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威馬黃岡基地:老實造車的“冰與火”
-
周遠方zhouyufa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18:46(文/觀察者網 周遠方 編輯/馬媛媛)
陽春三月,河南、湖北多地飄起桃花雪,春寒料峭,一如這2023年開春的汽車市場。
從3月1日至3月31日,湖北省政府聯(lián)合東風本田、東風風神等七個汽車品牌、56款燃油及新能源車型,共同推出讓利補貼,優(yōu)惠高達4000元至90000元不等。吉林、廣東等地政府和車企迅速跟進,一時間,“價格戰(zhàn)”的氣氛被炒得火熱,然而,少量特價車被搶購一空之后,市場觀望氣氛卻變得更加濃烈。
“這是清庫存的時候才會用的招數(shù)”,在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產基地負責人看來,這樣的補貼促銷舉措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本來18萬的車,現(xiàn)在12萬就能買走,那還能再回到18萬嗎?連13萬都賣不動了”,這位在汽車行業(yè)打拼了30多年的老兵說道,“只有不打算繼續(xù)生產,只求快速賣掉存貨回籠資金的企業(yè)會這么干”。
但另一方面,這本是威馬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算準必將到來的時刻,也是多年來投入大量心血和資源為之準備的時刻。但它真正來臨時,威馬自己卻只好趴窩不動,未免讓人感慨世事難料。
“按照我們多年前的測算,新能源車需求的大幅爆發(fā)應該在2023年,我們的工廠和產能爬坡本來是按照這個時間節(jié)點規(guī)劃的,現(xiàn)在來看,這個時間點提前了一些,但大致差不多”,他表示,“本來如果順利的話,在市場變好的時候,我們的車型、產能都逐步提升,就會逐步走上正軌。”
他感嘆著:“沒想到,威馬這三年,真是什么都趕上了。馬斯克當時有‘產能地獄’,李斌曾經被稱為‘最難的人’,可能真的都必須過這一關?,F(xiàn)在,輪到老沈了?!?
黃岡威馬基地內的發(fā)那科機器人,觀察者網攝
“新勢力”8歲,疫情占3年
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一度是一眾新勢力中的“老大哥”,也是當時大批被質疑“PPT造車”的玩家中,最老實本分建廠造車的。
也正因此,三年疫情是更加“不可承受之重”。
“我們遭受了比其他新勢力更大的打擊”,威馬創(chuàng)始人沈暉對媒體表示,“2020年第一波疫情時,我們在溫州剛剛投產一年多,黃岡還在建設中。那年,中央電視臺對話了兩個疫情嚴重城市的市長,恰恰就是黃岡和溫州。
去年第二波疫情時,上海封閉,成都拉閘,我們在上海的總部和成都的研究院又被前后關停了。我們黃岡工廠是在疫情期間坎坎坷坷投產的,投產時規(guī)劃的就是15萬產能,我們只做了一年,基本只有2022年是全年生產的,也只生產了1萬多輛,在這種情況下實行閉環(huán)生產,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不造個幾萬輛車不值得這么做。
沈暉表示,從疫情對我們汽車供應鏈整個影響看,我們做了幾十年的“零庫存”,也就是日本精益管理的一種。結果在這次疫情中,庫存越低死的越慘,而管理得越不好、累積一堆庫存的反而活得很好。除此之外,另一個我們行業(yè)的說法是,很多核心的零部件體系一定是通過專業(yè)化的分工才能做得更好更專業(yè),同時成本也能通過供給多家車企而相對攤薄。但這種做法在這次疫情中也是死得很慘。
來自融資層面的困難,讓事情雪上加霜。
整個2020年度,威馬都在準備沖刺科創(chuàng)板。當時正值疫情后的全球“大放水”,市場行情非常好,無論是2019年上市的蔚來還是2020年上市的理想、小鵬都以高估值融到了大量資金。
但由于各種不受控的因素的干擾,威馬在2020年年底才完成輔導驗收。在2020年11月份,科創(chuàng)板的不確定性變強。后期威馬只得調整方向,準備向香港沖刺,這時已是2022年初,上海又發(fā)生了疫情,甚至連上市時需要放詢證函、審計到現(xiàn)場檢查都被停掉了。
對于處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階段的造車企業(yè)來說,確實需要大量的資金去投入各個環(huán)節(jié),威馬方面對觀察者網表示,“第一步沒有踩得上,后面又是全球供應鏈混亂、芯片荒;俄烏沖突導致碳酸鋰、鎳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動力電池價格暴漲;美國加息資本回流,整個資本市場流動性收緊;再加上在市場層面,新勢力要打開一片天,就要大家一起卷,蔚來和理想的財報大家都看到虧損很厲害,整個局面就變得特別殘酷”。
實體工廠變成“包袱”?
