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晚舟歸航,政治綁架破產(chǎn),中美博弈持久戰(zhàn)的階段性勝利
最后更新: 2021-09-25 19:01:02對于拜登政府來說,放在他面前的選擇不多。為什么?因為倒計時在慢慢響起,阿富汗的事情,疫情的事情,美國債務的上限,美國國內(nèi)高企的通貨膨脹,再加上日趨逼近的2022年美國國會中期選舉,所有這些因素都給拜登政府施加了一種綜合性壓力,這種壓力拜登政府做出理智選擇,也就是必須回到正常軌道上,為自己去尋求國內(nèi)政治上的加分。
拜登政府必須做一些正常的事情,能夠讓美國老百姓從中獲得實質(zhì)性的利益,生活能夠得到改善,健康能夠得到保障,經(jīng)濟上能夠分享繁榮和發(fā)展帶來的收益等等,而不是整天做那些搞中國的事兒。
基于這樣一種認識,今天孟晚舟終于離開了她被非法扣押超過1000天的地方,即將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是近期中美關系發(fā)展過程中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它使得人們開始能夠謹慎并樂觀地預期中美關系可能會迎來一個階段性的拐點。在雙方共同的不懈努力下,在中方以實力為后盾、堅定遵照負責任的態(tài)度處理中美關系,為孟晚舟事件爭取到了一個良性結局;在不懈努力之下,我們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毫無疑問,這值得各方感到歡欣鼓舞。
但是,中美戰(zhàn)略博弈是一場持久戰(zhàn)。以孟晚舟背后的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博弈也是一場持久戰(zhàn),這需要我們保持定力和耐心,繼續(xù)不斷向前推進。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在大國博弈過程中,每一個國家要有相關的技術能力、意志技巧、方法體系,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條是民眾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認知。
什么叫與之相匹配的認知?要明白在這種關系到國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要胳膊肘往里拐,不能像有些人關節(jié)往外翻。
至于加拿大,中國有句老話叫火中取栗,加拿大就是那只把爪子伸到火里面去替別人取栗的角色,結果就是毛被燒焦、爪子被燙傷。任何不自量力想要擠到中美戰(zhàn)略博弈框架中去的、要站在中間被當成夾擊對象的,都要做好類似的思想準備。這是一點。
第二點,這次孟晚舟回國,不是加拿大放人,是美國簽了DPA,是美國通知加拿大放人。美國說我暫停起訴了,終止引渡。
講得不客氣一點,加拿大在這起事情中,讓我覺得它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更像是一個地理名詞,像是美國北部的一個州或是一個附屬機構,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自己獨立的主見。
加拿大最高領導人有不錯的形象,但看來也只是有不錯的形象,除此以外沒有任何適合成為領導人應有的政治意志和決斷。至少最近核潛艇的事兒,法國還知道召回駐美大使抗議一下,
加拿大就莫名其妙地杠在中間,圖什么?
對于其他所有旁觀方來說,請記住中國確實是一個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底線、也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心中不可觸碰的逆鱗,也就是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針對孟晚舟的這種非法扣押行為、這種近似政治綁票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誰敢這么做,就要做好承受中國政府一切怒火的準備。
中國政府堅定地站在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背后,保障他們在海外的合法權益。這是今天中國給出的一個非常鄭重清晰且明確的表示。
同時,中國政府是高度專業(yè)的、負責的、理性的,我們做事情講求專業(yè)、道義、力量、技巧、規(guī)范,而不能學有些沒有吃相的小兄弟們,一點都不講究。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種現(xiàn)狀。中國當然會始終堅持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然而在此過程中類似的博弈不可或缺,也不會少,將來肯定還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在各種地方出現(xiàn)。中國政府將不斷證明自己有能力捍衛(wèi)和保障這個國家和國家民眾的合法權益。在這個世界上,最后人們還是會孟女士脫困感到高興和欣慰。
作者供圖
今天來錄節(jié)目的時候,觀察者網(wǎng)的金仲偉總編輯贊助了一個小道具,這是他在孟女士剛剛被非法扣留的時候,去華為總部采訪任正非先生時拿到的一個禮物,上面寫了一句話叫“燈塔在守候,晚舟早歸航”。
艱苦的等待,艱苦的博弈,艱巨的斗爭,就像大家熟悉的那架傷痕累累的戰(zhàn)斗機,終將迎來勝利。這也告訴所有中國人堅持到底,堅持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在已經(jīng)被歷史證明是卓有成效的中國發(fā)展道路和發(fā)展模式上,我們終將迎來自己的勝利。
一切困難,一切挑戰(zhàn),一切敵人,一切險阻,終將被克服。它們只不過是紙老虎,注定成為歷史上的過眼云煙。
謝謝大家,今天就講到這里。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覺得哪不對”
2021-09-19 08:13 捍衛(wèi)英雄 -
法國警察對女性示威者下狠手
2021-09-06 16:20 歐洲亂局 -
外商投資興趣依舊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會消失
2021-09-03 07:34 香港 -
中方是否會承認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話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軍擊斃IS頭目,現(xiàn)場視頻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樓:在喀布爾機場爆炸前,塔利班釋放了數(shù)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議人群開槍,至少3死十余傷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軍坦克兩項參賽隊抵達莫斯科阿拉比諾
2021-08-15 09:13 2018國際軍事比賽 -
【南海真相】美軍機對華抵近偵察,新特點及風險
2021-08-11 09:42 中國論壇 -
羽毛球男單冠軍,中文居然這么溜!
2021-08-03 11:59 觀網(wǎng)看片 -
德國警察這一推,成功引起聯(lián)合國注意
2021-08-03 11:58 -
蘇炳添:劉翔是開路人,也是我的幸運之神
2021-08-01 22:42 東京奧運會 -
歐美健身圈“頂流”呂小軍,奪冠后外網(wǎng)激動壞了
2021-08-01 15:08 觀網(wǎng)看片 -
“接種疫苗,每人發(fā)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誠哭了:是實力問題
2021-07-29 14:04 東京奧運會 -
“2009年,當時的特朗普總統(tǒng)”
2021-07-29 14:04 -
約翰遜這動作,把查爾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觀網(wǎng)看片 -
“生命之舟”司機:真想像電影一樣,一次救下所有人
2021-07-27 19:26 河南暴雨 -
參加奧運能有多歡樂?看他就知道了
2021-07-27 16:44 -
這里是中國,更不吃這一套
2021-07-25 16:42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