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燕菁:建議盡快兌付政府社會欠款
最后更新: 2025-01-16 17:33:34【文/趙燕菁】
在廈門,一位企業(yè)家無奈賣掉自己的房子。去年,土地市場遇冷,政府已完工項目的款項結算陷入停滯。為按時給員工發(fā)放工資,這位企業(yè)家只能將房產(chǎn)抵押獲取貸款。
然而,政府的欠款遲遲未能兌付,最終他只能賣掉房子來償還債務。一旦公司倒閉,按規(guī)定還需支付N+1的員工遣散補償金。公司里許多員工已跟隨他多年,工作年限超15年的不在少數(shù),這筆費用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且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資金來源。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此前,李稻葵的一項估算顯示,地方政府延遲或未支付的款項,直接與間接相加,占GDP的10%,總額超過10萬億!如此龐大的款項未能及時兌付,眾多企業(yè)將面臨經(jīng)營困境,就像廈門這位企業(yè)家的公司一樣。
這些企業(yè)在經(jīng)營上并無過錯,卻因政府款項拖欠,面臨難以熬過當前難關甚至倒閉的風險。若宏觀政策制定者低估企業(yè)流動性危機的緊迫性,極有可能導致中小企業(yè)出現(xiàn)大面積倒閉潮。而對于已經(jīng)倒閉的企業(yè),即便投入大規(guī)模的救助資金,也難以挽回局面。
資料圖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海峽城市研究所建議,應在春節(jié)前以最快速度剛性兌付各級政府的應付賬款。具體操作方式為:央行通過地方銀行,依據(jù)合同直接承兌政府的所有欠款,涵蓋欠企業(yè)主體、個人主體(例如公務員、教師、警察等)的款項,無論金額大小,應兌盡兌快兌。
此項兌付以向市場注入緊急流動性為目標,不附加其他條件,僅要求地方政府對合同進行背書,確認合同真實性,從而將地方政府的項目款拖欠轉化為對央行的負債。
相較于 “直升機撒錢” 給居民的方案,這一舉措向市場緊急注入流動性的渠道更清晰、更純粹,引發(fā)的爭議最小,且實施速度最快。春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消費季,如此能有效提振市場,為兩會營造良好的經(jīng)濟繁榮預期。一旦這筆巨額資金流入市場,企業(yè)利潤和家庭收入會即刻增加,政府稅收也會隨之增長。
鑒于當前較低的融資成本,新增稅收超過利息支出的可能性較大,從宏觀層面來看,央行的負債不會成為壞賬。與其他救市措施相比,該措施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見效快,能為后續(xù)陸續(xù)出臺的重要政策爭取時間。
海峽城市研究所建議,將這一舉措納入落實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提出的 “全方位擴大內需為今年首要任務” 的 “超常規(guī)” 政策之中。目前,市場各界都在期待兩會推出更具力度的政策。但即便有超預期的政策出臺,許多中小企業(yè)可能也無法堅持到政策落地生效。
面對這一危局,不少經(jīng)濟學家提議政府采用 “直升機撒錢” 的方式,向居民大規(guī)模發(fā)放消費券。但海峽城市研究所認為,從以往部分地方推行“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消費的情況來看,這類一次性的刺激措施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因為企業(yè)明白,這類手段只是一次性的,僅能用于清理庫存,無法帶來新增需求。
將地方政府對社會的債務轉移至央行,并非單純救助地方政府,而是通過央行資產(chǎn)負債表的擴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銀行的核心職能之一便是 “創(chuàng)造” 貨幣。降息、降準雖能增加 M2 貨幣供應量,但只是增加了銀行的 “貨幣庫存”,只有通過信貸投放,才能將貨幣真正注入市場,形成有效的市場供給。
地方政府將對市場的債務轉變?yōu)閷ρ胄械膫鶆?,表面上債務總額并未增加,但在此過程中,能幫助銀行將庫存貨幣轉化為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而只有真正流通的貨幣,才能有效擴大內需,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
央行支付的款項轉為政府對央行的負債后,可由央行成立專門的資產(chǎn)公司,與政府逐項進行債務追討。這一舉措既能維護地方債的信用(地方債信用是極為寶貴的資產(chǎn)),又不會免除地方政府的責任(地方政府仍需對央行負債)。
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內需,不僅在法律層面維護了社會秩序,在分配層面也不易引發(fā)爭議,其效果遠優(yōu)于無差別發(fā)放消費券。海峽城市研究所判斷,趕在春節(jié)消費高峰前大規(guī)模兌付政府欠款,既能極大地提振市場信心,也能更顯著地拉動內需。
