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梅狐貍:像《清平樂》那樣還原宋代,對劇組來說究竟難不難?
真實的古代就必然不討喜么?
早年很多劇粉用來自我辯護的理由往往就是,還原歷史就不好看了,真實的歷史肯定看不習慣。近年已經(jīng)有不少劇前來打臉,證明只要設計師夠厲害,這些都不是問題!
如果還原歷史那么有意義,能為影視劇增添質感,也可以正面宣傳,那為何不把服裝造型設計的崗位撤掉,直接換一些歷史專家?雖然現(xiàn)在很多影視劇并不能體現(xiàn)出來,但服裝造型設計更多是在做視覺傳達上“翻譯”的工作。以口紅為例,明明看起來顏色只差一點點、質感也只差一點點的色號,上唇以后整個精氣神都不一樣了,這些看起來細微的調節(jié),就是設計師應該做的部分?!度畿矀鳌烽_頭周迅的長絲巾就讓許多人高呼不適應,但在外銷畫里這樣的造型是常見的,只是外銷畫的生產基地在廣東,那里的旗人比較少,畫家不一定見過真實穿戴的形象,加上生產出來的銷售對象又是外國人,繪畫時便只考慮了畫作整體的效果。設計師選取這段進行還原,“翻譯”難度自然就是成倍增加。
(《如懿傳》截屏)
(外銷畫)
大多數(shù)服裝造型師對于真實古代現(xiàn)于熒幕這件事自身也是抱有懷疑態(tài)度的,其一是因為設計師并無歷史學習基礎,對古代的理解并沒有比普通觀眾深,其二是人們總是更偏向于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體現(xiàn)自己的崗位價值。
《清平樂》的劇情進行到后面就出現(xiàn)了好幾個夸張而古怪的發(fā)飾,就目前的反饋而言不僅令人費解,而且也不討喜。如果真要找一些文物資料的出處,其實也能找到,只是不會再像前期宣傳的那些,具有那么高的相似度了。這些頭飾,更像是設計師在看過一些資料后,基于自己總結的服飾規(guī)律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由于資料不像參考答案那樣一一對應,很多時候都需要設計師在符合規(guī)律的體系內加以發(fā)揮。而《清平樂》這部分的“作答”,顯然并不能拿到好的分數(shù)。
(《清平樂》劇照)
究其緣由,設計師先是在女裝部分“拆毀”了宋代原有的體系,在劇中大量使用了以往古裝劇的戲服套路,這本來就和本劇的復原基調有些格格不入了,將這些古怪發(fā)飾加上去以后,觀眾甚至一時間無法判斷設計師的意圖:究竟是致敬歷史,還是古裝新腦洞?但一部影視劇所塑造的世界,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玄幻的,它本身須是一個讓觀眾信服的世界,這部分的“創(chuàng)作”顯然就背離了禮服部分的努力,好像兩個世界的人物。所以,不一定是設計師的審美不符合觀眾,而是這種觀影時的割裂感讓觀眾感到了不適。
這種心態(tài)之下,就會產生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無關緊要的配角因為沒有花費多少設計心思,反而更質樸更貼合歷史?!段淞滞鈧鳌返姆b都可以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可見觀眾的心理多么難以捉摸?!肚迤綐贰穼m中侍女就出現(xiàn)了好幾個取材晉祠圣母殿的形象,比如發(fā)型,比如發(fā)冠,這些都很有宋金時期的特色,原本沿著這一方向是有可能像禮服一樣既有鏡頭效果,又有宣傳賣點的,可惜還是錯過了。
(《清平樂》截屏)
(晉祠圣母殿雕塑)
理想狀態(tài)是先認知再設計,而不是冒然在一知半解中做主觀成分多的設計。然而影視劇的制作周期和資本逐利的態(tài)度,并不會留出足夠多的時間給設計師去學習消化,很多設計師在平時也并沒有積累這方面知識的覺悟。因為服化道不討喜而挨罵的影視劇很多,但是因此而“飯碗”受到影響的卻不多,工作人員們當然也就沒有這個動力給自己額外增加一門學習課程了。
制作一部還原歷史的古裝劇到底難不難?要看如何去做這件事。很多人會覺得,還原歷史那一定很貴吧?其實影視劇要做的只是能看到的部分,以現(xiàn)在的工業(yè)水平,以影視劇的投資,成本占比并不大。與其說有財力上的壓力,不如說有觀念上的阻礙吧。于正從一個拍古裝劇就被嘲笑的人,到如今彷如標桿的存在,他只用了一兩部劇,可見只要執(zhí)行力到位,其實并不難的。而且不論是否真的貼近歷史,觀眾想要的只是視聽享受,以及一些談資。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臺灣,“統(tǒng)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2019-12-11 07:16 臺灣 -
日本二戰(zhàn)航母“赤城”“加賀”號殘骸被確認
2019-10-22 10:27 -
4K修復版《開國大典》10月18日全國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國電影 -
反擊“中國人種西來說”,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關于這支軍隊的史料甚少,但英雄與犧牲的故事動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陽首次公布“日軍制造平頂山慘案”歷史檔案
2019-09-19 07:42 國家公祭日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