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智駕年度調查:最高頻用車場景與最擔心問題是什么?
-
張家棟zhangjiad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5-01-12 08:10:51(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智能駕駛”已經成為汽車領域繞不開的年度關鍵詞。
無論是“軟件定義汽車”的日漸深入,還是AI大模型技術如火如荼的加持,都催動著汽車行業(yè)的技術走向從電動化的上半場,向著智能化下半場快速進發(fā)。
當越來越多的芯片制造商、云服務提供商、軟件算法開發(fā)商開始加入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fā),這項曾一度陷入停滯的汽車核心技術,也再度開始進化。然而,圍繞市場中參差不齊的智能駕駛產品,眾多消費者在不同車型與服務下的使用體驗,也截然不同。
現(xiàn)有法規(guī)與智能駕駛技術之間存在的概念性差異,令自動駕駛技術在一次又一次的營銷宣傳與事故中,產生了巨大的輿論反差。在此前提下,2025年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落地在即,則進一步挑戰(zhàn)著公眾的接納程度。
近日,觀察者網在微信公眾號(ID:guanchacn)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qū)上發(fā)起的一項網絡問卷調查,展示了當前消費者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發(fā)展的多維度思路:多數(shù)用戶在接納智能駕駛普及并積極使用的前提下,也期望廠家能夠給到更多相關培訓;同時,在“高階智駕”到來的當下,對于事故責任的劃分以及安全性的擔憂,則是多數(shù)用戶在面對新技術時的核心痛點。
一、智能駕駛的使用率高,重點偏向L2級功能
制圖:觀察者網
整體問卷結果來看,當前消費者在日常駕駛中對于“智駕”功能的使用率較高,“幾乎不用”的消費者數(shù)量僅占25.97%。
制圖:觀察者網
在使用場景方面,多數(shù)消費者則集中在“高速或高架”以及“簡單場景泊車”,當前市場中搭載“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也均適用于這兩個場景。
制圖:觀察者網
在使用體驗問卷反饋中,消費者的體驗也與使用率高度貼合,認為“非常不好用”以及“出現(xiàn)過危險狀況”的用戶占比為24.46%。而更多消費者則表示目前的“智駕”功能較為可靠。
對此,知名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向觀察者網表示,“該調查結果符合預期,從過去四年J.D. Power中國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TXI)汽車科技配置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相同的趨勢,用戶對于自動駕駛類科技配置的使用率在上升,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在日常行車中使用高階自動駕駛功能,并且在購車過程中也越來越關注智能駕駛的科技配置?!?
J.D. Power中國區(qū)汽車產品事業(yè)部數(shù)字化用戶體驗總監(jiān)裴林稱,該調研結果反映出市場上不同品牌的產品成熟度參差不齊對用戶體驗的影響:市場不同品牌車型搭載的智能駕駛的等級成熟度不同,即使同樣的L2等級的輔助駕駛功能在體驗方面也千差萬別,導致一部分用戶會覺得體驗不佳,部分場景反應速度慢或者讓用戶感受到危險和不信任,因此阻止了相當一部分用戶的日常使用。
二、“智駕”培訓仍略顯匱乏
制圖:觀察者網
針對消費者購車過程中,是否有接受過品牌方給出的智能駕駛功能相關培訓,僅有25.16%的消費者表示“接受過充足的培訓”,33.36%的消費者則表示“培訓并不充分”,而高達41.48%的消費者表示“從未接受過相關培訓”。
制圖:觀察者網
在使用過程中,隨著“智駕”功能的普及,消費者對于該功能使用時的問題也隨之增加,但對于咨詢結果的反饋卻并不完全一致。在調查中,33.83%的消費者表示“咨詢過相關問題并得到有效解決”,25.92%的消費者則表示“咨詢過相關問題但未得到有效解決”。
制圖:觀察者網
隨著“智駕”功能的網聯(lián)化,車企對于車輛的OTA推送也帶來了“智駕”功能的常用常新。在此過程中,高達84.16%的消費者認為品牌方“需要”隨著新功能的迭代,推送新的使用培訓。
制圖:觀察者網
此外,有62.13%的消費者表示,在品牌方外,如駕校等第三方機構,也“需要”增添與“智駕”相關的培訓。
針對該系列問卷結果,裴林對觀察者網表示,“智駕過于關注產品功能宣傳而忽視了用戶產品服務的問題:市場上大多數(shù)品牌都會將智駕作為賣車的亮點宣傳,技術術語和概念層出不窮反而讓一般消費者對于智駕的實際使用場景缺乏明確的界限,碰到問題缺乏實際解決問題的有效渠道?!?