最后,談一談擴大內需的問題。
海峽城市研究所發(fā)現(xiàn),目前多數(shù)政策聚焦于政府如何支出(如各類補貼、減免、獎勵等),卻較少關注資金的來源。從宏觀層面來看,擴大內需的資金來源遠比資金去向更為關鍵。如果資金來源于財政,那么無論發(fā)放多少資金,都難以帶來新增消費,最多只是消費的轉移;而如果資金來源于金融領域(國債、股市、房市等),則能夠帶來新增內需。
也就是說,只有當資金來源于債務端的擴張時,貨幣總量才會增加,進而產(chǎn)生新增內需。資本市場的擴張對內需的影響遠比政策制定者所認為的更為深遠。
例如,若給每位居民發(fā)放1萬元,14億人就需要14萬億。若這筆錢從政府財政支出,政府就不得不削減其他部門(如教育、社保、國防等)等額的開支,社會總需求并不會發(fā)生變化;但如果用這14萬億購買股票,股票價格可能會漲至2萬元甚至更高。將1萬元股票發(fā)放給居民,政府賬面上仍持有1萬元資產(chǎn),而發(fā)放給居民的1萬元股票則來自新增的財產(chǎn)性收益。
雖然這只是一個假設案例,但充分反映出同樣是 “直升機撒錢”,財政發(fā)錢和金融發(fā)股對消費的拉動效果存在顯著差異。前者只是一次性工資收入,后者則相當于國家給每個家庭注資。
- 原標題:建議盡快兌付政府社會欠款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冶 
-
中國股市要漲,必須堵上這三大“漏洞”
2025-01-16 17:21 問診2025中國經(jīng)濟 -
美方傳來好消息,抖音概念股集體走強
2025-01-16 15:32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阿里巴巴入股人形機器人企業(yè)星動紀元
2025-01-16 13:50 阿里帝國 -
《王者榮耀》鴻蒙版上線,支持120幀高刷
2025-01-16 13:14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微信支付存漏洞?騰訊回應用戶被異地刷臉支付成功
2025-01-16 11:45 -
2024中國手機市場:vivo第一,華為增長37%,蘋果大跌17%
2025-01-16 11: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美國首次將中國大模型公司列實體清單,智譜回應
2025-01-16 09:59 美國政治 -
美國出臺禁令圍堵中國自動駕駛產(chǎn)業(yè),中國如何應對?
2025-01-15 20:54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無人機也開始卷“折疊”了,大疆正在努力破圈
2025-01-15 18:28 無人機 -
小米進軍韓國,硬剛三星?
2025-01-15 18:10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黃仁勛已抵達深圳,將參加英偉達深圳分公司年會
2025-01-15 15:4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三星的三折疊要來了?韓媒曝產(chǎn)量約20萬臺
2025-01-15 15:20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不到空客一半?波音飛機交付量下滑35%
2025-01-15 14:45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字節(jié)跳動2024獎學金公布:清華北大等八院校15名博士獲獎
2025-01-15 14:24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松下撤回對OPPO和小米訴訟
2025-01-15 13:34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Steam平臺2024年游戲數(shù)量激增,低質作品泛濫成災
2025-01-15 12:55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上海:今年增長5%左右,經(jīng)濟規(guī)模邁入5萬億元
2025-01-15 11:50 觀網(wǎng)財經(jīng)-宏觀 -
CEO趙明離職?榮耀稱消息不實
2025-01-15 11: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股價年漲幅達489%,寒武紀去年預虧超3.96億
2025-01-15 10:28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聯(lián)想印度高管:計劃將當?shù)禺a(chǎn)量翻倍
2025-01-14 21:20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