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如何成功部署:脫下西裝做泥腿子,還要會爬桿子
關鍵字:人工智能在安防成功部署的六要素
眾所周知,促成本輪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的三要素是數據、算力、算法;而來自最新實踐的結晶,則還要有產品、工程、方案,六要素齊備才能在安防行業(yè)持續(xù)規(guī)模部署。實驗室里的完美指標,應用中表現(xiàn)笨拙;營銷名詞很重要,但在行動落地上需要摒棄唯指標論,建立全面、體系化的工勘指導,建立有效的AI工程質量評價體系。
數據。安裝在各種場景中的安防攝像機能夠實現(xiàn)24小時×365天式的全天候的采集,可以源源不斷的輸出海量的數據形成訓練集,從這個角度來講,安防行業(yè)以數據信息量最大、數據層次最豐富的特性展現(xiàn)了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先天的優(yōu)勢。但是,2016年以前并沒有形成應用的分水嶺,原因在于算法和算力在其后的突破。
算法。早期可能核心技術突破,首當其沖的是算法,AI首先要解決準確性的問題。隨著深度學習的進展,相比傳統(tǒng)的模式識別,這一瓶頸已經跨越。圍繞著芯片和算法的討論,已經成為安防業(yè)內探討人工智能應用必備的說辭。然而基于開源的代碼和網絡架構,各家采用的芯片和算法大多類似,競爭之道在于如何在開源環(huán)境下塑造核心競爭力。
算力。GPU的出現(xiàn)把訓練過程大大縮短。在中美貿易摩擦引發(fā)“技術戰(zhàn)爭”后,芯片從原本的資本市場毒藥,變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人工智能已然成為資本泡沐的重災區(qū),真正需要填補的CPU、GPU、FPGA技術空白卻無人問津。筆者認同科普作者鐵流的評論:“萬眾創(chuàng)芯”對于解決中國缺芯的困局意義有限,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萬眾用芯”。正確的方法,也需要十年之功。
產品?;ㄊ胶鲇坪蛯崢I(yè)落地的分水嶺,做出來不難,但具備可靠、好用、便宜的特性則非常講究積累。以攝像機為例,涉及電子、光學、機械、網絡等專業(yè),僅就機械部分而言,杭州夏天公路地表溫度高達70℃,攝像機金屬護罩則可以直接攤雞蛋;在非洲因為電力供應不穩(wěn)定,又要考慮寬壓……筆者所在的企業(yè),也是在每年500萬臺攝像機的海量部署上,在不同地域不斷和老天爺戰(zhàn)斗試錯,才磨練出“精工之路”。
工程。有用戶在部署AI攝像機后,效果不良,3個月都沒有定位出原因,幾乎當做普通攝像機使用。是產品技術本身還不夠成熟么?用服現(xiàn)場排障表明,安裝的時候有40%的比例工勘流于形式,點位不符合要求。因為攝像機一般安裝在8米高的燈桿上,所以這項工作也被苦中尋樂,斷章取義戲稱作“爬桿子”。有別于電信、IT在機房內的部署,安防在采集端(即攝像機)需要適應環(huán)境天候的室外部署,爬桿子的水平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
方案。攝像機從管理、存儲,到檢索等等,都是方案的一部分。有的廠家完全靠前端智能;有的靠后端的智能,做NVR等設備;有的在存儲方面做對應的智能,對應的GPU;有的靠中心做對應的服務器的集群再去做智能;還有的通過云端來做智能……這些都可以算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有以上各部分,再加上AI六要素全面發(fā)力,最終的目的是交付給客戶的系統(tǒng)TCO要低,并且性價比是最高的,這樣的解決方案才是最優(yōu)的。
圖2:AI對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全流程的挑戰(zhàn),圖示室外和室內設備,具備AI六要素,可靠且TCO優(yōu)秀,才是好的AI部署
后記:AI部署走出實驗室 實戰(zhàn)爬桿子
