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中國需要艦載四代戰(zhàn)斗機嗎?
關鍵字: 國產(chǎn)艦載四代機FC31四代機上艦采用推力轉向之后,就有了像蘇-57那樣的三軸轉向還是F-22那樣的二元轉向的問題。三軸轉向與飛控的整合更靈活,但二元轉向的雷達和紅外隱身性能更好,后體阻力更小,“吃”推力也更嚴重。中國已經(jīng)在殲-10B上試驗推力轉向,走的是三軸轉向的技術路線。
《航空知識》上發(fā)布的中國矢量噴管照片(局部)
“超級鶻鷹”比殲-20更依賴先進大推的另一個原因是正常布局的超音速升阻比較低。無尾三角翼和鴨式布局的超音速升阻比高,這是殲-20在使用推力不足的過渡型發(fā)動機也能達到超巡的重要原因。但“超級鶻鷹”沒有了這根拐棍,超巡就要靠實打實的推力了。這也是“鶻鷹2”超巡和航程難以兼顧的間接原因,即使先進中推能把“鶻鷹2”推進超巡,較大的阻力也將使油耗較高,限制了超巡的使用。重型的F-22尚且有航程短板,中型的“鶻鷹2”要超巡而且沒有航程短板,這才叫反常即妖呢。只有重型戰(zhàn)斗機更大的機內燃油系數(shù)才能在保證有意義的超巡時間的情況下,達到足夠高的航程和留空時間。
“超級鶻鷹” 的氣動外形也不宜在從“鶻鷹2”簡單放大。即使是正常布局,超巡要求也與艦上起飛、著陸要求有所沖突。洛克希德在向美國海軍提議海軍版F-22時,改用變后掠翼,就是為了大大提高低空低速狀態(tài)下的升阻比。相對于F-35A,F(xiàn)-35C的機翼翼展和翼面積增加,前緣后掠角減小,也是這個道理。蘇-33相比于蘇-27增加了鴨式前翼,依然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殲-15繼承了這個設計。
“超級鶻鷹”要上艦,同樣繞不過低空低速升阻比這個坎?!俺夲X鷹”不能再走三翼面的道路,不管是從隱身還是超音速升阻比出發(fā),這都是不可接受的。但蘇-57那樣的可動邊條-進氣口上唇是一個思路。這相當于鴨翼,增加可控的渦升力;但可融合為邊條,降低巡航阻力。當然,這要求進氣道完全重新設計,可能不能繼續(xù)使用現(xiàn)在的蚌式進氣口了,也不能簡單采用加萊特進氣口。不光有激波系管理問題,還有邊界層分離問題,可能可以借鑒YF-23的做法,但這是題外話了。
“整架飛機都是升力體”的蘇-57
另一方面,采用全動雙垂尾,可以降低垂尾高度,減輕重量,降低阻力,縮小側面雷達投影面積。如果沈飛對先進飛控有足夠信心,甚至可以考慮把雙垂尾與平尾融合為V形尾,相似于諾斯洛普YF-23或者洛克希德“第六代戰(zhàn)斗機概念”的樣子。不過這要與機動性和著艦時的可控性綜合考慮,畢竟適合艦載使用是“超級鶻鷹”的亮點和準生證。
如前所述,“超級鶻鷹”高度依賴先進大推,因此在先進大推成型之前,過早上馬的意義不大。而且時間不是“超級鶻鷹”的主要敵人。
殲-20是中國隱身戰(zhàn)斗機的開路先鋒。殲-20的研發(fā)、制造和使用經(jīng)驗非常寶貴,更重要的是打造了完整的技術體系和供應鏈,“超級鶻鷹”可以從中得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超級鶻鷹”在殲-20之后交替發(fā)展,有利于循序漸進,互相借鑒,實現(xiàn)中國航空的整體可持續(xù)發(fā)展。
如果艦載四代上馬,成飛肯定會參加競標,這就要看沈飛是否能充分發(fā)揮正常布局和艦載機經(jīng)驗的優(yōu)勢了。沈飛應該有信心。競爭是好事,不應該畏懼,應該擁抱,在競爭中重建輝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寶辰
- 最后更新: 2018-04-11 11:33:12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