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舸|“想當總統(tǒng)首先要身體好”:零售政治在美國的復興
最后更新: 2024-07-11 11:14:15零售政治的復興也對美國政客提出了一個非常高的要求,那就是身體必須非常好。否則,在每天都要穿越幾千公里、召開多次集會的競選強度下,不用競爭對手攻擊,自己就會被累垮。事實上,我們仔細觀察也會發(fā)現(xiàn),如今美國政壇諸位紅人無一不是身體素質(zhì)特別好。
特朗普就不必多說了,從外形上根本看不出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六十多歲時還能在世界摔角娛樂聯(lián)盟中與WWE總裁、前頂尖摔角明星文思·麥克曼一同出演“互毆”劇情。當上總統(tǒng)后,在白天忙完各種公務之余,特朗普半夜三更還常常在推特上和世界各地網(wǎng)友打嘴仗。
桑德斯比特朗普還要大五歲,看外表也確實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但是他的身體素質(zhì)毫不遜色。由于沒有私人飛機,桑德斯在2016年大選中常常使用汽車作為巡回演講的交通工具。顯然,這個強度還要高于特朗普(畢竟特朗普在私人飛機上可以睡覺、休息)。
首輪大選辯論過后,伯尼·桑德斯替拜登辯護:“他不夠?qū)Wⅲ瑳]能展現(xiàn)自己強有力的執(zhí)政成績?!眻D為桑德斯今年4月與拜登同行 視覺中國
然而,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在一天三四場集會(在不同州舉辦)之余,桑德斯還能抽出時間去河里游野泳或者來個10公里越野跑。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他這個年紀的老人可是連門都不怎么出了。當然,歲月終究不饒人,桑德斯的體能在2022年后就大為衰退,這也讓拜登大大松了一口氣。
除了以常人根本無法承受的頻率召開競選集會外,體現(xiàn)美國政客身體好的另一個場合就是國會講臺。進入21世紀后,正是桑德斯率先吹響了競賽的號角,此前冗長議事已經(jīng)沉寂多年(美國國會的一個特殊現(xiàn)象是,美國參議院對參議員發(fā)言時間沒有限制,因此參議員可以通過馬拉松式的演講拖延時間以阻礙他不喜歡的法案付諸表決)。2010年,為了反對一項稅收法案,桑德斯在參議院作了超過8個小時的冗長演講,彼時他已經(jīng)69歲了。
老人家做出典范,年輕人自然也要跟上。2013年3月,為了阻止奧巴馬提名的約翰·布倫南擔任中情局局長,共和黨新星、肯塔基州聯(lián)邦參議員蘭德·保羅在參議院發(fā)表了長達13個小時的冗長演講。這次大部分是廢話的演講讓他在共和黨內(nèi)聲名鵲起,贏得大批選民青睞,在幾天后的全美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上,蘭德·保羅以25%的得票率贏得了2016年總統(tǒng)候選人非正式投票。
然而,后來者更加生猛,為了阻擊“奧巴馬醫(yī)改”法案,同年9月,共和黨另一位新星、得克薩斯州聯(lián)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占據(jù)參議院演講臺長達21個小時。這同樣讓克魯茲“一戰(zhàn)成名”,“茶黨”領袖珍妮·馬丁稱贊道:“到演講結(jié)束時,美國多數(shù)民眾都會知道克魯茲是何許人物?!苯?jīng)此一役,特德·克魯茲迅速超越蘭德·保羅,成為特朗普從政前共和黨內(nèi)支持率最高的2016年潛在總統(tǒng)候選人。
不過,上述戰(zhàn)績還不是美國參議院冗長演講的最高紀錄。目前最高紀錄由前南卡羅來納州聯(lián)邦參議員斯特羅姆·瑟蒙德保持,他在1957年曾經(jīng)在參議院連續(xù)演講24小時18分鐘。他的身體好到在2002年過完100歲生日后才從參議員位置退休。60多歲在議會辯論時與一名年輕議員一言不合,他沖上去一把就給對手來了個抱摔(不同于特朗普與麥克曼的摔角表演,瑟蒙德是真打)。
眾多新銳政客的生猛挑戰(zhàn)也迫使那些本來并不以身體好見長的主流政客不得不也挑戰(zhàn)極限。2018年2月7日,為反對特朗普試圖廢除保護入境時16歲以下的非法移民的“夢想法案”,78歲的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南希·佩洛西在眾議院發(fā)表了長達8個多小時的冗長演講,此舉打破了沉睡了108年的眾議院最長演講紀錄(根據(jù)美國國會相關規(guī)定,眾議員不能像參議員那樣長時間占據(jù)演講臺,所以眾議院很少有像參議院那么恐怖的冗長演講紀錄,但是眾議長、多數(shù)黨領袖、少數(shù)黨領袖的發(fā)言時長沒有限制)。并且,佩洛西在這次演講中還特意穿著跟高7厘米的高跟鞋。
不過,如果只是為了杯葛特朗普的議題,身居眾議院民主黨領袖高位的佩洛西其實并不需要親自出馬。
回顧歷史,美國國會冗長演講紀錄創(chuàng)造者要么是克魯茲和保羅這樣急需成名的新人,要么是缺少盟友、孤家寡人的桑德斯和瑟蒙德。事實上,當時共和黨在參議院只有1票優(yōu)勢并有約翰·麥凱恩、杰夫·弗雷克等數(shù)個特朗普的死敵。如果真正目的是阻撓特朗普的法案通過,民主黨的正確打法應該是在參議院發(fā)起阻擊。然而,后來民主黨并未在佩洛西演講后發(fā)起持續(xù)攻擊。
