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wù)鳎阂粡堈掌诟淖冋麄€世界
關(guān)鍵字: 敘利亞難民問題歐洲難民潮原因3歲小難民3歲小難民照片小難民之死敘利亞難民難民危機也許鏡頭有著遠勝語言的沖擊力和穿透力。連日來,3歲小難民艾蘭?庫爾迪的遇難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被瘋狂地轉(zhuǎn)發(fā),轟動了全世界,甚至改變著地緣政治結(jié)構(gòu)。
土耳其多安通訊社攝影記者德米爾(Nilüfer Demir )經(jīng)過博德魯姆海灘時,拍下了這組照片:一個穿紅上衣、深色短褲的男孩被沖到岸邊,臉部朝下埋在沙中,身體不斷被海浪拍打。
小男孩名叫艾蘭·科爾迪(Aylan Kurdi),來自遭到ISIS(伊斯蘭國)武裝攻擊的敘利亞邊境小鎮(zhèn)科巴尼,為了躲避戰(zhàn)火,父母帶著他和5歲的哥哥乘坐小船,試圖穿越地中海到歐洲,卻不幸發(fā)生翻船事故,除父親逃生之外,一家四口淹死三人。
德米爾說,那時已經(jīng)無力回天,沒辦法把他救回來了。拍照初衷是想表達出男童遺體的“無聲吶喊”。
照片拍攝者德米爾
一時間,從南部的西班牙到北端的瑞典,整個歐洲陷入深深的悲哀和反思。人權(quán)觀察組織中東與北非分部官員形容這張照片“怵目驚心”。英國《獨立報》驚呼:“如果這極具沖擊力的的照片還不能改變歐洲對待難民的態(tài)度,那么還有什么能夠改變這一切?”意大利《共和國報》稱照片“令世界沉默?!?
有人把它與越南戰(zhàn)爭期間女童為躲避美軍燃燒彈而裸奔的著名照片相比,以此希望成為歐洲難民危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
1972年越南,21歲的黃幼公按下快門拍攝了名為《戰(zhàn)火中的女孩》的照片: 一名被汽油彈燒傷的越南女孩光著身子在公路上痛苦地奔跑。這張照片被認為“加速了越戰(zhàn)的結(jié)束”。
敘利亞發(fā)生內(nèi)亂以來,已產(chǎn)生難民超過300萬。據(jù)聯(lián)合國數(shù)據(jù),今年年初以來,有超過30萬人取道地中海偷渡前往歐洲,其中至少有2600人在途中命喪大海。這些難民首先逃向土耳其等國,然后再想辦法去其他國家。
但是從踏上歐洲的那一刻起,他們遇到的就是想象不到的森嚴壁壘。今年4月的海難發(fā)生后,聯(lián)合國人權(quán)特派員將批評矛頭直指歐盟,認為正是歐盟方面長期以來“不作為”,才導(dǎo)致北非“蛇頭”人販子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歐洲突然不冷漠了?
在一片祈禱聲和譴責(zé)聲中,人道主義之光再次普照,歐洲各國紛紛向中東難民敞開國門,久拖未決的敘利亞難民問題似乎因為一張照片獲得“暫時解決”。歐洲決定施行“持久的、強制性的”難民份額分配計劃,由幾個大國分攤難民配額。
德國最積極,一次性開放邊境讓兩萬余難民入境。默克爾通過與歐盟的協(xié)調(diào),將滯留在匈牙利等國的難民由歐洲多國“認領(lǐng)”,難民感激地打出“默克爾媽媽”的牌子。
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發(fā)言稱已做好準備在未來2年內(nèi)接收2.4萬名難民;卡梅倫也改變了調(diào)子,承諾未來5年英國將從聯(lián)合國難民營接收2萬名敘利亞難民;芬蘭總理甚至宣布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給難民。
難民中有大量穆斯林,但羅馬教皇依然呼吁“每個教區(qū)收留一個難民家庭”,仿佛千年的宗教藩籬被這張照片瞬間打破了。
在民間,支持難民呼聲也一下子變高。照片傳開之后,英國《獨立報》發(fā)起了一場“歡迎難民”的運動,已有數(shù)十萬人簽名;成千上萬名瑞典民眾聚集在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個廣場,高喊支持收容難民;奧地利維也納火車站,許多人拿著食物和水,為到來的難民歡呼;慕尼黑的居民們用糖果和啤酒給了難民天使般的擁抱;甚至遠在大西洋對岸的加拿大人,也上街抗議,要求政府接收難民……
善良的埃及富豪納吉布·薩維里斯(Naguib Sawiris)也看不下去了,他振臂一呼,“賣給我一個島,我還難民一個家”,他表示愿意自掏腰包購買希臘或意大利的一座空島安置難民,并將就此尋求與兩國政府磋商。
照片猶如一道“強力催化劑”,荷蘭慈善機構(gòu)一名工作人員坦言“以前,不少人對大量難民涌入感到擔(dān)心,但現(xiàn)在人們意識到必須做更多事幫助他們?!?
在這樣的氛圍下,仇視難民的人也會被萬般譴責(zé),照片一下子抬高了人道的“政治正確”,言論自由的“政治正確”也必須讓位。德國一26歲男子因在facebook留言慶祝男童的死亡而面臨最高3年的刑罰,是貨真價實的“因言獲罪”。
面對洶涌的輿情,長期干涉中東的美國想躲也躲不了。國際救援委員會和歐美其他幾家非政府組織要求,美國在2016年底前安置6.5萬名敘利亞難民。他們還號召美國政府增加接收難民的額度,從每年7萬人增至10萬人。美國國內(nèi)也有不少民眾和非政府組織向當局情愿。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zé)任編輯:張紅日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lǐng)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yīng)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yīng)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xué)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