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正富:走向新的宏觀經濟學
關鍵字: 宏觀經濟貨幣M2在2018年12月29日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召開的“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2018”上,復旦大學史正富教授發(fā)表了題為《走向新的宏觀經濟學》的演講,以下為速記稿整理的演講內容,已經作者審閱并授權。
一、金融變性與美國經濟的虛擬化
(一)貨幣變性
貨幣變性,即貨幣由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變成了以“紙幣”為載體的信用符號。
貨幣在歷史演進中,本來以黃金和其他貴金屬為載體,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有自身的內在價值,因而成為價值尺度、交易媒介、財富貯存等工具,也從而由黃金及貴金屬的數(shù)量決定了貨幣數(shù)量的上限。
而在近幾十年,隨著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元成為由美國國家信用背書的純紙幣,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又以美元為支撐,因此,當今世界流通的貨幣就成了國家信用支持的符號。
(二)貨幣發(fā)行規(guī)則的變化
貨幣發(fā)行規(guī)則的變化,即貨幣從受到黃金/貴金屬儲備約束到由美聯(lián)儲的機構決策決定。
在二戰(zhàn)后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以美國持有的黃金儲備為基礎。由此形成黃金支撐美元、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全球貨幣體系。
1971年尼克松政府廢除美元與黃金的掛鉤后,美元不再是“美金”,而成了美國印發(fā)的“美鈔”。但是,美鈔作為一紙印刷品,為什么還能通行世界數(shù)十年呢?
摘要而言,有三招很關鍵:一是憑政治軍事科技的“霸權三角”,鎖定中東石油用美元定價的壟斷權;二是發(fā)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創(chuàng)造天文量級的美元交易與投資(含投機)需求;三是基于全球金融交易市場的內在震蕩,創(chuàng)造出各國央行對美元的儲備需求。其結果,把美元由美國印發(fā)的紙幣轉化為世界性問題,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但也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債務國。
(三)生產要素變性
基礎生產要素的變性,即生產要素變成了金融投資品。
當代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眾多生產要素都已經被轉變?yōu)橥顿Y品。從生產要素,從能源、資源、土地、人才、資本、技術到關鍵原材料,企業(yè)購買這些東西是為了進行生產。
但隨著現(xiàn)代金融商品期貨交易的發(fā)展,許多生產要素轉變?yōu)橥顿Y的對象,成為交易所的交易品種。由此,生產要素的購買者出現(xiàn)了分化,一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買家,即實體經濟中的企業(yè),它們購買生產要素進行實際產品或服務的生產與提供;另一類則是在交易場所活動的投資者,他們買進這些關于產品的合約并不是用于生產,而是為了在新的價格水平上賣出。前者是從事企業(yè)經營的生產者,后者是從事交易獲利的投機者。
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歷史趨勢表明,隨著交易的發(fā)達,越來越多的純投資者加入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投資交易,使得生產要素作為投資品的交易規(guī)模呈跨越式發(fā)展,在國民經濟中占據(jù)越來越高的比重。
與此同時,生產型購買者也越來越深的參與到投資型要素市場的交易中,不知不覺中把原本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的商品期貨,變成了價格投機的工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實體經濟對要素投資品的定位。
這種情形在當代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階段,純投資類交易的規(guī)模遠遠超過了生產經營型購買者的交易規(guī)模。僅以原油為例,2012年兩大期貨市場(Nymex和ICE)原油的主導合約交易量超過三千八百億桶,而當年全球石油的產量和消費量才剛剛超過三百億桶[1],也就是說,純投資類的交易規(guī)模至少是使用型交易規(guī)模的10倍多!
(四)衍生品金融業(yè)崛起
衍生品金融業(yè)崛起,使當代美國金融分化成性質與功能顯著不同的兩大部類。
一是傳統(tǒng)的中介性金融,它以銀行為主要機構,以對儲蓄方和籌資方的中介服務為主營業(yè)務,以存貸款為主要業(yè)務工具,以利差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
二是自生性金融,以全能銀行(商業(yè)銀行與投資銀行融合形成)為機構,通過所謂金融工程設計、合成、發(fā)行、交易各類“金融產品”,并在各類金融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交易的過程中獲得利潤。
由于這些新金融產品的主體是把各種金融指標及指數(shù)進行數(shù)學意義上的混合搭配而形成,與實際GDP運行過程基本無關,而是一個以自我循環(huán)、自我服務型的投機交易活動為主導的行業(yè)。
這樣,現(xiàn)代金融業(yè)分化成了服務實體經濟的中介性金融和自我服務為主的投機交易型金融這樣兩大部類。在金融工程和金融創(chuàng)新的名義下,任何一個金融業(yè)務商家都可以制造、合成、編制出一個衍生品,拿到交易所里,只要有人買有人賣,它就成了一個正常交易的金融產品;由此就衍生出來越來越多、越來越紛繁復雜的金融衍生品體系。
2007年次貸危機前夕,全球場外衍生品總名義余額達到600萬億美元級別,當時美國GDP才多大?十多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的交易規(guī)模在金融衍生品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
標簽 宏觀經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9-01-21 07:22:59
-
任正非連發(fā)兩封內部電郵: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
2019-01-20 22:49 華為 -
個稅APP更新:出租人信息不要填了
2019-01-20 17:01 中國房市 -
中石化炒期貨巨虧,國資委首次回應
2019-01-20 16:35 國企備忘錄 -
一夜被“薅”200億?拼多多回應
2019-01-20 14:24 -
親自抓、帶頭干,習近平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10個瞬間
2019-01-20 11:0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中國家庭平均資產多少?問題有了答案
2019-01-20 08:30 中國經濟 -
中國首次同時成為油氣最大進口國
2019-01-19 17:50 油價 -
中石化:好好說說中國油價為何比美國高,不懟不罵不吵架
2019-01-19 15:28 油價 -
涼透!微軟建議用戶改用安卓iOS
2019-01-19 08:28 手機 -
財政部發(fā)文:6000億大減稅落地
2019-01-18 21:40 中國經濟 -
“美國關稅收入漲了,但買單的不是中國”
2019-01-18 17:49 中美關系 -
股民告趙薇一審贏了 祥源文化不服考慮上訴
2019-01-18 15:00 -
蘋果日本供應商:我干了46年,沒見過這么差月度業(yè)績
2019-01-18 14:56 日本 -
這兩個消息 讓美股一哆嗦
2019-01-18 10:16 股市 -
提早披露業(yè)績,她被深交所“盯上了”
2019-01-17 22:53 大公司 -
蘋果揭露專利戰(zhàn)背后:高通拿槍抵著整個行業(yè)的腦袋
2019-01-17 20:03 大公司 -
小股民告贏大明星趙薇
2019-01-17 19:09 明星那點事兒 -
央行副行長:推動境內債券中央存管機構互聯(lián)互通
2019-01-17 17:36 金融圈 -
手機賣不動后 蘋果可能放棄無人駕駛
2019-01-17 13:29 蘋果新“品” -
天敵出現(xiàn):“社會主義”議員將監(jiān)管華爾街
2019-01-17 12:08 美國經濟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29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7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