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松、銘陽:媒體制造焦慮,二胎時代學位到底緊張不緊張?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42:11【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常松、銘陽】
日前,又到了新一年中小學學區(qū)學位資源公布與調整的階段。多地公布發(fā)出預警:2023年中小學學位吃緊。從一線城市的廣州、深圳到周邊的東莞,以及省會城市成都、南昌,乃至于某些縣城都出現(xiàn)了學位吃緊的情況。
學位預警,意味著預期的學區(qū)生源數(shù)量超出了學校的接納能力。隨著主流媒體的關注到:在今年的新聞中,廣東、浙江多地出現(xiàn)學位緊張。廣州一地,幾乎全市市轄區(qū)都出現(xiàn)了學位預警。成都的主城區(qū)各區(qū)也都出現(xiàn)同樣情況。學位緊張情況,在近年來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愈發(fā)嚴重。
而今年又面臨二胎入學潮,有媒體就直接發(fā)文提問:“二胎兒童”將迎“入學潮”,中小學學位卻緊張,“入學難”如何解?這讓大家很容易將學位緊張與二胎政策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抱怨:基礎教育問題都沒有解決,大家還怎么敢響應政策生二胎?
其實,學位緊張早已是老問題,每一年都會帶來一波對于“學區(qū)”的焦慮。如今,對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追逐已經從“學區(qū)房”,向更廣泛的意義上發(fā)展——在地域上,生源越來越向教育資源好的大城市集中,伴隨人口遷移和城鎮(zhèn)化進程,基礎教育學位資源的滯后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問題。而且,從近幾年開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是一年一度的話題。
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節(jié)奏,在每一年的春天都會對于本年度的各學區(qū)的擬入學新生情況進行摸查。在實際操作中。對于學位緊張的問題,各地不僅僅是簡單地發(fā)出“紅色預警”,還會詳細列出各地區(qū)的學位情況。
上圖為東莞市于發(fā)布的各街鎮(zhèn)學區(qū)劃分的情況梳理,其中明確提出了學校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人數(shù)時的處理方法,以滿足學區(qū)內的學生能夠就近上學。
廣州市海珠區(qū)也對生源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起始年級學位安排政策,穗籍適齡兒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擁有學校地段100%房產權屬并入戶入住,且學位未被占用的(同父母的適齡兒童除外),按照房產擁有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入學,直至招生計劃錄滿,超出招生計劃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安排入學。房產擁有時間以不動產權證書登記時間為準。其他情況由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安排入學。
由此政策細節(jié)可見,戶口所在地和房產所在地都成為了決定孩子上學的主要判斷依據?!皯艨凇迸c“房子”這兩方面恰恰是中國城鎮(zhèn)化的重要象征性指標。
城鎮(zhèn)化,已經是學位緊張的最主要誘因,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資源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后于城鎮(zhèn)化所帶來的的人口增長速度。
在東莞人才引進的報道中,提出了用3-4年時間增加100萬名本科以上學歷人才,但是2023年一年籌集保障住房及其學位的數(shù)量,卻比引進人才的年平均值少了兩個數(shù)量級??梢韵胍?,引進人才主要依舊依靠市場解決住房問題,隨之而來的便是子女上學問題。
早在2020年,東莞市就發(fā)出了學位預警。當時政府就計劃未來三年,東莞將增加15.68萬個公辦中小學學位。然而到了三年后的今天,可以從東莞市在2月公布的學位信息來看,相當部分學區(qū)學位依舊緊張。這也意味著,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公辦學位嚴重不足,導致公辦學位不能滿足全部戶籍生入學需求。
為何已經開始“大補”學位,依舊難以扭轉局面?
把時間再往前兩年。2018年2月,東莞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今后東莞市將取消積分制入戶,實施“兩個五年”入戶條件。持東莞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且累計時間滿5年,或在東莞市正常參加社會養(yǎng)老保險且累計時間滿5年,都可以入戶東莞。在新的方案實施后,東莞將放寬八類重點群體的落戶限制。這使得這個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外地人大于本地人”的倒掛東莞,一夜之間迎來了大批已經扎根東莞多年的“新東莞人”。
然而,隨著大批戶口遷入東莞,莞籍適齡學生上學就成為了一項剛需。
筆者對話的一位學生家長就講述了自己家的情況:母親今年40多歲,在四川南充的一個村里出生,后來到東莞工作,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兩個小孩:大兒子去年高三畢業(yè),在東莞私立學校就讀;小女兒初二,東莞公辦初中就讀。她從自身經歷來說,原來她上學的時候,每個村里都有學校,后來人口越來越少,村里就沒有學校了,就幾個村合并,再后來合并的村學校也沒有了,就要去鎮(zhèn)里讀書。再后來,來鎮(zhèn)里讀書的人也少了,又匯集到縣里讀書。
在她的圈子里,由于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更傾向于讓孩子能夠在父母身邊到城市讀書。在過去戶口門檻比較高的時代,父母很難獲得東莞戶口?,F(xiàn)在,戶口放開之后,轉為“城里人”是一個家庭的重大轉變。孩子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資源,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就讀于本地的中小學。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珈媛 
-
習近平:中塞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正在徐徐展現(xiàn)
2024-05-08 18:33 觀察者頭條 -
為防攀比,學校擬統(tǒng)購600元一雙的運動鞋?校方回應
2024-05-08 17:06 -
福建艦首次航行試驗現(xiàn)場視頻來了!
2024-05-08 15:53 中國海軍 -
年輕干部妄想賭球“一夜暴富”,巡視期間仍頂風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風暴 -
近月“第一腳剎車”!嫦娥六號順利進入環(huán)月軌道飛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國海警艦艇編隊今日在我釣魚島領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釣魚島持久戰(zhàn) -
廣西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國 -
“中國或支持特斯拉測試無人駕駛出租”
2024-05-08 08:51 觀網財經-汽車 -
中國新型儲能開啟“黃金賽道”,直接推動超千億元投資
2024-05-08 07:56 能源戰(zhàn)略 -
有自媒體賬號仿冒國安與粉絲互動,國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國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門附近海域依法開展常態(tài)執(zhí)法巡查
2024-05-07 22:34 兩岸關系 -
警方通報:無業(yè)男子發(fā)表“辱華”言論并編造公職人員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國 -
云南鎮(zhèn)雄致2死21傷案嫌犯已落網:被抓時手中還拿著礦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國 -
中國央行連續(xù)第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2024-05-07 20:42 觀網財經-金融 -
全球首次!中國團隊利用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鎮(zhèn)雄警方通報醫(yī)院持刀行兇案:2死21傷,嫌犯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國聯(lián)通原總經理李國華一審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風暴 -
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局長凌成興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風暴 -
云南鎮(zhèn)雄發(fā)生一起惡性傷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傷亡
2024-05-07 14:19 -
一次掛號管三天,江蘇省率先施行
2024-05-07 11:02 醫(yī)療改革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55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5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