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林:有些人全然不知時代變化,所以他們看不懂《流浪地球》
關鍵字: 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中國話語好萊塢中國崛起中國自信話語霸權觀察者網:《流浪地球》一直被對標好萊塢。如果一定要和好萊塢標準作比較,您認為這部電影有哪些超越和差距?
汪海林:我覺得在一些細節(jié)上都還有待提高,比如一些幽默的細節(jié)和重要的情感內容,比如在緊張的時刻做到張弛有度,尤其是情感的表達上,離成熟還有一點點距離,可能還是導演和編劇團隊、主創(chuàng)團隊相對年輕,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時間和經驗。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個作品完不完美不是最重要的,它自己的個性特點最重要,尤其對于年輕的創(chuàng)作人來講,這部電影已經充分表達了他的創(chuàng)作個性。而且主創(chuàng)團隊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文化自信,這是最令人激動,也最令人高興的一點,中國的年輕的創(chuàng)作人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科幻文學總的來說來自于西方,中國人能在這個領域做出突破,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這種突破首先在于劉慈欣,偉大的文學才能產生偉大的電影,《流浪地球》正是站在了偉大文學的肩膀上才獲得了成功。其次在于我們年輕的創(chuàng)作人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在技術上的成熟度超越了他們的前輩。中國第五代導演在視聽語言上做出了革命性突破,使得他們之前的電影藝術家們好像一夜之間過時了,因為視聽語言更新換代了。到這幾年,我看到我們年輕的創(chuàng)作人在商業(yè)片、類型片的敘事技巧上,包括視聽語言、技術的成熟度上,已經明顯超過了他們的上一代。上一代是從文藝片入手,然后轉換拍商業(yè)片的,他們在商業(yè)片敘事的駕馭上還不如這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上來就很成熟。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剛才說到的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年輕的創(chuàng)作人如何去表達自己,或者說民族電影很重要一點就是你的民族立場、民族表達在哪里?以前我們在中國立場和中國表達上是缺失的,說實話即便我們的電影在國際上拿到了獎,但我們的中國立場沒有了?,F在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年輕的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人,他們更自信,不光有中國表達,還有中國立場,這一點非常了不起。我這幾天非常激動,有的時候晚上睡不著,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而且我一直覺得電影要良性循環(huán),要后浪推前浪,要有良性的競爭以及淘汰,我特別歡迎這樣的年輕人去取代老人、舊人。因為他們代表新的中國力量,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他們這一代已經不像前輩那樣去迎合西方了,而是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自信,表達我的立場、我的訴求,而且一點也不偏執(zhí)、不狹隘。我們看到《流浪地球》里寫到各國救援隊,它沒有去貶低別人,也沒有去突出自己,但是寫到犧牲的時候,就是“讓我來”這種舍我取誰的文化氣概,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弘揚的精神。年輕一代能夠做出這樣的表達,中國電影就是有希望的。
就連劇中韓子昂的扮演者吳孟達,在拿到劇本時都很吃驚
觀察者網:很多人會給這類影片貼上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標簽,但正如您所說,《流浪地球》里有很多展現團隊合作的劇情。從這個角度來說,您怎么看中國式英雄電影的獨特敘事,和好萊塢英雄電影有哪些不同?
汪海林:《流浪地球》當然是一個中國式的價值觀,寫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它的英雄觀是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而不是某一個超級英雄。當然這里面我們看到有吳京式自我犧牲的英雄,在好萊塢的一些影片里也有,但好萊塢更多是去神話或者突出個人的作用,個人是為了解決自己或者家庭的問題,解決自己心愛的人的問題,順便拯救了國家和世界。在好萊塢看來,直接訴諸于宏大的主題,它覺得它的觀眾無法接受或者理解不了,所以好萊塢式英雄始終是個人主義的,它也有愛國主義,但是從個人出發(fā)最終落到愛國主義上去。
但《流浪地球》不是寫愛國主義,實際上寫的是人在危機面前如何應對的問題,是人類的理性可以戰(zhàn)勝一切以及勇敢獻身的精神,而且這些犧牲都是非常理性的犧牲,是理性的選擇,是具有科學精神的,就是說人不是盲目地去犧牲,是經過了理性的分析判斷計算以后,覺得犧牲可以使更多人獲救,是成功率最大化的一種犧牲,它表現了一種科學理性精神。
另外這部影片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我們以前作品里不是太常見的,它也寫到了中國的實際情況。雖然中國被稱為基建狂人,但我們有一種愚公精神,通過千千萬萬普通的個體去改變自然,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通過不斷的堅持,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子孫后代建立一個美好家園,這種精神是很少有的。
其實我們看歌德的作品《浮士德》,里面寫到浮士德和魔鬼有一個約定,魔鬼可以滿足他的一切愿望,直到他認為滿足了為止,那一刻他的靈魂也將被魔鬼收走。但所有東西都無法使浮士德滿足,直到他看到了荷蘭偉大的人工填海工程,看到人工對自然的改造,那一刻他覺得滿足了,也這樣死去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歌德也相信人改變自然的力量,其實這也是所謂啟蒙主義以后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但這些年我們好像不那么強調了。我覺得《流浪地球》也具有這種思想,可惜的是我們中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自己都嘲笑這種精神,說愚公搬個家不就行了,這不就是智叟的想法嗎?這個寓言故事本身已經嘲諷了看上去很聰明的智叟,批評了這種所謂的現實判斷或者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判斷。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2-11 22:00:00
-
“跟好萊塢科幻片相比,中國科幻片的不同就在于精神內核”
2019-02-11 20:11 中國電影 -
媒體三問翟天臨:論文誰寫?學位怎么拿?如何過審?
2019-02-11 15:37 明星那點事兒 -
新年俗,讓生活更美好
2019-02-11 14:39 -
母親摔倒后他輾轉4小時趕到家 竟比救護車還快…
2019-02-11 10:44 不列顛 -
流浪地球票房突破20億元 料將進入內地影史前十
2019-02-10 23:07 -
劉慈欣:中國有世界上最強的未來感
2019-02-10 18:02 觀察者頭條 -
男子酒后跑派出所求拘留5日 被拒后辱警被行拘15日
2019-02-08 16:08 -
牢記使命!看習近平始終不渝的初心
2019-02-08 14:4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終于,中國電影加入了太空競賽”
2019-02-08 09:49 中國電影 -
青銅豬卣?啥是豬卣?
2019-02-07 15:25 考古 -
二師兄是家豬還是野豬?
2019-02-07 14:58 趣讀 -
國家衛(wèi)健委回應"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艾滋病抗體陽性"有關問題
2019-02-06 21:41 安全生產 -
初一票房創(chuàng)紀錄背后:票價上漲是主因 觀影人次和上座率下降
2019-02-06 12:58 中國電影 -
北京臺春晚,后期小哥“硬核”了一把
2019-02-05 23:22 春晚 -
13億!初一票房超去年同期,第一是...
2019-02-05 19:04 中國電影 -
-
劉謙時隔6年回歸春晚:曾在春晚舞臺緊張全身發(fā)抖
2019-02-04 07:46 明星那點事兒 -
2019央視春晚節(jié)目單官宣
2019-02-03 18:13 春晚 -
上海老師遠赴英倫教數學,英國孩子“顫抖”了嗎?
2019-02-02 09:08 中西教育 -
辰山迎春花展超高顏值,名家畫作更添神韻
2019-02-01 11:15
相關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