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觀察所: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國文化革命
馬斯克、帕蘭提爾與特朗普的交匯
沒有人比埃隆·馬斯克更能體現硅谷右翼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權力的交匯。
馬斯克曾是技術樂觀主義的象征,如今卻成為一個兩極化的力量,與特朗普的議程結盟,同時倡導一個不受政府約束的未來。
接管推特(現為X)時,馬斯克采取了嚴厲的管理方式,通過一封“岔路口”電子郵件要求員工絕對忠誠。這種態(tài)度延續(xù)到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他領導了效率措施,包括一項全政府范圍的買斷提議,被視為忠誠度測試。
馬斯克的愿景是無拘無束的市場和火星雄心,而特朗普則把復興美國過去的民族主義作為焦點。雖然兩人的關注點本該南轅北轍,形成對比,但因對官僚惰性和進步主義理想的共同蔑視,他們的伙伴關系竟然蓬勃發(fā)展。
馬斯克的影響力同樣超越了政策:他對X的控制重塑了數字話語,放大了右翼聲音,同時限制內容審核,與這場文化運動推動“無摩擦信息流”的更廣泛目標一致。
由蒂爾共同創(chuàng)立、亞歷克斯·卡普(Alex Karp)領導的帕蘭提爾科技(Palantir Technologies)是這場運動的另一支柱。
帕蘭提爾誕生于網絡泡沫破裂和9·11事件之后,肩負著通過數據分析“支持西方”的使命。
卡普與尼古拉斯·扎米斯卡(Nicholas Zamiska)合著的《技術共和國》一書,呼吁復興軍工復合體,以對抗來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的“威脅”。與馬斯克的無政府資本主義傾向不同,卡普設想政府扮演積極角色,認為“更積極的政府”對于利用硅谷的潛力服務于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卡普的言辭浸透了冷戰(zhàn)自由主義,批評硅谷轉向“狹隘的消費產品”,呼吁回歸國防等“有意義的挑戰(zhàn)”?!都~約客》認為,他對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和羅杰·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等保守派思想家的引用,透露出一種后自由主義傾向,哀嘆“美國思想的空心化”和民族自豪感的喪失。帕蘭提爾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大獲成功,其股價飆升600%,作為硅谷與國家之間的橋梁角色,這讓美國的右翼議程被賦予了更多權力,也更復雜化。
如果將馬斯克、卡普與特朗普的聯盟視為一場權宜之合,他們不同的愿景,確實聯合在了進步建制派這個共同的敵人之下。
但也有跡象顯示,馬斯克的自由主義未來主義、卡普的國家中心實用主義和特朗普的民粹民族主義共存得并不融洽。畢竟從理論上說,馬斯克視員工為“可替代”的態(tài)度與卡普呼吁由共同目標驅動的凝聚力技術文化,顯然是相沖突的。
這種張力凸顯了美國這場文化運動存在的挑戰(zhàn):運動本身充滿了反政府(至少是深層政府)言辭和傾向,而實現文化和經濟目標,又需要對國家權力的依賴,在這之間需要進行調和。例如,卡普復興軍工復合體的愿景,就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而馬斯克和蒂爾則主張拆除官僚結構。運動在影響特朗普政策方面有不少成功,如教育削減和反DEI措施,但其長期連貫性仍不確定。
商業(yè)模式:硅谷右翼在文化戰(zhàn)場的弱點
社交媒體平臺曾被譽為賦權的工具,如今已成為美國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戰(zhàn)場。
Meta、谷歌和X等公司運營的社交媒體平臺,算法優(yōu)先考慮用戶參與度(點擊、分享等),而不一定關注內容的真實性,又缺乏中國那樣的監(jiān)管治理,導致虛假信息廣泛傳播。
Facebook曾在2012年進行秘密的“情緒操縱實驗”,故意調整用戶新聞推送內容,以觀察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狀態(tài)。2017年緬甸種族滅絕事件中,Facebook被用作煽動暴力的工具,而X在埃隆·馬斯克接管后減少內容審核,進一步放大了極端觀點的傳播。
這些社交媒體平臺還通過大規(guī)模收集用戶數據用于精準廣告(包括瀏覽歷史、位置、個人偏好等),構建了龐大的商業(yè)模式。用戶數據成為商品,公眾同意只是事后考慮。在Facebook早期(約2004年),扎克伯格與朋友的即時消息對話“他們‘信任我’。傻瓜” 記錄了他對哈佛學生信任Facebook并提交個人信息的嘲笑,成為硅谷技術官僚傲慢的象征。
在他們的對手進步建制派看來,硅谷“威權技術官僚主義”的心態(tài)是這樣的:他們將自己置于道德和民主約束之上,追求規(guī)模和利潤優(yōu)先于公眾福祉。科技精英以啟蒙價值(如自由、進步)為名,實際上推行一種反民主、反自由的意識形態(tài)。
