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崎一郎:中日韓關系微妙,不應強調(diào)兩國結盟反對第三方
最后更新: 2023-07-05 08:50:20【導讀】2023年7月3日,2023年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在青島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強調(diào)要通過此次論壇,發(fā)出中日韓合作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的明確信號。韓國外交部長樸振、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視頻致辭,多名來自中日韓三國的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出席論壇。
論壇舉辦期間,前日本駐美國大使、上智大學約聘專任教授兼國際戰(zhàn)略顧問藤崎一郎做了主題發(fā)言,分享他對如何加強中日韓民間交流的看法。以下為現(xiàn)場速記整理稿。
【文/藤崎一郎】
非常感謝,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特別感謝歐秘書長為籌辦這次論壇所表現(xiàn)出的領導才能,沒有她的努力我們無法匯聚到一起。我沒有任何夸大之詞,我認為她確實作出了不起的貢獻。很遺憾這次日本代表無法像上一次那樣到現(xiàn)場參會。希望下次舉辦論壇的時候,我們能夠在現(xiàn)場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我不太習慣提前兩三周去準備,以及用PPT來講稿,我的習慣是在發(fā)言前組織思路。會議主辦方要求能夠提前兩周提交發(fā)言的講稿或者內(nèi)容,希望我們能夠提供PPT、幻燈片。不好意思我沒有滿足這個要求。
我想談三點,我覺得這三點對于中日韓關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涉及到跟媒體的關系。
第一點,中日韓關系總體來說非常微妙,就像中學課堂一樣,在三個同學里面有兩個關系親密一點,另外一個就會吃醋、比較焦慮,感到自己被排除在這個圈子之外了。我覺得這種心態(tài)也有可能存在于中日韓關系之中,大家會擔心在某些問題,中韓會聯(lián)手反對日本。在政治上,韓國和日本又比較接近,大家也擔心可能會日韓聯(lián)手反對中國。我希望我們不要有這樣的想法,要始終記住三方合作的初衷。
第二點,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展望未來、向前看。之前日本的發(fā)言嘉賓表達了他們的態(tài)度,對于中韓兩國的觀點,日方也應該作出回應,我們還要教育年輕一代,讓他們牢記歷史。但也不能僅僅執(zhí)念于歷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出席2023年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 圖自:外交部網(wǎng)站
我個人覺得,中日韓三國都有責任改進自己的工作,三個國家的媒體工作者也有責任改進自己的工作,日本的媒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要光去談中韓聯(lián)合反日的這種可能情緒。
最后一點,我們要求同存異,關注大家共同的利益,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夠相互攜手合作。坦率地說,過度強調(diào)臺灣問題或者是核廢水排放大海的問題,我覺得這些話題其實不太適合放到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上來談,因為我們這個場合并沒有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更應該關注中日韓之間的共同利益所在,要對下一代人做工作,下一代的中國人、下一代的韓國人、下一代的日本人。
青年代表著我們的未來,我們要加強青年一代的三方合作,他們會是未來的領袖,包括大學生和高中生。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關注40歲以下的大學畢業(yè)生,要有些具體的方案,讓政府、企業(yè)界都能夠加強青年教育工作,加強青年的交流。這是我們?nèi)龂灿械馁Y產(chǎn)。
重復一下我剛才談的三點。第一,我們要認知到三國關系的一些微妙心態(tài),不要強調(diào)兩國結盟反對第三方。第二,要著眼長遠看向未來。第三,關注共同的利益,求同存異。
最后一點,對于我們這種非政府的合作論壇,就像所謂的記憶合金一樣,我們可以發(fā)揮的作用其實有限,有很多難題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國與國之間的問題有時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與水平,很多問題要由政府或者非政府專家來討論和解決。盡管如此,我們可以幫助三國盡快實現(xiàn)關系正常化。這是中日韓合作的價值所在。
一百多年前,東京向華盛頓贈送了一批櫻花樹,櫻花樹并沒有避免日本和美國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但在二戰(zhàn)結束后,戰(zhàn)爭結束之后的第三年,美國就舉行了櫻花公主的選美大賽。我認為中日韓的合作也是如此。剛才我說到了記憶合金,把它掰變形很快就會恢復原狀,我們應該也發(fā)揮這樣的作用,讓我們一步一步來,讓我們的工作行穩(wěn)致遠。
大家可以看到我攝像頭的背景,這是從我家看出去的實地風景,不是電腦渲染的背景。實際上,是我鄰居種植的樹讓我的背景這么漂亮,而不是我自己家的后院。這對于中日韓合作也是很有意義的。
再次感謝大家的耐心傾聽,讓我們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謝謝。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騷亂頂峰已過去,但…
2023-07-05 08:44 法國見聞 -
我駐烏克蘭大使館:要求在烏中國公民立即完成新一輪備案登記
2023-07-05 07:31 烏克蘭之殤 -
上海合作組織發(fā)表新德里宣言
2023-07-05 07:23 上合組織 -
世界氣象組織宣布出現(xiàn)厄爾尼諾現(xiàn)象
2023-07-05 07:19 極端天氣 -
外交部副部長孫衛(wèi)東:一個中國原則事關中韓關系政治基礎
2023-07-05 07:15 中國外交 -
中國科學家獲得2023年歐洲發(fā)明家獎
2023-07-05 06:49 -
“曾給我們上法律民主課的,如今陷入沉默”
2023-07-04 22:00 -
普京:中俄貿(mào)易超80%由人民幣和盧布結算
2023-07-04 20:33 -
印度“本世紀最嚴重”火車事故報告:維修時錯誤連接信號導致
2023-07-04 20:10 印度驚奇 -
歐盟外長博雷利下周訪華?我外交部回應
2023-07-04 19:42 -
伊朗成為新成員!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增至9個
2023-07-04 18:39 上合組織 -
IAEA: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符合標準,輻射影響可忽略不計
2023-07-04 18:33 日本 -
-
王志軍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正部長級),郭樹清卸任央行副行長
2023-07-04 18:30 高層人事 -
對于中方管制,日韓接連回應
2023-07-04 17:49 -
沖繩知事訪華,參觀北京琉球國墓地遺址
2023-07-04 17:29 中日關系 -
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吳紅波訪問英國
2023-07-04 17:26 中國外交 -
中國出口管制芯片重要原材料,美企坐不住了
2023-07-04 16:49 -
俄國防部:烏克蘭再次對莫斯科發(fā)動無人機恐襲,已被挫敗
2023-07-04 15:55 俄羅斯之聲 -
美英澳表示關切,外交部:不容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預
2023-07-04 15:54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