裴林還表示,J.D. Power在研究時也發(fā)現(xiàn)大部分用戶為自學自用,碰到問題在車友群自行解決,不會使用也導致很多用戶缺乏使用信心,只敢在車流量較少的高速高架和泊車場景使用。
三、“高階智駕”仍值得期待
制圖:觀察者網
在調查結果中,高達83.28%的消費者表示對更高階的“智駕”功能(如支持部分場景下脫手或完全自動駕駛)將影響自身的購買決定,其中,有74.78%的消費者認為這一功能將促進自身購買,另外8.5%的消費者則表示該功能會阻礙自身的購車決定。
制圖:觀察者網
在對于擁有“智駕”功能的汽車產品選擇上,73.51%的消費者表示更信任“智駕供應商與車企的聯(lián)合研發(fā)”,15.01%的消費者則較為信任新勢力車企的自研“智駕”,僅有11.48%的消費者表示會信任傳統(tǒng)品牌新造車的自研“智駕”功能。
四、事故責任與安全問題仍是重中之重
針對是否支持“高階智駕在短期內推廣并上路”的問題,69.43%的消費者給出“支持”態(tài)度,30.57%的消費者則表示“不支持”。
制圖:觀察者網
但關于“是否擔心高階智駕的到來”的問題,高達83.99%的消費者均投出了肯定票。其中,關于“事故后責任認定”的擔憂占比達到29%,關于“數(shù)據安全與社會安全方面”的擔憂占比總計為36.84%,而關于“功能使用便利性與條件限制”的擔憂則占比18.15%。
針對消費者普遍在法律責任與安全性方面的擔憂,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蔡碩向觀察者網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蔡碩表示,“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應用場景的拓展、用戶數(shù)量的增加,涉及該技術的法律糾紛將會日漸增多。從目前的訴訟趨勢來看,圍繞智駕技術相關的訴訟主要集中在‘事故責任認定’‘數(shù)據信息安全’以及‘安全告知與培訓’三個方面?!?
“目前,在智能駕駛事故的責任判定上,現(xiàn)行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責任主體界定’‘智能駕駛技術標準’‘數(shù)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完善?!辈檀T補充道。
正由于高階智駕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尚不完善,蔡碩也呼吁,在現(xiàn)有的法規(guī)下,消費者在選擇與使用智能駕駛車輛時,應做到“主動了解、審慎使用并及時取證”,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消費權益。而品牌方則應當在“產品安全、用戶隱私與充分告知”上盡量做到合規(guī)與告知義務。
就像一位消費者在問卷下方評論時所提到的,“智駕與電車都是未來,發(fā)展大勢所趨不可阻擋”?;蛟S在技術的發(fā)展與推動下,“高階智駕”已經離我們僅剩一步之遙,但正是因此,在堅定地邁出這一步之前,更多消費者關心的“法規(guī)、標準”與廠家之間溝通的透明度等問題,才更顯得尤為重要。
裴林也表示,“任何新興技術都面臨法律法規(guī)成熟完善的問題:未來需要建立更加成熟的法律法規(guī)和數(shù)據監(jiān)管措施,讓自動駕駛產生的任何事故都有法可依,對于用戶更加透明,明確權責才能讓用戶增加購買意愿,建立健康成熟的商業(yè)體系?!?
“同時,用戶對于智駕新興技術解放雙手充滿希望,但是在此過程中不能一味只宣傳技術配置而忽略用戶認知引導和感知體驗,忽視實際復雜道路和車流中駕駛員的感知信任,以及人工駕駛與自動駕駛切換過程中的操作安全問題,讓用戶‘會用’且‘能夠理解技術邊界’至關重要,安全才是用戶第一關注的要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求救與自救,汽車經銷商能否涅槃重生?
2025-01-12 08:06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春節(jié)期間恐遭斷崖式下跌”,泰國旅游環(huán)境還安全嗎?
2025-01-11 17:0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文旅動向|背靠祖國、聯(lián)通世界!這家航司準備好了
2025-01-11 11:5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蟬聯(lián)中國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奔馳重申“堅守139年的長期主義”
2025-01-10 19:3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火遍全球!出行路上你會“刷”短劇么?
2025-01-10 18:16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白天逛西湖、晚上游香江?外媒說中國此舉將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
2025-01-10 15:3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瑞銀:今年中國汽車將大規(guī)模采用自動駕駛功能
2025-01-10 10:5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中汽協(xié):2025年汽車補貼范圍更廣,力度更大
2025-01-09 18:2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整個董事會都應該被解雇”
2025-01-09 17:0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比亞迪APP系統(tǒng)一度崩潰,有車主稱未收到升級提示
2025-01-09 15:2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寧德時代被美列為軍工企業(yè),華爾街急了
2025-01-09 13:4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目標鎖定中國市場!“期待兩國旅行者進一步提高互訪頻率”
2025-01-09 12:1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中國消費者正通過這一方式與世界互動
2025-01-09 12:0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Apple News加速擴張,科技巨頭影響全球出版業(yè)
2025-01-08 20:57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遠程車輛控制存隱患,260萬輛特斯拉在美遭調查
2025-01-08 18:0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坐在飛機尾部更安全嗎?研究人員這樣說
2025-01-08 14:32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新車看點 | 紅旗新能源再圖突破,天工08不到24萬元起售
2025-01-08 13:0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丨大模型卷入小型車,埃安UT 9.98萬元起預售
2025-01-08 11:1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2025 CES正式開幕:AI與汽車成關注焦點
2025-01-08 11:0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中國首款四座電動飛機取得 “身份證”,或今年進軍海外市場
2025-01-08 11:0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