantis手中回收一部分經典品牌轉讓給中國車企。同時,意大利也愿意給出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給到赴意建廠的中國車企。
這些也被看作是意大利對華開出的貿易條件,在一系列優(yōu)惠條件下,今年年初不愿赴意的中國品牌也展現(xiàn)出一定的態(tài)度轉變。
在梅洛尼訪華后,除了已經開始進入洽談最后階段的東風汽車外,中國最大的出口汽車廠商奇瑞也被曝出就開設意大利工廠走向談判階段。
路透社
不過,意大利似乎并沒有意識到加稅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盡管多家外媒均指出,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有助于迫使中國車企將生產線遷入歐盟國家,但其最終的獲益方,無疑將優(yōu)先是生產成本更低、市場環(huán)境更開放的歐盟國家。
目前意大利所面臨的汽車工業(yè)問題,恰恰是由于其本土市場生產制造成本太高造成的窘境。Stellantis首席執(zhí)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便在今年年初直言,意大利汽車制造平均成本高于Stellantis在其他國家的工廠。今年以來,Stellantis正逐步將產能、供應鏈采購及人力資源從意大利轉移至低成本區(qū)域并拓展相關業(yè)務。
在這一前提下,意大利工廠可能面臨至少1.2萬個工作崗位的裁撤風險,在意零部件配套供應商也會面臨額外的大規(guī)模裁員處境。
從成本問題來看,意大利政府與本土汽車工業(yè)的矛盾已經到了近乎無法挽回的地步。此時,更是意大利需要借助中國汽車廠商之手穩(wěn)定國內工業(yè)產值與就業(yè)的關鍵節(jié)點。
換句話說,對于意大利而言,針對歐盟關稅的投票權,也將成為其吸引中國車企投資的“重要籌碼”。
從短期成果來看,梅洛尼訪華后中國車企表現(xiàn)出的赴意態(tài)度轉變,已經展現(xiàn)出了中國在貿易側的友好態(tài)度,但此時如果意大利堅持站隊歐盟,支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那么受到成本影響的中國車企,也將大概率同Stellantis一樣,將海外建廠的目光轉向其他低成本國家。
屆時,在中國車企產能出海,打造國際化的必然趨勢下,沒能把握先發(fā)優(yōu)勢的意大利,或許也將徹底失去在汽車工業(yè)上“重返巔峰”的可能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大眾關廠,狼堡“沮喪”
2024-09-18 18:19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獲評中保研最高安全評級,理想汽車如何在安全上“做文章”
2024-09-18 12:0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霉霉”的這個決定,牽動著汽車產業(yè)投資者的神經
2024-09-18 11:28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裁員裁到大動脈!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建設猛踩剎車
2024-09-17 16:3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日產汽車“盡興e-Park”未來出行嘉年華在京舉行
2024-09-17 16:0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奔馳徹底退出,騰勢終成比亞迪獨資品牌
2024-09-16 17:5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長城上的空中外賣:無人機配送如何重塑古跡旅游新常態(tài)?
2024-09-14 20:58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去英國旅行?請先支付10英鎊
2024-09-14 20:5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歐洲動力電池之光”面臨經營壓力,核心供應鏈仍依靠亞洲
2024-09-14 18:3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賽力斯集團:增資子公司50億,81.64億元買回超級工廠
2024-09-14 17:5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放棄完全純電產品路線,小鵬汽車將發(fā)布插電混動車型
2024-09-14 17:5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波音罷工加劇噴氣式飛機短缺危機,或影響全球旅行者
2024-09-14 17: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開啟綠色航運新賽道,遠程獲中國首張M100甲醇單燃料船用發(fā)動機CCS型式認可證書
2024-09-14 15:0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無視呼聲確定加稅,但美車企卻用行動展示了現(xiàn)實
2024-09-14 13:5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 | 新一代MG5不到7萬元起售,A級燃油車的未來在哪里?
2024-09-14 11:4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生活感與精致感的較量:今年中秋,旅行者到底追求什么?
2024-09-13 19:47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歐盟拒絕中國車企提議,關稅談判仍陷僵局
2024-09-13 19:2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投入數(shù)十億歐元,奇瑞計劃在歐洲打造新品牌
2024-09-13 19:0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旅游天堂變“保險牢籠”?桑給巴爾新政引發(fā)行業(yè)激辯
2024-09-13 19:0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夏一平眼中的中國車市,“流量與高階智駕”缺一不可
2024-09-13 18:49 觀出行 人物/專題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