當然,如果單純強調疫情導致的融資困難,是沒有說服力的,威馬汽車全部的募資總額達230億元,其中股權融資180億元,債券融資50億元。2020年9月初,威馬更是拿到了D輪100億的巨額融資,創(chuàng)造了中國汽車有史以來最大單筆融資額,估值一度高達70億美金。
然而,威馬相較其他“新勢力”的特殊性在于,他們決定先造兩座自建工廠,這消耗了他們大量的融資資金,也勢必會擠占品牌和渠道的投入。
按照此前規(guī)劃,威馬汽車第一基地(溫州)一期工程規(guī)劃總投資67億元,規(guī)劃年產能10萬臺;威馬汽車第二基地(黃岡)工廠總投資202億元,一期建設完成實現(xiàn)年產15萬臺新能源整車制造,到2025年整體實現(xiàn)年產30萬臺整車。
威馬方面對觀察者網表示,從資金角度,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使威馬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一方面,資金投入工廠之后,就成為沉沒成本,每年工廠的折舊成本需要攤銷至每輛車的成本,在銷量未大幅提升前,加大了賬面虧損。
目前,威馬共交付超過12萬輛車,每一輛車從非攤銷現(xiàn)金消耗來算大概在6萬,這跟其他新勢力都差不多。
“蔚來雖然也是賣一輛虧一輛,但蔚來是生產多少輛,給代工廠江淮汽車多少虧損的補貼,但威馬是一次性投入了工廠。”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產基地負責人告訴觀察者網,其實特斯拉和比亞迪前期也是這么做的,通過投入大量資本的垂直整合,在這個新興產業(yè)不穩(wěn)定的市場環(huán)境中求得自身供應鏈的穩(wěn)定,從而使規(guī)模效應得以發(fā)揮,獲得穩(wěn)定的資金流,形成正向循環(huán)。
但特斯拉與威馬的區(qū)別可能在于,馬斯克是一個太會講故事的人,雖然他手上干著是最傳統(tǒng)的事,講給資本市場聽的,卻是一個性感的“科技”故事。
2020年1月8日,特斯拉市值創(chuàng)下890億美元的新高,超過通用汽車(500億美元)和福特汽車(370億美元)的市值總和,創(chuàng)造歷史。
彼時,特斯拉全年(2019年)的全球發(fā)貨量僅36.75萬輛,而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同期在美國的發(fā)貨量均超過200萬輛。
然而,對資本市場來說,特斯拉的估值邏輯在于“想象空間”,它并非作為一家“汽車企業(yè)”,而是作為一家“科技企業(yè)”而獲得高估值,而老掉牙的汽車企業(yè),按部就班的流水線生產,產量數(shù)據(jù)*單車利潤的邏輯,載不動資本的想象。
但自建工廠模式真的是一個錯誤嗎?真的未必。
“有哪個最好的工廠會幫你代工產品?”威馬創(chuàng)始人沈暉曾經如是說,“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著覺”。
在威馬方面看來,即使到今天,威馬手握的兩個工廠還是非常稀缺的資源。
“許多人從感性認識上覺得,大城市的堵車好像更嚴重了,汽車產能是不是過剩了?去年,中國生產汽車約2600-2800萬輛,但真正的需求可能不到2000萬輛,從絕對數(shù)量上來看,中國產能可能已經是供大于求了,”有資深業(yè)內人士分析,“但是從整個市場結構來看,到今天還有一大部分存量產能是比較落后的,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產能?!?
