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禁忌的吊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最后更新: 2022-07-14 09:53:52陰魂不散的李登輝,與美國的警惕
安倍生前打臺灣牌的性質(zhì)是借力使力,以反華前驅(qū)的姿態(tài),鉆臺海問題的空子,誘導美方對日松綁,實現(xiàn)國家正?;c擴軍。
因此,美日關系的升溫,并不代表安倍親美,實情正好相反,他想趁美國走下坡路,正對中國崛起驚疑不定時,掙脫美方對日本的管控。而在目的達到前,必須做足親美姿態(tài),印太戰(zhàn)略,便是安倍對美國下的藥。
這想法其實來自于李登輝。
根據(jù)《李登輝秘錄》作者何崎真澄的說法,李登輝與安倍晉三的關系有如“師徒”,李登輝2010年時鼓勵安倍晉三“再當一次首相”,并建議他修憲、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加強日本自身的嚇阻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2年后,安倍重回首相官?。?年后,日本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6年后,安倍宣布“自由開放的印太”戰(zhàn)略(FOIP),此概念隨后獲特朗普政府青睞,為禍至今仍“方興未艾”。一切都仿佛在按照“巖里政男”的毒計走。
最后一步,便是修憲。安倍雖沒能在生前完成此愿,但按近日的選舉結果來看,日本修憲已勢在必行。
李登輝與安倍(資料圖/臺媒)
修憲、擴軍、減少對美依賴,日本右翼就快完成最后幾塊拼圖了。安倍遇刺身亡后,這股勢力是借此得以加速達標,還是自此失去推力,端視美國如何處理日本修憲后的可能暴沖。
日本擴軍,美方樂見,但若日方有意降低對美依賴呢?事涉美國大戰(zhàn)略,答案很難簡化。從美國對臺灣強力支配的跡象來看,此時此刻,美方亦會強化支配日本的力度,而不會坐視日方脫離掌控。
這便是為何,日本修憲,美方態(tài)度始終諱莫如深。畢竟,安倍這一年來大力鼓吹美對臺政策應轉為“戰(zhàn)略清晰”,甚至主張將臺灣納入“美日安保”,觸動華盛頓敏感神經(jīng)。
不過,上述簡略分析,適用于以前的美國;現(xiàn)在的美國,已不好說會不會繼續(xù)延續(xù)正常的戰(zhàn)略軌道。
拜登團隊內(nèi)部在對華政策上,已經(jīng)分成兩派,而來自日本的外部干擾對民主黨政府是加分還是減分,就看哪一派得勢。觀察點,就看對華關稅的最后定論。
李登輝路線,是對內(nèi)部操弄民粹催生安全恐懼,對外部采取欺騙與迷惑的策略,安倍算是實踐得很徹底。
重點在于,日本右翼在本質(zhì)上就不是親美的政團,甚至具有危險性,美國政界精英其實也清楚。安倍遇刺身亡,美方恐怕是皮哭肉不哭,因為日本增加軍費的趨勢幾已確定,若美國決策還維持正常軌道,接下來就是防止右翼走得太遠。
換言之,安倍完成了美方的愿望,自己的愿望則未完成。但李登輝陰魂不散,日本增速右傾,恐也回不了頭。
臺日的禁忌關系,與“臺獨金孫”
“禁斷”在日文中通常指不倫的關系,中文意思是“戒絕”。本文提到這個詞,有時是中文意思,有時是日文意思,讀者可自行意會。
從中日關系著眼,在建交50周年的當下,日本——尤其是右翼——與“臺獨 ”長期的暗通款曲,是“禁忌關系”,也是應該“禁忌”的行為,因為它是區(qū)域動蕩的暗流,是和平土壤里的地雷。
對兩岸都有歷史糾葛的日本,最不應該觸碰臺海問題。其一,相較于美國在此議題上的投鼠忌器,日方更容易因自認有靠山而誤判形勢。
再者,現(xiàn)在的美國,政策缺乏穩(wěn)定性,尤其在對外政策上,一夜翻轉也不奇怪,阿富汗、沙特、以色列、委內(nèi)瑞拉等都是顯例。但是,日本長期一黨執(zhí)政,政策一旦拍板,變更就不太容易,“發(fā)夾彎”更是罕見,所以日方的重大政策變化,向來深為周邊國家所警惕。
三者,現(xiàn)代日本民意雖以和平為主流,但沒有人會低估其民族性“盲從”的那一面。以精英意向馬首是瞻的社會,以及與政府關系緊密的媒體,很容易催生鷹派“寧為玉碎”的集體意志,而不像美國內(nèi)部有強大的分歧因子。
因此,日本打臺灣牌,比美國打臺灣牌更危險。安倍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就是在利用臺灣將中美卷入無盡的爭端,好讓日本“主權復興”。