那么,佩洛西為什么還要發(fā)表冗長演講呢?其實,佩洛西的醉翁之意并不在特朗普,更多是為了震懾民主黨黨內(nèi)的潛在挑戰(zhàn)者,鼓舞自己的盟友與追隨者。此前,由于佩洛西年事已高,不少民主黨眾議員已經(jīng)對2018年中期選舉后的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一職乃至眾議長寶座蠢蠢欲動。在2016年大選中,希拉里因為身體問題頻繁遭受質(zhì)疑,年紀比希拉里還要大7歲的佩洛西則用實際行動向全黨證明并宣示“廉頗雖老,尚能一飯斗米,肉十斤”。
后來,佩洛西在2018年中期選舉后順利拿下眾議長寶座,并在2020年大選后再度在質(zhì)疑聲中有驚無險地獲得連任。
可以說,當今美國政壇正在從看臉時代向拼身體時代轉(zhuǎn)變。當今美國許多政壇紅人都是曾經(jīng)的運動健將。特朗普有過很好的運動成績,桑德斯曾是學校長跑冠軍,保羅等年輕一代也不遑多讓。在2020年大選中,拜登的身體素質(zhì)被黨內(nèi)外的對手們反復質(zhì)疑,特朗普甚至多次非常過分地要求拜登出示正規(guī)的醫(yī)療文件證明自己沒有“老年癡呆”(執(zhí)政后拜登的身體狀況更是常常成為世界各國輿論關注的熱點),而特朗普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卻沒有引發(fā)廣泛批評,恰恰說明美國選民也普遍擔心拜登的身體狀況。
在這一點上,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幫了拜登大忙,讓他可以以支持疫情防控為由避開與特朗普、桑德斯等“體壇健將”的現(xiàn)場集會競賽。不過在新冠疫情過后,身體素質(zhì)的好壞恐怕會長期成為左右美國政客能否在政壇出頭的重要因素。
《美國困局》內(nèi)容簡介
2016年,以特朗普在美國大選異軍突起為標志,“新右翼”(一般被稱為“極右翼”)在大多數(shù)歐美主要國家同時崛起?!靶掠乙怼钡暮诵闹鲝埵鞘裁??為什么“新右翼”運動會在美歐興起?其將給美國帶來怎樣的深遠改變?為什么許多過去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左”“右”主張能同時成為特朗普的核心綱領?
本書以階級分析方法研究巨變中的美國內(nèi)政和美國社會,從“新右翼”的政治理念和現(xiàn)實指向、美國政黨選民聯(lián)盟變遷、非法移民與反全球化議題以及當下選舉政治的技術操作等方面,分析“新右翼”崛起的社會基礎及其核心訴求,揭示特朗普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原因和美國政治的未來走向。書中還探討了特朗普政府在“新右翼”政綱下推出的新政舉措,討論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各自內(nèi)部的斗爭和整合趨勢,以及拜登政府的執(zhí)政策略。書中豐富的案例與深入的分析,讓人仿佛置身于美國政治的風暴中心,感受那份震撼與沖擊。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菲律賓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fā)生7.0級地震
2024-07-11 10:50 地震 -
美高官動歪腦筋:對付中國,得來點創(chuàng)新
2024-07-11 10:39 中美關系 -
佩洛西:拜登啊,時間不多了
2024-07-11 10:16 美國大選 -
英國新首相對華最新表態(tài)
2024-07-11 09:56 不列顛 -
“日本選舉反正是個擺設,不如這樣做來表達主張”
2024-07-11 08:51 -
北約首次“直接警告”中國,中方表態(tài)
2024-07-11 08:43 觀察者頭條 -
批特朗普對華留下“大漏洞”,拜登拉墨西哥合伙堵上
2024-07-11 08:32 觀察者頭條 -
一中國公民在日本被海浪卷走,我使館發(fā)聲
2024-07-11 07:18 日本 -
哥倫比亞副總統(tǒng)車隊遇襲,無人傷亡
2024-07-11 06:43 -
“日本供應鏈對華依賴度太高了,遠超美國、德國”
2024-07-10 23:05 中日關系 -
土耳其被指與北約盟國立場不一致,土防長:胡說
2024-07-10 22:53 烏克蘭之殤 -
阿塞拜疆總統(tǒng)邀請伊朗當選總統(tǒng)訪問
2024-07-10 22:38 伊朗局勢 -
俄安全局:烏克蘭企圖襲擊俄航母
2024-07-10 22:24 俄羅斯之聲 -
馬克龍抗議:干涉選舉,不可接受
2024-07-10 21:22 法國見聞 -
為處理這樁危機,英國內(nèi)閣“空降”了個修鞋老板
2024-07-10 20:42 不列顛 -
兩國領導人宣布:將中孟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4-07-10 20:30 中國外交 -
中國幾內(nèi)亞比紹關系,提升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
2024-07-10 20:30 中國外交 -
為討好美國,這國外相給北約獻策:多關注中國
2024-07-10 20:05 -
25年,1300多臺,日本百年船企承認數(shù)據(jù)造假
2024-07-10 19:27 日本 -
報告發(fā)了也沒用,她快被問麻了…
2024-07-10 18:49 美國大選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