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評論:如何聆聽“年輕的聲音”?
關鍵字: 北大事件岳昕人民日報評論北大事件如何聆聽“年輕的聲音”本文為《人民日報》評論部微信號“人民日報評論”4月24日文章:
如何聆聽“年輕的聲音”?
這幾天,一封來自北大學生的公開信傳播甚廣。信中提到的北大相關學院對這位同學提請信息公開一事的處置,引發(fā)輿論關注和思考。
信中涉及的相關事實還有待確認,北大相關學院也在第一時間發(fā)布了情況說明,表達了“盡一切努力關心愛護學生”“始終尊重每一位同學的基本權利、努力保障每一位同學的合法權益”的態(tài)度。應該說,學校和學生不是對立關系。讓燕園更加美好的初衷是一致的,追求公平公開的目標是統(tǒng)一的。
北大燕園
這一事件,和近幾個月來陸續(xù)發(fā)生在高校中的一些熱點事件一樣,在很大程度上都涉及如何以恰當方式回應學生訴求。如何在真情實意中消解困惑,如何用對話交流化解矛盾,也是一個做好學生工作的大問題。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基本方法論。說到底,就是要把握好這一代人的思想和行為特點,把握好年輕人的個性和共性特征,在疏導情緒中贏得尊重,在解疑釋惑中凝聚共識,最終達到春風化雨、成風化人的效果。
的確,新時代的青年人特點鮮明。成長于改革開放后中國發(fā)展的黃金歲月,欣逢新時代開啟的難得機遇,他們可謂是幸運的一代。無論是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帶來的開闊視野,還是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激發(fā)的強烈自信,都使得年輕人對國家、民族、社會和自身,有著更系統(tǒng)、更深入的思考。
他們有很強的權利意識、法治觀念,也有著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有能力獨立自主地認識世界。這是教育普及的結果,更是時代進步的表現(xiàn),也是做好學生工作時應該看到的大背景。
回到此次事件,要從根本上化解對立情緒,還需要我們對這樣的背景有更多的體認,對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應該說,學生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學生的思想意識成長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需要升級。
在回應關切、紓解焦慮上,正需要“因事而化”,認清他們的訴求,聆聽他們的聲音,學會與他們對話。這不僅是方法問題,更是理念問題。
學生和教職員工一起,構成了一所大學的命運共同體。在處理問題時,雙方都可以更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對學校來說,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說明,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不能因為種種原因而躲閃回避、簡單解決。而從學生方面說,也可以換位思考,而不是站到對立面上去,尤其要避免一些極端的情緒和偏激的做法,力爭在理性、冷靜的軌道上表達訴求、解決問題。雙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學校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前行。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共進步,一直是北大最值得驕傲、最讓人尊重的傳統(tǒng)和精神。青年學生是國家民族的未來,善于做精神層面、價值層面的對話,善于做人生觀、世界觀的引導,才能進一步激蕩青春的力量,綻放夢想的榮光。
(雷雨)
- 原標題:如何聆聽“年輕的聲音”?
- 責任編輯:李煥宇
- 最后更新: 2018-04-24 19:14:48
-
翟欣欣首發(fā)聲明:將真相交給讀者
2018-04-24 17:52 -
兩位以為周圍沒人,伸手就來了場武林對決
2018-04-24 17:08 觀網看片 -
河南擬規(guī)定:女職工每人每月至少發(fā)50元衛(wèi)生費
2018-04-24 16:06 當代婦女解放 -
警方通報貴陽合租屋一女孩被傷害案
2018-04-24 15:56 依法治國 -
30年誕生50個億萬富翁 華強北現(xiàn)在賣不動手機了
2018-04-24 15:35 -
女孩被合租女生帶回的男生砍毀容 回應為何刪微博
2018-04-24 14:43 依法治國 -
13歲女生抽煙喝酒被老師打耳聾 官方:已停職
2018-04-24 14:22 中西教育 -
因睡覺打呼嚕 17歲女生被8個同學打至耳膜穿孔
2018-04-24 11:27 中西教育 -
唐山一采石場違法盜采坍塌致3死 5名責任人被控制
2018-04-24 09:59 安全生產 -
廣東清遠致18死縱火嫌犯被抓獲
2018-04-24 08:43 -
桂林龍舟協(xié)會秘書長:落水者求生欲太強,把救援船趴翻了
2018-04-24 07:28 -
男子玩“大擺錘”被甩飛墜亡 游樂場2責任人被刑拘
2018-04-23 22:41 -
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出爐:2種頭型+2種外觀涂裝方案
2018-04-23 20:02 高鐵世紀 -
浙大博導“內丹修煉者”實驗被叫停
2018-04-23 19:22 -
兩熊孩子在18層高樓天臺玩"跳一跳"
2018-04-23 18:29 -
-
男子當交警面猛灌半瓶白酒:你怎么證明我酒駕?
2018-04-23 16:04 依法治國 -
“飛行員手記”原發(fā)者道歉:原作者假冒飛行員
2018-04-23 14:08 -
中國建成首個國家級孤獨癥兒童康復基地
2018-04-23 10:55 -
女子腫瘤手術做一半發(fā)現(xiàn)體內無腫瘤 醫(yī)調委建議醫(yī)院負全責
2018-04-23 09:04 醫(yī)患關系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19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