要在文化運動中完成公共話語的塑造,商業(yè)模式的道德問題注定要被對手逮住,這是硅谷右翼的原罪,也是意識形態(tài)交鋒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硅谷精英追求利潤,追求個人私欲的極致是對永生的個人追求。蒂爾對冷凍技術和抗衰老研究的投資,以及他承認“我的錢無法做到的事情太多了”,都揭示了一種信念,即技術可以超越人類局限,包括死亡。
這種技術烏托邦主義,與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等同行的信念一致,創(chuàng)造了一種悖論:一方面為精英提供無限進步的愿景,同時又對民主社會持反烏托邦觀點。
支持者贊賞這場運動重塑美國的社會規(guī)范,優(yōu)先考慮效率和利潤,是捍衛(wèi)精英治理的文化勝利。反對者則放大硅谷對隱私的侵蝕、數據的武器化以及對異見的壓制。
斯洛博迪安稱硅谷右翼這場文化運動的方式反映了對民主的“深刻宿命論”。在《裂解資本主義》中,斯洛博迪安分析了全球范圍內試圖逃避民主約束的“市場激進主義”現象(如自由貿易區(qū)、離岸金融中心)。他認為,硅谷右翼運動是這一趨勢的延伸,試圖通過技術精英的控制和國家權力的選擇性使用,創(chuàng)建一個資本至上的社會。
結語
特朗普開啟關稅戰(zhàn)令全世界震驚,一個對外咄咄逼人的美國可能掩蓋了另一個對內問題叢生的美國。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能否重塑世界經濟令人懷疑,而美國內部的政治和社會已經在面臨事實上的深刻重塑。
從蒂爾對特朗普的資助到魯福的文化斗爭,從安德森的技術樂觀主義狂熱到馬斯克的數字統(tǒng)治,這些人物利用他們的財富、智識和平臺挑戰(zhàn)現狀。他們的理念,植根于自由意志主義、新反應主義和文化戰(zhàn)爭的混合體,在一個兩極分化的國家中找到了接受的觀眾,推動了重塑教育、媒體和治理的政策。
這場硅谷右翼轉向導致的美式文化革命,面臨著不亞于關稅戰(zhàn)的內部矛盾和外部阻力,它究竟能重塑美國的未來,還是在其自身矛盾下崩潰,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目前,美國這場“爭奪國家靈魂”的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技術巨頭站在最前線,用他們的代碼和資本作為武器,投入一場他們相信只有自己能贏得的戰(zhàn)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國文化革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這0.001克,直接影響我國主戰(zhàn)戰(zhàn)機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電網與能源轉型:從西班牙停電事件看清事實與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觀察所 -
習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yè),也是年輕人的事業(yè)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國成功發(fā)射衛(wèi)星互聯網低軌衛(wèi)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國家發(fā)改委:減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進口不影響能源供應
2025-04-28 15:1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國商業(yè)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當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觀察所 -
零的突破!我國天文觀測再添利器
2025-04-27 17:01 科技前沿 -
美國自信崩塌的反應還不如德川幕府
2025-04-26 09:25 心智觀察所 -
給“杭州模式”降溫?中國目前需要“不服來戰(zhàn)”的城市競爭氛圍
2025-04-25 08:32 心智觀察所 -
第六次“太空會師”!太空全家福來了
2025-04-25 06:39 航空航天 -
“期待在太空中圓自己一個武俠夢!”
2025-04-23 11:25 航空航天 -
中國空間站要有“新客人”了
2025-04-23 09:57 巴鐵 -
神舟二十號瞄準4月24日17時17分發(fā)射
2025-04-23 09:15 航空航天 -
神二十航天員乘組公布:陳冬、陳中瑞、王杰
2025-04-23 09:12 -
關稅風暴,扯開了美國金融資本“霸權交接”帷幕
2025-04-23 08:31 心智觀察所 -
八女“狙擊”特朗普,美國關稅戰(zhàn)后院起火
2025-04-22 08:20 心智觀察所 -
特朗普“敲詐”黃仁勛,為華為獻上“助攻”
2025-04-21 16:35 心智觀察所 -
國有、私有、再國有,英國鋼鐵是怎么被自己人玩兒壞的
2025-04-21 13:44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