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君達:特朗普在中東莽莽撞撞,國內依舊穩(wěn)坐釣魚臺
最后更新: 2020-01-13 08:27:49【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君達】
近期美國刺殺伊朗將領蘇萊曼尼的軍事行動震動了中東乃至全世界,多處分析下來,特朗普政府的動機仍然是美國國內政治。通過擊殺一位早在美國“恐怖分子”名單上的伊朗要員,特朗普極大地刺激了其票倉選民的民族主義神經;由于伊朗在近期的熱點爭端中表現(xiàn)相當克制,美國和特朗普政府可說是以較小代價獲得了較大短期收益。
但特朗普的行動和相關言論也遭到國內反對黨的抨擊,在特朗普讓美國上下突然面臨伊斯蘭世界報復風險后不久,以佩洛西為代表的民主黨人士立即起草法案限制美國總統(tǒng)的戰(zhàn)爭權,這也有可能是繼前幾天的彈劾案后美國黨爭的“新戰(zhàn)場”。
佩洛西和特朗普,一直“相殺”不斷
但在筆者認為,除非美伊局勢由于未可知因素持續(xù)升級,近期特朗普政府在中東的莽撞行為,并不會對美國政治帶來太大沖擊。
雖然特朗普已經表現(xiàn)出在戰(zhàn)爭決策中極大的個人風險,以佩洛西為代表的民主黨很難對特朗普造成實質影響,這是由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中的幾點特征決定的:
第一,美國是總統(tǒng)制國家,總統(tǒng)是國家象征;他在頂層政客圈子里的公眾曝光度遠高于其他政客,擁有煽動公眾情緒和操縱議題的能力,即紐施塔特(Richard Neustadt)所說的說服權力(power to persuade);小布什在“九一一”后成功動員整個美國社會的參戰(zhàn)情緒,不少民主黨老人(如拜登)當年也多次站在小布什一邊授權動武。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媒體人物,特朗普更是深諳炒作之道,通過發(fā)起新議題來轉移視線、擺脫個人爭議的手法可謂爐火純青,當然不會將主動權交給民主黨的議員們。雖然特朗普作為公眾人物的形象爭議極大,他目前的主要政敵佩洛西眾議員、舒默參議員在美國民眾中評價同樣比較負面,被不少美國人視為只會內斗的“黨棍”。一旦特朗普將伊朗局勢帶來的恐懼、憤怒和民族主義訴諸公眾,任何民主黨議員和公眾人物很難在公眾辯論中戰(zhàn)勝總統(tǒng)。
第二,雖然特朗普本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已經成為皇帝的新衣,美國社會普遍預期行政團隊具有信息優(yōu)勢和專業(yè)知識,在處理棘手事件時能夠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這導致總統(tǒng)團隊在第一時間能夠占據(jù)快速反應權、決定權(speed and decisiveness)兩大優(yōu)勢。國會雖然具有立法權,卻幾乎不可能有效制止總統(tǒng)的冒險行為。
以佩洛西等人此次提出的限制議案為例,該議案針對的戰(zhàn)爭權力法案(War Powers Resolution of 1973)規(guī)定總統(tǒng)必須獲得國會的書面授權才能發(fā)動戰(zhàn)爭,但也根據(jù)處置應急事件的實際需要為總統(tǒng)團隊留了一些“后門”,例如未經國會授權的軍事行動長度不得超過60天(另有30天撤離時限),這段時間已經足夠完成暗殺伊朗將軍這類短期軍事任務。
另外雖然法案規(guī)定總統(tǒng)動用武力應提前48小時告知國會,但總統(tǒng)方面可以用“這不是正式軍事行動”為由搪塞。克林頓在北約轟炸南聯(lián)盟時期的行動、奧巴馬在利比亞的行動都招致質疑,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佩洛西目前的提案甚至沒有對戰(zhàn)爭權力法案帶來實質性影響,只是添加了一些限制特朗普的條款,即使這個提案也很可能被參議員占據(jù)多數(shù)的共和黨阻撓。
第三,美國的對外意識形態(tài)總體偏向特朗普,這是由幾方面因素決定的。首先是美國媒體對伊朗的長期妖魔化宣傳。蘇萊曼尼將軍長期在中東各路反美勢力背后活動,早在美國的暗殺名單上,特朗普的軍事行動天然會得到部分美國人支持。
其次是美國社會對共和黨的安全政策傳統(tǒng)上更加信任,目前共和黨大多數(shù)政客站在特朗普一邊,少數(shù)反對者則往往是出于個人恩怨。
再次是志愿兵役制(VAF)實施后,美國社會對軍隊專業(yè)性的高度認可,很少有政客或主流媒體直接批評軍隊;如果軍方認為某項軍事行動是必要的,美國社會不會在實質上影響軍事行動決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伊拉克一空軍基地遭8枚火箭彈襲擊 有美軍駐扎在此
2020-01-13 08:10 伊拉克局勢 -
英國房產交易最高記錄被中國人刷新
2020-01-12 21:47 不列顛 -
波音主要供應商裁員2800人
2020-01-12 21:31 波音危機 -
印度國產戰(zhàn)斗機首次成功在航母降落
2020-01-12 20:01 印度驚奇 -
又一什葉派民兵高官在伊拉克遭暗殺
2020-01-12 17:07 伊拉克局勢 -
早有準備?哈里曾幫老婆“找工作”
2020-01-12 16:51 觀網看片 -
為何飛行員沒發(fā)求救信號?烏克蘭這么說
2020-01-12 16:14 航空安全 -
中國駐韓使館提醒:春節(jié)赴韓勿帶餃子,整容要慎重
2020-01-12 16:02 中國游客 -
軍事基地槍擊案后,美國驅逐至少12名沙特學員
2020-01-12 15:51 美國政治 -
搶了4家銀行竟被“依法釋放”,美國男子一高興又搶了一家
2020-01-12 15:50 美國一夢 -
河野太郎他跳下去了!
2020-01-12 15:06 日本 -
美威脅伊拉克:若驅逐美軍,就凍結重要銀行賬戶
2020-01-12 14:38 伊拉克局勢 -
魯哈尼與烏克蘭總統(tǒng)通話:道歉
2020-01-12 14:21 伊朗局勢 -
美國務院批準向新加坡售12架F-35B
2020-01-12 14:19 新加坡 -
特朗普又來:要撤軍?先把錢付了
2020-01-12 14:04 伊拉克局勢 -
伊朗出現(xiàn)反政府示威,特朗普、蓬佩奧“齊現(xiàn)身”
2020-01-12 13:38 伊朗局勢 -
法國政府作出最大讓步
2020-01-12 11:59 法國見聞 -
“朝鮮無意再像商人那樣討價還價”
2020-01-12 11:55 半島火箭 -
默克爾晤普京:美國制裁不會影響“北溪2號”建成
2020-01-12 11:45 俄羅斯之聲 -
阿富汗美軍今年首次傷亡:路邊炸彈襲擊,2死2傷
2020-01-12 10:07 阿富汗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軍打造無人艇艦隊對抗中國,卻屢受重挫”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特朗普又開火:她必須立即辭職!
-
特朗普竟稱“比比是戰(zhàn)爭英雄,我也是”,美媒:???
-
“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