賴清德是臺灣“皇民代表”、“臺獨金孫”、右翼寶貝,掌門人橫死街頭,臺灣堂口之堂主自然要奔喪。只是,臺日乃禁忌關系,岸田首相雖“一咬牙一跺腳”放行,卻仍得要求賴以“私人行程”掩人耳目,“賴金孫”卑屈嗎?一點也不,皇民對日本卑屈是本分,被召喚即是榮耀。
資料圖來源:臺媒
截至目前,賴清德仍是最被看好的下屆島主,但其右翼色彩如此濃厚,美國始終對賴不放心,因此未來是否有變,值得觀察??梢源_定的是,美國支配臺灣的力度會逐漸加大,應不會樂見日本右翼給賴清德壯膽,再唱一次“務實的‘臺獨’工作者”。
為了讓美國放心,賴清德暫時禁忌了“獨言獨語”,在蔡英文的陰影下茍且求存。安倍之死,恐讓賴分外忐忑,因為右翼進入重新整合階段,在美國監(jiān)視下,興衰未卜。
與賴形同陌路的蔡英文,一旦發(fā)現(xiàn)皇民勢力自此走頹,或嗓門突然拉高,接班人很可能就不會是賴清德,因為蔡深知美國與日本右翼的抵觸。
總而言之,日本政情發(fā)展,一時半刻仍會處于撲朔迷離狀態(tài),賴清德的動態(tài)也是觀察指標之一。
賴清德的前任陳建仁,最近才加入了民進黨,外界一般解讀,這是蔡英文在接班人問題上的活棋,因為美國一直對賴清德有所疑慮,而面目模糊的陳建仁,才是“戰(zhàn)略模糊”的首選。
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也有可能會將“節(jié)制日本右傾”作為對華談判的籌碼,“不節(jié)制”雖是昏招,但這屆美國政府已使不出什么好招,且難以低估民主黨人的非理性激情,誰知會不會“一咬牙一跺腳”,就放飛日本了。
未知數(shù)增多,安倍遇刺身亡,不是好消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首輪投票:他得票最高,兩人出局
2022-07-14 09:42 不列顛 -
武契奇:塞爾維亞走“歐洲道路”,也與中俄保持友好
2022-07-14 09:06 -
克羅地亞將于2023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qū)
2022-07-14 08:57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又一次!美國特勤局成員在耶路撒冷襲擊女性,被遣返回國
2022-07-14 08:37 美國一夢 -
特朗普和馬斯克嘴炮戰(zhàn)開啟
2022-07-14 07:55 -
朝鮮承認烏東兩地獨立,烏克蘭宣布斷交
2022-07-14 07:31 烏克蘭之殤 -
拜登稱美國保留對伊朗動武的選項
2022-07-14 07:24 -
美國新增感染194123例,死亡877例
2022-07-14 07:24 美國一夢 -
歐盟同意不再阻礙俄貨物中轉過境,立陶宛讓步
2022-07-14 07:02 烏克蘭之殤 -
烏糧食出口問題四方會談就多項問題達成一致
2022-07-14 06:46 烏克蘭之殤 -
朝鮮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
2022-07-13 23:2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聲稱伊朗將向俄提供無人機?伊朗、俄羅斯否認
2022-07-13 23:12 伊朗局勢 -
美媒:斯里蘭卡總統(tǒng)或于今晚從馬爾代夫前往新加坡
2022-07-13 22:58 -
俄對外情報局長:波蘭想“肢解”烏克蘭,計劃暴露緊張了
2022-07-13 22:47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加州對槍支制造商出手,但…
2022-07-13 21:58 美國槍擊案 -
拜登落地以色列,伊朗“狠話”先行
2022-07-13 21:54 美國政治 -
德國:分別從8月1日、12月31日起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石油
2022-07-13 21:45 歐洲亂局 -
白宮剛打完“預防針”,美國6月通脹數(shù)據(jù)“破九”
2022-07-13 21:30 美國經(jīng)濟 -
菲外長稱南海仲裁案裁決是“最終裁決”,中方回應
2022-07-13 21:24 南海局勢 -
美將在太平洋地區(qū)新設兩個使館,中方回應
2022-07-13 21:02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