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主導世界經貿多邊主義復興,意味著什么
最后更新: 2022-10-08 13:25:11維護多邊開放,對中國利害攸關
最后一個有趣的觀察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qū)的貿易在這次危機中變得更加區(qū)域化。雖然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出口在收縮, 但對東盟五國的出口在這一時期實際上卻增加了。
這種區(qū)域化也是一個長期趨勢的延續(xù),不僅體現(xiàn)在貨物方面,也體現(xiàn)在投資方面,甚至還體現(xiàn)在知識產權中。相比世界其他區(qū)域,東亞國家更依賴于區(qū)域內的國家。因為在這個階段,東亞地區(qū)正在復蘇和內部整合,正通過促進區(qū)域內各國之間的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需求和供給沖擊導致的東亞國家對外貿易收縮的影響。
但這確實也意味著中美經貿協(xié)議中所承諾的目標不太可能實現(xiàn),而這可能成為新一輪貿易摩擦的源頭。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可以抓住機會扭轉中美經貿協(xié)議,而不是試圖就協(xié)議目標進行艱苦的重新談判。簡言之,中國應與美國一起將協(xié)議多邊化,將基于特權提供給美國的自由化待遇擴大到世界其他國家;將該協(xié)議作為中國國內深化改革的基礎,向所有國家開放市場。
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符合中國的最大利益——它有可能將中國的GDP增長率提高0.5個百分點,也能為東亞地區(qū)的GDP增長率貢獻0.5個百分點。這樣也可以使中國掌控局面,并恢復與其利益攸關的多邊開放。
建黨百年:擴大對外開放(上海自由貿易區(qū))。圖源:視覺中國
魏尚進:中國采取基于多邊主義的戰(zhàn)略有利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利益,但不一定符合美國的利益。這可能會影響到對中美關系的管理。那么在多邊關系和中美關系方面我們應該如何權衡?
阿迪特雅·馬度:相比中國奉行的多邊自由化,美國從中國市場的特權準入中獲益更多,但我認為中國可以完全掌控局勢。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經過一系列重大的變革和開放,已經成為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開放的國家。但中國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農業(yè)方面,金·安德森和比爾·馬丁已經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正在重蹈工業(yè)國家的覆轍——從對農業(yè)征稅轉變?yōu)殚_始補貼農業(yè),對農業(yè)部門的支持越來越大。我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系統(tǒng)性扭曲。
此外,在服務業(yè)方面,雖然中國已經有了很大的動作,但根據(jù)目前披露的信息,無論在保險業(yè)還是銀行業(yè),外企在其中一些領域的市場份額仍然相對較小。在電信領域或者在基于互聯(lián)網的服務領域,外企的市場份額仍然受到限制。
還有一個大問題是,在整個服務領域,牌照都是核心。不僅在中國,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如此。雖然在貨物貿易中基本上已經不需要許可證了,但如果想成立一家銀行、電信公司或牙科診所,還是需要牌照。所以我認為,中國許可證分配上的自由裁量仍然是一個問題。中國在多個領域對外資都有明確的限制。例如在電信領域,仍然對外資所有權有限制。在法律服務和金融方面雖然有了進一步開放的舉措,但還是有一系列的限制。不過,從中國與美國起草的協(xié)議還是可以看出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行動方向。
我對跨度兩百年的貿易進行了長期觀察,圖中的黑色細線顯示了英國所占的份額,黑色粗線顯示了美國所占的份額,虛線則代表了中國所占的份額。當我們回顧貿易體系演變的歷史,會發(fā)現(xiàn)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陰霾掩蓋了一些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英國交易份額的變化和政策立場的變化。
19世紀40年代前后要求中國開放港口時,并沒有要求與中國進行排他性的貿易,而是要求中國向全世界開放。這是一段英國自信滿滿、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歷史,這是所謂的“不列顛治世”時代。英國宣稱其實行“自由貿易帝國主義”, 不但自己開放,也會迫使其他國家開放,而不是尋求排他性的安排。這種對開放的多邊主義的承諾在19世紀90年代受到歡迎,當時德國和美國開始迎頭趕上。
