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巴馬深夜抵越南河內 將訪問三天
關鍵字: 奧巴馬奧巴馬訪越南奧巴馬越南越南南海局勢重返亞太22日深夜,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抵達河內,開始對越南為期三天的訪問和任內第十次亞洲之行。這是奧巴馬任內首次訪越,他也成為越戰(zhàn)結束之后第三位訪越的在任美國總統(tǒng)。
美國目前正在試圖同亞洲盟友建立關系,美越兩國間的關系也在升溫,據信奧巴馬將敦促越南支持美國領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
與此對應的是,越南希望美國解除自1984年開始實施的對越南的武器禁運。美國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德斯曾表示,美越將會討論解除禁運的問題。
訪問越南之后,奧巴馬將前往日本參加七國首腦會議,他將成為第一位訪問日本廣島的美國總統(tǒng)。
22日,奧巴馬抵達河內
昔日敵人變?yōu)樾禄锇椋?/strong>
外媒稱,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2日前往越南訪問,這是他首次訪問越南,旨在將昔日的敵人變?yōu)樾禄锇?,幫助對抗中國在該地區(qū)的日益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
據路透社5月22日報道,奧巴馬的助手表示,在嚴重撕裂美國的越戰(zhàn)結束40年后,奧巴馬是首個尋求與越南的共產黨政府加強防務和經濟合作的美國總統(tǒng)。
報道稱,奧巴馬面臨通過此行取消對河內長達32年武器禁運的壓力,這是越戰(zhàn)最后的殘余影響之一。
另據觀察者網此前援引《紐約時報》報道稱,越南政府可能考慮向美國開放金蘭灣,以此作為美國解除武器禁運的回報。
路透社稱,取消武器禁運是越南長期尋求實現(xiàn)的目標,但此舉將激怒北京。中國反感美國在中國南海局勢不斷激化之際與自己較小鄰國打造更緊密的軍事關系。但是目前沒有關于美國就此作出最后決定的消息。
報道稱,越南的人權紀錄仍是美越關系一處可能的痛點,但是奧巴馬政府似乎越來越傾向于向河內讓步,從而構成針對中國的威懾。
曾擔任奧巴馬的亞洲事務最高顧問的麥艾文表示,“此行向中國傳遞了重要信號,表明美國在該地區(qū)積極行動并對中國的行為日益擔憂”。
報道稱,與盟國和伙伴國家建立更密切的軍事合作成為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重點。
奧巴馬訪越幾天前,美國五角大樓稱中方戰(zhàn)機以“不安全”方式在中國南海上空攔截美偵察機。
越南尋求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5月21日報道,身為前越戰(zhàn)士兵的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不久前在一次老兵慶祝活動上說,“越南以前是敵人,現(xiàn)在是伙伴,我們之間的個人和國家聯(lián)系日益熱絡”。
報道稱,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3日到24日對河內和胡志明市的訪問也將表明越南戰(zhàn)爭結束后兩國關系發(fā)展如何。這是戰(zhàn)爭結束后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第三次訪問“社會主義的”越南。
過去幾個月明顯升級的南中國海沖突可被看做這兩個舊敵接近的主要原因。河內已經認識到,越南對付不了中國施加的不斷增長的壓力。因此,越南人作為中國的制衡力量正轉向美國人。
但與此同時,越南必須尋求繼續(xù)和重要貿易伙伴中國維持平衡。
報道稱,與美國和解的基本政策也沒有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在今年年初的共產黨代表大會上,以總書記阮富仲為首的對中國友好的強硬派取得了勝利。但即使他們也害怕中國的前進步伐。
因此,2015年7月越南共產黨總書記就首次受到華盛頓接待。美國人想和越南加強伙伴關系。不僅僅因為約三分之一的全球貿易通過南中國海進行,而且還因為在軍事沖突的情況下北京越來越有能力限制美國人對這片太平洋區(qū)域的干涉。奧巴馬還將到日本參加七國集團峰會,七個工業(yè)大國可能將在那里就南中國海沖突發(fā)表聲明。
報道稱,除了日本,目前越南在美國人的亞洲戰(zhàn)略中占據關鍵地位。與菲律賓不同,越南在軍事上也是一個潛在伙伴。越南2011年至2015年的武器進口總額與2006年至2010年期間相比,增長了699%。越南加強軍備的原因是中國。
TPP將是主要話題
除軍事合作外,奧巴馬在河內的主要話題還有《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
另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22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1日啟程訪問越南。正處于加速變化和矛盾重重之中的越南,正在逐漸靠近它的昔日敵人美國。
報道稱,因為對強大鄰國中國存有猜忌,促使河內同傳統(tǒng)上保持距離的地區(qū)其他國家加強安全領域的合作,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
美國現(xiàn)在是越南的重要出口國。越南是華盛頓倡導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的成員。2015年阮富仲成為首位訪問美國的越共中央總書記。華盛頓在兩年前就已經部分取消了對越武器禁運。河內期待在奧巴馬訪越期間能宣布完全取消禁運。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隆洋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