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端洪:解讀修憲
關(guān)鍵字: 十九屆二中全會公報2018修憲中國憲法修改陳端洪 訪談問:“避免制憲權(quán)大規(guī)模出動的兩種方式分別是合憲性審查和修憲,修憲是在無法依靠解釋解決問題的時候進行,那么合憲性審查作為修憲的前置是否可能?為什么偏愛用修憲而非合憲性審查?
答:這個問題有點依賴西方憲法發(fā)展模式。首先,我要交代一句,合憲性審查的功能不僅僅是憲法變遷。不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論證其必要性。
憲法變遷,究竟用什么模式?是修憲好還是合憲性審查好?或者說,窮盡合憲性審查,不得已再修憲是否應(yīng)該是一個普遍的模式?我有兩點看法,可能會遭到很多學者的反對。
一個是,我認為窮盡合憲性審查,不得已修憲是普遍的原則。第二個是,這個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奉行,只是方式有別、程度有異,一些國家沒有合憲性審查的概念與專門機制。在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實行革新,都會有人問這是否與以往的做法或者原則相違背,中國話叫是否有違祖制。合憲性審查走的是形式主義法治的道路,這意思是說,有一套程序、有法律推理的形式。這是成文憲法以后出現(xiàn)的,相對于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政治爭論模式是一個發(fā)展。
中國為什么沒有走向合憲性審查為主的模式呢?這與中國憲法的特點有關(guān)。學中國憲法,如果只了解憲法文本,甚至只關(guān)注其中的規(guī)范性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認識到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是第一憲法原則,必須了解黨的領(lǐng)導(dǎo)體制。這一部分內(nèi)容,我稱之為政治憲法。建立合憲性審查制度,要解決幾個問題:誰來審查?審查誰?以什么為標準?中國如果發(fā)展合憲性審查,必然采取獨特的模式。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法意讀書”,觀察者網(wǎng)已獲授權(quán)轉(zhuǎn)載)
- 原標題:陳端洪:解讀修憲|法意·訪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新聞 Hot
-
三權(quán)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