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雨子:“夠爽夠刺激”救不了國產劇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聆雨子】
近兩年中國影視行業(yè)進入相對低谷,無論電影票房還是劇集發(fā)行數,都較往年同期出現較明顯下滑,《哪吒2》這種極端的曇花一現,也很難掩蓋普遍的不景氣。
與之相對,作為新事物的微短劇,卻以其特有的結構與節(jié)奏,無孔不入滲透在公眾的日常娛樂里,完成不知不覺的異軍突起。據《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guī)模已高達504.4億元。
圖自DataEye研究院發(fā)布的《2024年微短劇行業(yè)白皮書》
傳統(tǒng)影視、新興短劇,眼見成了一組博弈對手,后者帶來的威脅讓前者慌亂、取得的收益又讓前者艷羨?!爸鲃酉蚨虅】繑n”便成了一部分影視創(chuàng)作者口中的轉型方案。
去年夏天,著名編劇于正的一段語錄廣為流傳:“很多人看不起短劇,其實這是時代的趨勢——長劇的快節(jié)奏、濃縮敘事,刻不容緩?!?
“濃縮敘事+快節(jié)奏”,核心即為“長劇的短劇化”。
公認“用短劇套路拍攝”的長劇《墨雨云間》,一度成為2024劇集市場最大黑馬。電影《默殺》則一邊被調侃“像是短視頻拼接起來”,一邊穩(wěn)穩(wěn)收下13.5億、高居年度票房第六。
剛過去的五一檔,幾部國產喜劇都被議論“笑點片段化”、“好像看了一堆短視頻”,最近熱播的大女主劇《蠻好的人生》,也在大量借鑒短劇中“無限激化道德沖突感”、“抓馬度瞬間拉滿”的懸浮敘事。
樁樁件件、毀譽參半的樣本擺放于前,不禁讓人思考:長劇真應該短劇化嗎?長劇真可以完成短劇化嗎?再進一步,短劇化之后的長劇,還有作為長劇而存在的意義和必要嗎?
這幾個問題涵蓋的復雜性,遠未到達成共識的程度。
動圖出自“用短劇套路拍攝”的長劇《墨雨云間》
長劇創(chuàng)作者:“精致化”不等于“短劇化”
如麥克盧漢所說,“媒介即信息”——內容放在什么樣的框架里講述輸出,能反向決定其本身樣貌。長短劇的差異,就是“框架”上的天然差異,故而,它們的形態(tài),注定存在不可混淆與跨越的壁壘。
網絡平臺短劇2-5分鐘一集,該時長不足以展開任何“網狀”、只能聚焦于“點狀”:自始至終圍繞一個核心事件推進,角色數目上,男女各兩人幾乎就已到達極限。
這樣的體量根本無法支撐長劇的敘事要求:開頭導入人物關系網、鋪設背景、交代來龍去脈并梳理世界觀的用時,往往已經超過一整部短劇的消耗。
在沒有可比性的地方,硬要模仿借鑒、生搬硬套,當然只會淪為邯鄲學步、飲鴆止渴。
眼下我們已頻繁看到,為追求近似短劇的強情節(jié)、高刺激、快速度、密集爽點,越來越多長劇出品方簡單粗暴地自我閹割,把完整的段落章節(jié)掐頭去尾,再逮住局部放大、加料、榨取戲劇價值,忽略一切鋪墊和邏輯,片面凸顯話題性和撕裂感,讓人物毫無來龍去脈、只負責臉譜化和標簽化的情緒,讓笑料抽象得仿佛空降的脫口秀段子,讓故事里一言不合就是殺人分尸、離婚墮胎、報仇捉奸、背德亂倫、“婆家欺負人”和“后媽不做人”、搶男人抓小三……
不少播放平臺也從旁配合,動輒以高倍速播放選項和劇透式跳看(先知道結果、或只看高潮部分)來吸引流量,一時半會兒的“帶感”倒是有了,代價卻是,長劇最有魅力的沉浸感和陪伴感,就此蕩然無存。
因為眼饞和恐懼對手,就索性上趕著把自己變成了對手。殊不知,一個人活得越不像自己,越容易被他人代替。
眼見著,上述做法的結果,多為“兩頭不落好”:
早就被短視頻鎖定的觀眾,并不因你亦步亦趨的獻殷勤,就移情別戀——畢竟,你再怎么“像”短劇,總也還不“是”短劇。
而本身具備觀影看劇習慣的那些,則讓你折騰得頭暈眼花、意趣全無——他們所看重所依賴你的東西,正被你親手丟棄。
耐人尋味的是,“短劇化”的長劇如此不討喜,“短化”的長劇,卻往往別開生面、獨領風騷。
不知各位有否發(fā)現,相比之前動輒七八十集的又臭又長成風,近年脫穎而出的高口碑爆款國產劇,還真都不怎么長:《隱秘的角落》和《漫長的季節(jié)》都只有12集,《我的阿勒泰》更是只有8集。
但它們各自故事的講述形態(tài),卻不曾按著短劇邏輯一味求快、求猛,像《我的阿勒泰》就出了名的雋永松弛、近似散文詩。
這都是長度“降級”、但質量“升級”,外觀“變短”、但內蘊“變強”的典范。
誠然,它們的成功,絕非主觀上要與短劇趨同,相反,它們遵循和優(yōu)化的,恰恰是長劇既有的路徑。但是,這里面要說一定沒有短劇的間接功勞,卻也未必。
