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線思維沒啥,就是想和你分享點看法
-
年邁父母照料難題,帶薪陪護假能緩解焦慮嗎?
傳統(tǒng)家庭養(yǎng)老模式難以為繼,而社會化養(yǎng)老體系尚不完善,子女陪護假的制度化,成為填補“責任真空”的重要嘗試。[全文]
-
2035年達到月均600元?農(nóng)村養(yǎng)老金政策該如何落實?
倘若按照每人每月增加400元的標準來實施,每年新增的支出可能將超過5000億元。屆時,地方財政的負擔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全文]
-
50%上職高?擴大高中學位供給能否打破“分流困局”?
擴大高中學位供給并非簡單的“數(shù)字游戲”,而是對教育公平與質(zhì)量的雙重考驗。[全文]
-
低齡化犯罪趨勢上升,家長該承擔多大責任?
低齡犯罪趨勢愈演愈烈,是應該進一步確認“分級追責”還是加強“家長連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路在何方?[全文]
-
“趕緊發(fā),不然孩子就大了”,育兒補貼能挽救中國生育率嗎?
雖然各個國家的國情有所區(qū)別,但根據(jù)不同國家的經(jīng)驗,可以看出:若想突破生育率的制約問題,可能還是需要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才行。[全文]
-
雷軍:“我本人也是受害者?!盇I換臉擬聲亂象該如何整治?
許多人都會被極為逼真的AI創(chuàng)作所影響和誤導,而這一定程度上會對被創(chuàng)作對象的權益造成侵害。就像此次提出建議的雷軍,便是AI換臉的典型受害者。[全文]
-
漸進式延遲退休,怎樣安排比較合理?
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區(qū)分對待,分步實施。[全文]
-
滲透率首破50%!新能源車未來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車?
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新能源汽車2015年的銷量占比僅為1%,2019年也僅為5%。[全文]
-
允許干部職工積累假期,兌換小長假輪休?
獲得高贊的評論建議先落實雙休。[全文]
-
生兒子才能分地,是高彩禮的根源?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新中國成立那么多年了,封建思想的遺存還會那么重嗎?后來我調(diào)研后發(fā)現(xiàn),為什么很多人一定要生兒子,他們會說‘因為生兒子有地分’。”[全文]
-
反對學生逢雨雪停課?有意讓孩子“吃苦”的教育思想過時了嗎?
“現(xiàn)在的學生,一下雪就不上課了,就在家待著了。他們過得太舒服了,干什么都太easy(不費勁),人太easy是不行的?!?a href="/politics/2024_03_07_727523.shtml">[全文]
-
為提升生育率,將法定婚齡降至18周歲?
若對比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男性22歲、女性20歲的法定結婚年齡確實偏高。但降至18周歲,就能扭轉不斷下跌的生育率?[全文]
-
放寬35歲就業(yè)年齡限制,從公務員報考開始?
“35歲之前是‘人力資源’,35歲之后是‘人力成本’。”[全文]
-
“針對6歲以下、75歲以上公民實行免費醫(yī)療”,可行嗎?
這些建議,乍看上去惠及民眾,但都指向同一問題:錢從哪里來?[全文]
-
新華社這組海外調(diào)查,揭開人權話語的“假面”與真諦
粉飾自己,是他們的特長。[全文]
-
一線教師:少上英語課?背后還有教育公平問題
如果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做好英語教育,那會說英語就不見得是高人一等、值得炫耀的事情。反而你在學校里不教或者少教英語,會導致學生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畢竟家境殷實的學生也會利用課外時間去接觸外教,提升自己??蔁o法負擔課外培訓費用的學生,又該如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