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wèi)·羅伯遜: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最后更新: 2020-04-26 08:06:34“許多人在分享信息時可能已經知道信息有誤”,彭尼庫克說。也許人們的大腦過于關注所分享的信息是否能夠獲得點贊或轉發(fā),信息的準確性反而被忽視了。“社交媒體在信息的準確性方面并不存在激勵機制,它只關心人際互動,它只在這方面存在激勵機制”,彭尼庫克說。
此外,一些人認為自己可以轉嫁責任,他們希望讓其他人自己來判斷信息的正確與否:許多人在分享一篇文章時都會在前面加一句“我不知道此文所說的是否正確,不過……”之類的話。他們也許認為,整篇文章中一定有某處會對別人有價值,即便其他地方有不實之處,那也不會造成什么危害。因此可以說,人們的動力在于分享本身,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分享行為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危害。一些人在分享關于新冠肺炎療法或政府掩蓋疫情真相的文章時只關心所分享的內容在社交媒體上能獲得怎樣的反應,他們忽略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文中提到的內容都是真實的嗎?
對下意識反應的克制
心理學理論指出,一些人天生地比其他人更善于克制自己的下意識反應。這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何一些人對假消息有免疫力,而另一些人則沒有。彭尼庫克等研究人員使用所謂的“認知反射測試”對此進行了研究。為了理解這一測試的原理,我向讀者提出如下問題:艾米麗的父親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四月(April),二女兒叫五月(May),那么小女兒叫什么名字呢?你的回答是六月(June)嗎?許多憑直覺作答的人都會給出這個答案,然而正確答案其實是艾米麗(Emily)。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作答前你需要停下腦中所有的思想并努力克制住自己最初那個來自直覺的想法。“認知反射測試”并不是測試人們的智商如何,智商是人們使用智力進行嚴肅的分析性思考的能力,而“認知反射測試”測試的其實是你克制最初直覺的能力。那些從不克制直覺想法的人一般被心理學家稱為“認知守財奴”,因為有足夠心理力量的他們從不使用這種力量。“認知守財奴”經常陷入認知誤區(qū)當中,而且他們對信息和假消息的理解也會受到影響。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彭尼庫克發(fā)現那些在“認知反射測試”中得分較低的人對新冠病毒假消息的分辨能力也較差,他們大多相信這類假消息而且很愿意分享出去。
北卡來羅納州杜克大學的馬修·斯坦利(Matthew Stanley)也報告了人們在面對“新冠病毒騙局論”時表現出的類似的心理特征。有大約13%的美國人相信“新冠病毒騙局論”,他們認為新冠病毒并不存在,這將大大降低人們對衛(wèi)生消毒和社交隔離等措施的支持度。“13%這個比例已經足夠高了,新冠病毒會因此暢通無阻,很快傳遍全美國”,斯坦利說。
阻斷假消息的傳播
即便非常聰明而且曾受過良好教育,許多人還是習慣于僅僅從表面對事物作出判斷,對這一情況的了解有助于我們切斷假消息的傳播鏈。鑒于“當思維過程流暢無礙,我們就不會太傾向于提出質疑”,辟謠者應該盡量避免用語過于復雜。辟謠者應該通過盡可能簡單的語言來介紹真實情況,如使用圖片和圖表等,以降低人們對文字的理解難度。僅僅抱著讓人們接受的心理把事實列出來是不夠的。
如果可以的話,辟謠者應盡量避免重述假消息的內容。這樣做將讓人們對假消息更加熟悉,進而增強其在人們眼中的“真實性”。當然,并不是每次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不過辟謠者至少應讓正確的信息比假消息更多地被人們看到和聽到,只有這樣,正確的信息才能在人們心中牢牢扎根。正是出于這一原因,我在寫作本文時從未提到“新冠病毒騙局論”的具體內容。
在網絡上,我們應做到盡量與一篇文章的內在情緒保持距離并對其事實基礎給予更多關注,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應將其轉發(fā)出去。文章內容是道聽途說還是有科學依據?文章內容與既有信息是否矛盾?是否可追溯到文章的最初來源?作者在行文中是否曾犯下常見的邏輯錯誤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些才是我們在分享一篇文章之前應該提出的問題,我們不應只是關心獲得多少“贊”或者別人是否會認為此文有用。此外,在更寬泛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這種思維習慣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也是有好處的。
彭尼庫克還建議社交媒體平臺應通過一些相對直接的干預手段來培養(yǎng)平臺用戶對信息的辨識力。他在實驗中發(fā)現,要求平臺用戶對一篇文章內容的準確性進行打分可以讓用戶在閱讀其他文章時也能更多地進行批判性思考,用戶們對文章內容真實性的辨別能力也獲得了提升。在實際操作中,社交媒體平臺可以提醒用戶在分享前應思考一下分享的必要性。這種做法仍有待完善,需對此進行仔細的實驗。當然,沒有一種方案是完美的。
正如我們對疫情的阻擊一樣,我們也需要對危險的、對生命造成威脅的假消息的傳播進行多層面的打擊。隨著疫情日益嚴重,每個人都應行動起來封堵假消息的傳播。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20年4月7日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大衛(wèi)·羅伯遜:為何聰明人也會相信新冠疫情謠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馬力 
-
不干領導的事卻要領導權,這誰能接受?
2020-04-26 07: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國家杜馬獨聯(lián)體事務委員會主席確診
2020-04-26 07:39 俄羅斯之聲 -
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確診
2020-04-26 07:24 俄羅斯之聲 -
“零確診,我們要感謝中國”
2020-04-26 06: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24小時新增超4.2萬例,累計933050例
2020-04-26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印尼巴厘島旅游業(yè)遭滅頂之災
2020-04-26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批準3種新冠測試盒:為大規(guī)模檢測降低標準
2020-04-26 06:0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對“中國血統(tǒng)”,英國情報機構也魔怔了
2020-04-25 21: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BBC記者建議到非洲試驗疫苗,網民炸鍋
2020-04-25 20: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確診破90萬例,死亡超5萬
2020-04-25 20: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約翰遜兩難了:想對華強硬,還想要口罩
2020-04-25 20: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軍機被曝本月第12次在臺灣周邊飛行
2020-04-25 16:37 中美關系 -
華春瑩:瞧瞧,這劇本!
2020-04-25 16:16 美國一夢 -
特朗普被曝欠中國銀行巨額債務
2020-04-25 16:11 美國政治 -
美國對瑞德西韋試驗或提前出結果
2020-04-25 14: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為5萬美國人死亡負責嗎?特朗普這么回
2020-04-25 14: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朝鮮內閣總理金才龍赴多個單位實地考察
2020-04-25 13:18 朝鮮現狀 -
“病毒從歐洲傳入紐約州,非中國”
2020-04-25 11: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全美病死數超5萬,多州:復工
2020-04-25 10: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黑龍江新增本地確診1例 新增俄羅斯輸入病例1例
2020-04-25 10: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