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英國議會關于英國的知識產權被盜取的敘述。在當時的賓夕法尼亞有一位名人斯萊特,他被英國人稱為“叛徒斯萊特”,卻被安德魯·杰克遜稱為“美國工業(yè)革命之父”。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故事。
直到19世紀80年代中期,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為20%。當其份額在20世紀20年代末下降到10%以下時,英國第一次放棄了這種開放。那是帝國特惠制(Imperial Preferences)出現(xiàn)的時候,它要求殖民地給予英國獨家貿易權。這令我很驚訝,我本以為這會是整個殖民地時期的特征,但實際上卻是在20世紀20年代,當英國的統(tǒng)治地位開始下降時,它才放棄了非歧視性原則。
無獨有偶,這樣的情況與美國驚人地相似。二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超過了20%。美國發(fā)起并負責創(chuàng)建了關稅和貿易總協(xié)定和多邊貿易體系,這就是所謂“美國治下的和平”。這個體系的第一次動搖發(fā)生在日本威脅要迎頭趕上時,當時日美就自愿出口限制進行了談判。
我想說的是,這種讓步發(fā)生在特朗普政府之前,是在奧巴馬政府發(fā)起跨太平洋伙伴關系的時候,我認為這是一種現(xiàn)代版的“帝國特惠制”,其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種排他性的體系。而且我認為這恰好發(fā)生在所謂 “中國威脅”有所抬頭時。因此,這是一種歷史模式。我和鮑勃·斯蒂克揭示了這種霸權衰落是如何導致美國背叛多邊貿易體系支柱的現(xiàn)象。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中國在當前形勢下的立場。我認為中國將逐漸占據(jù)更強的主導地位。與其他主導國家一樣,維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一直與中國休戚相關,著眼未來更是如此。事實上,這對美國也是如此,但它有時在政治上是短視的。這是中國更宏大的目標,中國仍然可以從可預測的、開放的政策中獲益良多。
中國自身的改革可以成為多邊主義復興的“前期投入”,隨著其主導地位的提升,這將非常有利于中國。但中國這樣做,美國能滿意嗎?也許不會。但這么做將幫助中國掌控局面,并建立一個支持非歧視性開放的全球聯(lián)盟,也可能有助于中國抵制經濟上低效的政策選擇。
- 原標題:如何權衡多邊主義與中美關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大跌
2022-10-08 06:58 美國經濟 -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30290億美元
2022-10-07 10:50 觀網財經-金融 -
鄭州保交樓最新進展:147個停工、半停工項目,其中145個全面復工
2022-10-07 08:17 中國房市 -
自助餐廳為什么慢慢消失了?
2022-10-06 08:47 -
歐盟:2024年起智能手機使用USB-C充電接口
2022-10-04 19:2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土耳其9月貿易逆差同比增298%,通脹增83%
2022-10-04 17:30 觀網財經-海外 -
雷曼時刻?即將100%控股在華券商的瑞信發(fā)生了什么
2022-10-04 09:27 觀網財經-金融 -
北約秘書長:這事得30個盟國都同意
2022-10-03 10:09 歐洲亂局 -
前8月國企營收同比增長9.5%
2022-10-03 08:33 國企備忘錄 -
國慶度假酒店價格猛漲,你會“宅”在酒店過十一嗎?
2022-10-01 11:26 觀網財經-消費 -
央行:明天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
2022-09-30 20:40 觀網財經-房產 -
C919領證,意義有多大?
2022-09-30 18:37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胖東來也被東北農嫂“絆倒”,農產品銷售的水有多深?
2022-09-30 18:1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百度地圖切換為北斗優(yōu)先定位,新增臺北101等全景照片
2022-09-30 17:51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兩部門:售房1年內重新購房,個稅予以退稅優(yōu)惠
2022-09-30 17:09 觀網財經-房產 -
多重收費、拖欠貨車司機運費…貨拉拉等貨運平臺公司被約談
2022-09-30 14:59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胖東來召回8.5元玉米
2022-09-30 14:40 觀網財經-消費 -
這回,拜登直接點名意大利
2022-09-30 14:13 會診西式民主 -
退休潮來了,你的退休金夠不夠花?
2022-09-30 11:34 觀網財經-宏觀 -
日元又跌回144關口,可日本沒有比安倍經濟學更好的辦法
2022-09-30 10:36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