安防被認為是AI落地的最佳領域,但AI在安防領域的利用率不到1%,就技術本身來說,宣傳的聲音很大,其實離落地還非常漫長,因為從科學(從0到1)到工程(從1到N)都是很漫長的。安防行業(yè)AI工程化落地的挑戰(zhàn)很大:比如在實驗室里面做一個測試,圖片質量非常高,但它只是實驗室的一種結果;在街道上條件多變、人來人往,如果圖片像素質量有差距的話,基本上連30%可用的水平都很難達到。所以從實驗室90%的水平,到克服實際場景中30%的水平,其間是一個從科學到工程的過程。這過程可能很漫長,所以AI遠遠沒有到一個非常樂觀的大規(guī)模應用的時代。
人工智能是一個好故事,但更需要務實爬桿子,看到和得到之間,有兩個字叫“做到”,做不到就是陷阱,做到了就是機會 。在產品成功的所有要素中,實戰(zhàn)中經受磨礪并快速迭代居第一位,大方向正確即可切入,剩下看迭代能力和糾錯機制。
對于產品和工程化的深度理解和實踐,是一個國家在人工智能科技發(fā)展進程中的精神氣質。在人工智能時代,能不被AI花式忽悠,實現(xiàn)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fā)展,最理性最有未來。
參考文獻:
[1]謝會斌,宇視研究院院長,謝會斌:跨越安防AI大規(guī)模落地的裂谷,億歐:2018-05-30
[2]鐵流,中國芯片發(fā)展需要“萬眾用芯” 而非“萬眾創(chuàng)芯,科工力量:2018-07-03
[3]Raj Reddy,圖靈獎得主,Raj Reddy:不存在通用AI,但未來會出現(xiàn)超智能,新智元:2018-06-09
[4]張鵬國,深圳安防展淺見一二三,宇視科技微信號:2017-10-31
標簽 人工智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最后更新: 2018-09-20 07:47:05
-
一箭雙星 北斗首次裝載國際搜救組織標準設備
2018-09-20 07:40 航空航天 -
暴風集團扣非凈利銳挫6017% 股權悉數凍結馮鑫正“通盤考量”
2018-09-20 06:35 -
焦點分析 | 美團點評到底值多少錢?
2018-09-19 23:02 大公司 -
黃章:魅族16X OIS鏡頭成本好幾百元 很多旗艦機都沒有
2018-09-19 22:57 手機硬件 -
英偉達 RTX 2080/RTX 2080 Ti首發(fā)評測
2018-09-19 22:32 -
上海警方:竊取華住旗下酒店數據信息嫌疑人已被抓獲
2018-09-19 20:02 依法治國 -
青春不是減配!小米8青春版亮相 華為P20要哭了
2018-09-19 18:10 手機硬件 -
虛假宣傳對手 法院二次責令泰迪熊移動向小源科技道歉
2018-09-19 17:04 商業(yè) -
阿里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稱兩三年內要打造真正量子芯片
2018-09-19 15:08 大公司 -
科技早報|文章《誰在殺死騰訊》被微信提示標題夸大誤導
2018-09-19 11:45 -
美媒:與中國比高鐵,我們簡直第三世界
2018-09-19 10:52 美國一夢 -
萬元新iPhone降價賣,賣家照樣賺錢,為何?
2018-09-19 09:18 蘋果新“品” -
華為輪值CEO胡厚崑:5G落地后會比4G安全一倍
2018-09-18 16:43 IT新浪潮 -
三星在天津投資30億人民幣擴產MLCC
2018-09-18 16:32 大公司 -
SpaceX繞月飛行首單旅客: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
2018-09-18 15:36 航空航天 -
哈啰CEO楊磊談改名:短期看我們像滴滴,長期走的路不同
2018-09-18 15:22 -
臉書加強審查 并設置“人權專員”
2018-09-18 15:06 美國政治 -
中國制造趕德超美的秘密在這!德勤中國智能制造深度報告
2018-09-18 14:30 -
科技早報|二維火:美團涉嫌破壞系統(tǒng)已立案 周一中概股多數下跌
2018-09-18 09:37 -
我國科技期刊尷尬:一二流投國外,三四流投國內
2018-09-18 07:53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