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青林:看臺灣媒體評論“李明哲案”真是捉急
關鍵字: 李明哲案臺媒臺海關系蘋果日報維權蔡當局【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葉青林】
關于李明哲在大陸被調查的事情,已經在島內紛擾了幾天,昨天國臺辦正面回應,更讓這件事成為今天各大媒體的頭條。梳理一下臺灣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挺讓人覺得智商捉急的。綠營的評論就是他們慣常攻擊大陸的那些套路,什么“民主無罪啦”、“大陸霸道,強制壓人啦”、“要大陸給個說法”諸如此類。
其實昨天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的回應已經說的很清楚,李明哲被拘捕是因為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對于不講理的評論我也不太想評論他們,這些說辭,講真,連臺灣老百姓都已經騙不過去了。
挺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一群民進黨的民意代表陪著李明哲的妻子開的那場記者會,他的妻子說:“分享臺灣民主經驗無罪,立即釋放李明哲”,臺灣水果X報為了配合這條報道給李妻撐腰,大標題是《野蠻中國胡扯危國安,亂抓維權臺人》,重點是還配發(fā)了李明哲臉書的一些內容,其中不乏很多極為偏激乖戾的言辭。
李明哲的妻子李凈瑜聯(lián)合了島內各大媒體造勢
該報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可以在你家自由地跳腳罵你,也可以在你家肆無忌憚地“維權”嘛。不過也許他們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邏輯有著“神助攻”的效果,這些言論和內容某種意義上反而為大陸抓李嫌提供更加確鑿的證據。
另外,臺灣當局和臺媒以所謂“民主”的神圣性作為論據,說服力也實在是有限。且不說在今日的歐美,無論從理念還是實踐層面,“民主”的光環(huán)日趨暗淡,屢屢成為被反思的標靶。就連臺灣標榜的民主最基本的“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基本精神,也有漸漸成為“少數綁架多數”的嫌疑。
在“民主”在臺灣屢屢被當做黨爭工具的當下,“分享臺灣的民主經驗”這一修辭可以說有一定的滑稽感。 再回想今天用好幾個版面聲援李明哲的水果X報在“港獨”活動中的作為,他們寫的這一切不僅可以作為呈堂證供,還能讓兩岸網友提供不少飯后的談資。
李明哲(資料圖)
聯(lián)合報的頭版評論說,這是“兩岸諜報,恐怖平衡”,前一段臺灣當局不是說有5000“共諜”在臺灣嗎?還大張旗鼓抓了一名大陸籍學生,現在抓李明哲應該是大陸在報復,這樣的想法似乎過于器小了。它高估了臺灣的“爆點”效應,也低估了大陸的格局。
《旺報》對此事的報道
我倒覺得聯(lián)合報的另外一篇評論和旺報的一篇評論顯得理性一些,也指出了問題的關鍵。聯(lián)合報的文章標題是《逮李明哲 北京警告NGO工作者,李明哲踩到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的紅線》,旺報的標題是《活躍維權NGO,李明哲或踩大陸紅線》,兩篇文章都詳細解釋了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今年元旦開始施行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辦法》,旺報的報道說,該法賦予公安機關執(zhí)行的權力,根據這個法條設立的公安部國保局,其主要職責就包括“打擊對國家進行顛覆滲透破壞活動的境外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臺獨勢力等”。
聯(lián)合報的報道也指出根據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任何被懷疑有涉嫌“危害國家安全、顛覆政權、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的NGO組織活動,將被要求停止或驅逐出境。大陸公安機關可在“尚不構成犯罪下”,對NGO人員處以最多十五天的拘留,也可對境外人士驅逐出境。兩篇文章都分析,根據李明哲家人目前透露他去大陸的目的,以及他的臉書內容和過往跟大陸相關人士的接觸談論內容,尤其是綠營媒體和政治人物聲援他的理由,都完全符合這個法律里面的相關條文。
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29日首度證實,日前在中國大陸失聯(lián)的民進黨前黨工李明哲,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已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說實在的,現在一些NGO組織,早就脫離了NGO字面本身的“非政府”的意義,不少類似的組織以“非政府”作為遮掩,實際上是在進行一些桌面上不可言說勾當,“香港占中”以來的一系列“港獨”活動中那些NGO的身影,臺灣的一些NGO和所謂“民運人士”的勾勾搭搭,以及大陸一些刻意煽動打著“維權”旗號的反政府活動,早已經像退去的潮水一樣,讓大家看清了一些NGO的真面目。
旺報今天的觀點文章也點出了另外一個重點。他們認為,這個事件值此兩岸冷對抗敏感時機,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僵局遲遲無解,李明哲入境大陸后失聯(lián)已超過10天,國臺辦才首度證實李明哲涉案接受調查,而此前臺灣?;鶗讶劝l(fā)函給海協(xié)會,但大陸方面依舊是“已讀不回”。大陸以此顯示出兩岸在沒有共同政治基礎下,蔡當局面對處理類似案件,只能是捉襟見肘,這正是凸顯了兩岸缺乏溝通的斷線危機。事件一開始一些綠營人士就開始用各種手段理由栽贓大陸,不惜以“出賣”李明哲的方式來聲援李明哲,恰恰反映了臺灣當局處理這種“斷線危機”的無力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