經歷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新能源對燃油車的替代正來到一個臨界點。
乘聯(lián)會公布的零售數(shù)據(jù)(狹義)來看,上汽通用今年1-2月銷量約11萬輛,去年同期約19萬輛,同比下跌44%;東風日產今年1-2月銷量約10.5萬輛,去年同期約17萬輛,同比下跌41%;上汽大眾今年1-2月銷量為15萬輛,去年同期為22萬輛,同比下滑約32%;此外,包括通用、日產、豐田等車企的銷量在1-2月都有30%以上的巨幅萎縮。
另一方面,在比亞迪的大力加持下,西安去年汽車產能突破百萬輛,一舉超越上海,成為中國新的“汽車城”,而一度有中國“底特律”之稱的武漢,因為轉型節(jié)奏的問題,已經跌到第六,帶來一系列地方財政和就業(yè)問題。
“市場正在激烈變化,一些合資工廠和國有工廠,既有資質也有大量產能,但這部分產能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這些產能既不可能立刻淘汰,也不可能馬上轉變?yōu)樾履茉串a能”,相關業(yè)內人士接著表示,“所以我們看到,新勢力還在尋求新建的工廠,因為他們手上沒有足夠的產能。如果要建設工廠的話,還是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同時還有建設和產能爬坡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所謂研發(fā),不是簡單寫個代碼,也不是簡單做一個樣車出來測試就行的,很多投產前、投產后的研發(fā)和迭代非常重要,這些都是在工廠里發(fā)生的。所以,威馬的兩座工廠,仍然是非常優(yōu)質的資產”。
“問題在于,目前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盤活它”,他說道。
- 責任編輯: 周遠方 
-
舒膚佳香皂再現(xiàn)刀片,真的是偶然嗎?
2024-05-08 17:14 觀網財經-消費 -
業(yè)績大降后,愛旭股份借道TOPCon能否自救?
2024-05-08 14:51 -
全國化布局戰(zhàn)略受阻,金徽酒突遭股東虧本減持
2024-05-07 18:53 觀網財經-消費 -
流量之外的中國家電業(yè),正在走向巔峰
2024-05-07 18:43 -
藍月亮母親節(jié)營銷“翻車”:刻板印象還是感恩表達?
2024-05-07 16:56 觀網財經-消費 -
華熙生物2023年報:研發(fā)投入4.46億,以科技創(chuàng)新打造新質生產力
2024-05-07 12:38 觀網財經-健康 -
上海、深圳、南京、武漢等超50城推房屋“以舊換新”
2024-05-06 18:21 觀網財經-房產 -
“諷日”事件引發(fā)購買熱潮,香飄飄股價漲停
2024-05-06 16:01 觀網財經-消費 -
五一檔電影市場激戰(zhàn)正酣:票房預測破十億
2024-05-01 11:04 觀網財經-消費 -
旅游市場迎五一熱潮:出境游性價比飆升,游輪回歸成新亮點
2024-05-01 10:45 觀網財經-消費 -
晨光股份陰跌背后:搶不贏的低端市場,融不進的“高端圈”
2024-05-01 10:18 觀網財經-消費 -
風雨中前行—中國鋰電產業(yè)上市公司2023年報數(shù)據(jù)巡禮
2024-05-01 10:10 -
穩(wěn)健經營,新希望地產連續(xù)六年保持“綠檔”
2024-04-30 22:48 觀網財經-房產 -
郁亮:市場有前景,社會有需求,萬科未來聚焦三大主業(yè)
2024-04-30 20:20 觀網財經-房產 -
光伏組件出貨量位列行業(yè)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凈利超70億元
2024-04-30 16:37 -
車展“魅力攻勢”背后,鋰電業(yè)近憂與寧德時代的遠慮
2024-04-30 16:37 -
元氣森林的“反腐”案細節(jié)披露,8封悔過書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觀網財經-消費 -
豪賭出首個“十億美元分子”,創(chuàng)新藥“燒錢一哥”去年凈虧67億元
2024-04-30 16:10 觀網財經-健康 -
業(yè)績掉隊,貝因美失約年度目標
2024-04-30 15:46 觀網財經-消費 -
上市首年業(yè)績變臉,“新能源園林機械第一股”遭監(jiān)管靈魂拷問
2024-04-30 12:02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