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媞:扯出“中共殖民”論,起底“港獨”的新陰謀
關鍵字: 香港本土港獨分離主義解殖本土派自從今年香港發(fā)生“旺角暴亂”后,中央就將這場“本土主義”運動定性為“分離主義”,而隨著本土派組織“本土民主前線”(“旺角暴動”主要發(fā)動者)發(fā)言人梁天琦受邀于4月底前往印度達蘭薩拉演講,香港的“本土主義”正式加入國際“反共、反華”的隊伍。
香港這波以“本土民主前線”為代表的新世代本土派靠組織街頭暴動出名,并吊詭地在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取得不俗成績,大搖大擺進入公眾視野,而眾論者在討論這種“本土主義”時,只著重討論其政治影響力,很少追問其形成和興起的原因?;闹嚨氖?,梁天琦此次在印度演講并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時,以“殖民”形容中央對香港的管治,并聲稱主張“獨立建國”是香港加入世界范圍內的“解殖運動”,此謬論一出,眾論者竟一時間無法對香港“本土主義”的此番進化做出反應。
梁天琦的這次演講之所以非常重要,在于“本土”的論述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走到黔驢技窮的地步,以“獨立建國”而不是“本土主義”為實際政治訴求的本土派不得不尋找新的論述框架,以便繼續(xù)動員群眾?!氨就痢弊鳛橛懻撓愀蹠r政的視野,其適用范圍和動員能力是有極限的。
從梁天琦的言談中不難看出,所謂反抗“中共”對香港的“殖民”,似乎為本土派提供了新的論述空間,這也是本土派在9月份立法會選舉文宣的主要方向。盡管如此,“本土”威力尚在,“本土派”還想要繼續(xù)攫取“本土概念”,持續(xù)獲取商業(yè)價值。我們可以分別從“本土”的商業(yè)價值在文化戰(zhàn)場的影響力和“反抗中共殖民”在意識形態(tài)戰(zhàn)場的影響力這兩個層面入手,了解香港“本土主義”的最新情況。
梁天琦
借低劣舞臺劇 散播“白色恐怖”
香港本地劇團“醉岸居制作”出品的實驗舞臺劇《案件編號:D7689》之前在香港牛池灣文娛中心公映,劇本講述10年后的香港,屆時已變成“中國香港市”,作惡多端的女市長賈昭賢(廣東話“假超然”的諧音)被一班抗爭者試圖審判,建立公平民主新制度。
“D7689”最初是馬拉松選手的編號,后被網(wǎng)民利用D7的粗口諧音,影射取得選舉委員會689票當選的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天則成為實驗劇團“醉岸居制作”的劇名。和電影《十年》雷同,《案件編號:D7689》“取材荒謬的現(xiàn)實”,用抗爭者包圍遮打道、神秘“七警”被暗殺等,令觀眾聯(lián)想到高鐵追加撥款繞過財委會直上立法會、“普教中問題”、“雨傘革命”和期間爆出的“暗角七警”事件。該劇的演員們也大多參與過香港的社會運動,按照演出者自己說的,他們皆參照現(xiàn)實中的政客和社運領袖來詮釋角色:“高度寫實,就是為了讓觀眾覺醒?!?
這樣一出極度政治化的舞臺劇,也是深諳政治宣傳的套路,主創(chuàng)人員熟練地利用《蘋果日報》、《明報》和網(wǎng)媒,將自己打造成遭受政治打壓的“受害者”,增加舞臺劇的話題性,千方百計進入公眾視野。4月22日公映期間,該劇導演兼編劇馮振宇(Oscar)向媒體投訴,稱向地政處申請在港島路旁懸掛標有“D7689”的宣傳橫額,但地政處拒批,并以“白色恐怖”將此形容為政府的政治審查。
實際上,該劇早在今年3月已向地政處提出在全港18區(qū)懸掛橫幅宣傳的申請,那為何導演選擇在公映期間公開表示對地政處的不滿?除了吸引公眾眼球之外,也達到先聲奪人,在現(xiàn)實層面繼續(xù)攻擊孱弱的特區(qū)政府的效果。然而,特區(qū)政府的工作部門也確實漏洞百出,先是地政處職員指劇團不是非牟利注冊團體而拒絕其申請,但另一方面康文署卻因應劇團是非牟利而提供場租減免。
不過,回到這出舞臺劇的動機,作為一部標榜“取材荒謬的現(xiàn)實”,帶有明顯“政治立場”,并且嚴重影射特區(qū)政府最高負責人的舞臺劇,主創(chuàng)人員稱自己受到“政治打壓”實在有點邏輯混亂。相反,該劇對香港十年后那些不負責任的想象和預言,不正正在向全體香港人散播“恐懼”?就像他們的宣傳語:“殺死一個人,叫罪犯;殺死一座城,叫政治”。誰殺死了香港?誰來清算散播恐懼者正實施的“白色恐怖”?
《案件編號:D7689》海報
“和臺灣一樣”
但很不幸地,暫時還沒看到能與這類不斷散播恐懼的文化現(xiàn)象相抗衡或對話的力量出現(xiàn)。這里的抗衡是說,即便心懷不滿,也絕少人能解釋為什么香港會出現(xiàn)《十年》、《案件編號:D7689》、《亂世備忘》等一系列文化產(chǎn)品,可如果不能解釋出現(xiàn)這類文化現(xiàn)象的原因,也就意味著我們便找不到批評或評論的焦點。即便我們用“分離主義”、“港獨”等方便操作的語境對這類文化現(xiàn)象進行批評,但也始終不痛不癢,說不到位。
這種尷尬的場面,并非香港獨有。不知讀者是否還記得,臺灣“獨派”導演魏德圣備受爭議的幾部影片,像《海角七號》、《KANO》、《賽德克巴萊》,都被不少文化評論認為是“媚日”或“美化殖民”。而魏德圣2014年接受訪問時,稱打算投資3億拍“臺灣三部曲”,講述臺灣被荷蘭占領時期的故事,似乎還沒有下文。盡管不少臺灣學者對魏德圣影片刻意強化與殖民者的“牽絆”不能茍同。但這種不認同,依然無助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電影?我們應該如何回應這類文化現(xiàn)象?應該在哪種視野之下討論港臺兩地的文化現(xiàn)象的異同?
之所以提起幾年前臺灣出現(xiàn)的這類姑且稱作“獨派”的電影,源自臺灣的朋友得知香港電影《十年》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時,除了說一句“和臺灣一樣”,就沒有了下文。當他們通過媒體看到香港今年大年初一發(fā)生“旺角暴亂”,得知是“本土派”人士所為,也是一句“和臺灣一樣,香港怎么也扯本土了?”然后便沒有下文了。
港臺兩地的路真的會越走越相似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弄清楚港臺兩地的歷史,特別是同作為中國割讓給別國的殖民地,兩地的殖民歷史的異同何在?這種討論是幫助我們認清兩地社會“回歸”/“光復”后卻離中國越來越遠的關鍵,這個問題非本文的篇幅能討論清楚。筆者姑且提出倡議,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討論,這個問題與中華民族的復興息息相關,我們必須將這兩段歷史研究透徹。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評論 62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評論 49“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122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5最新聞 Hot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特朗普又開火:她必須立即辭職!
-
特朗普竟稱“比比是戰(zhàn)爭英雄,我也是”,美媒:???
-
“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nóng)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wǎng)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