某種意義上,正是短劇的登場和盛行,激發(fā)了鯰魚效應,倒逼了憂患意識,讓長劇陣營的有識之士,一改躺在舊日功勞簿上心安理得收租子的迂腐刻板,勇敢地掀去了注水、拖沓、散亂和暮氣沉沉。
梳理至此,一個理想答案是不是慢慢浮現:
長劇真正需要的,不是“短劇化”(激烈化、快餐化、興奮劑化),而是“短化”,確切地說,是精煉化和精致化,是提升敘事效率、裁減水戲和廢戲、用可控的人物數量講出足夠的信息量、利用剪輯技巧和更高級的編排思路、把多線敘述整合壓縮到高度統(tǒng)一的戲劇化情境內、讓一切從“緩慢”升級為“飽滿”。
短劇能為長劇帶來的滋養(yǎng)與反哺,不是在IP、制作、編劇等流程上一體拉平、向我看齊,而是更誠懇地尊重觀眾、更積極地對接時代、更由內而外地“內容為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湖北陽新一校車與重型貨車碰撞后側翻,致22名小學生受傷
2025-06-03 22:20 安全生產 -
多地宣布:公共自行車項目停止運營
2025-06-03 22:09 基層治理 -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政務數據共享條例》
2025-06-03 20:05 -
中國科學家領銜發(fā)現一顆“超級地球”!或存在碳基生命
2025-06-03 19:09 -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堅決抵制價格戰(zhàn)
2025-06-03 18:20 -
某艦艇在南海滋擾挑釁,我軍“千里眼”超預期監(jiān)控鎖定目標
2025-06-03 17:15 南海局勢 -
航行警告:南海海域有火箭殘骸墜落
2025-06-03 14:36 -
高考前、考中要注意什么?教育部十問十答
2025-06-03 14:30 中西教育 -
中央巡視期間,他主動交代問題
2025-06-03 11:24 廉政風暴 -
張雪峰自曝可能告別直播:動了太多人的蛋糕
2025-06-03 08:00 -
中央軍委原副主席許其亮逝世,享年75歲
2025-06-02 19:06 -
97人被查,41人被處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發(fā)布5月反腐月報
2025-06-02 16:21 廉政風暴 -
被臺當局威脅“處理”,旺旺中時: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2025-06-02 11:46 兩岸關系 -
中央通報2起黨員干部違規(guī)吃喝嚴重違反八項規(guī)定典型問題
2025-06-01 17:03 -
陳某、劉某某、李某某等被判刑:多次組織20余名未成年人有償陪侍
2025-06-01 11:09 -
5月31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2025-05-31 21:06 -
廣西鐘富高速發(fā)生交通事故,致3死
2025-05-31 18:29 -
痛心!一等功臣萬松因公犧牲
2025-05-31 17:29 -
河北狗王“長毛”爆火,其主人回應
2025-05-31 17:29 -
香港知名演員方剛去世,曾被稱為香港影壇“第一惡人”
2025-05-31 17:29
相關推薦 -
“美國代表團‘放鴿子’,不去印度談判了” 評論 29“特朗普傾向于烏克蘭割讓領土,而非停火” 評論 189盧拉慶祝中企開廠,內涵美歐:誰想走就走吧 評論 47美俄首腦峰會“如會”,拍完照得不到的依然得不到 評論 86最新聞 Hot
-
“美國代表團‘放鴿子’,不去印度談判了”
-
怕澤連斯基再搞砸,歐洲派“特朗普最愛的對話者”出馬
-
這次會吵嗎?他們仨又要在白宮會面了
-
“澤連斯基愿與特朗普討論領土問題”
-
“SpaceX靠美國政府合同賺錢,卻幾乎不繳納聯邦所得稅”
-
“白素貞”被聘為青城山文旅推薦官
-
李滔,跨省履新云南
-
“上海第三機場”有新進展
-
印度高官膨脹了:不想當下一個中國
-
“普特會”談近3小時未達成協(xié)議,普京:下次去莫斯科
-
新西蘭防長咋呼:中國太讓我意外了,敲醒我
-
警惕!歐盟想學美國對華打“臺灣牌”
-
特朗普搞了個企業(yè)效忠榜:看看誰最聽話
-
“普特會”釋放緩和信號,俄烏沖突離?;疬€有多遠?
-
“澤連斯基非常緊張”
-
特朗普:我打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