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稱其任內(nèi)不會讓中國超越,外交部:中國目標從不是超越美國
最后更新: 2021-03-26 19:17:353月26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25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就任后首場記者會上稱,他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guī)則,中方相信集權(quán)是未來的潮流,沒有民主的基因。拜登稱其任內(nèi)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美不尋求與中國對抗,但清楚美中會展開非常激烈的競爭。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表示,我們注意到拜登總統(tǒng)表示無意尋求對抗,對于中方來說,我們發(fā)展中美關系的態(tài)度是明確和一貫的,中國的對美政策也保持著高度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正如中方在安克雷奇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中指出的那樣,中方愿同美方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除夕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我們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處理中美關系,使中美關系沿著健康穩(wěn)定的軌道向前發(fā)展。
針對美方的一些觀點,華春瑩強調(diào):
首先,不存在美方“要求”中方遵守國際規(guī)則的問題。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lián)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套規(guī)則,就是以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遵守國際規(guī)則方面,中國是模范生、優(yōu)等生,而美國恐怕是差等生,我想這是公認的。
關于民主和集權(quán)的問題,不同的政治制度好還是不好,關鍵在于是否符合本國的國情,能否帶來政治穩(wěn)定、社會進步、民生改善,能否獲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yè)作出貢獻。不管一個國家如何夸耀自己的民主價值,如果它坐視50多萬人死于疫情而無所作為,一年超過4萬人死于槍擊而無所作為,隨便捏造一個證據(jù)就可以對別的主權(quán)國家大打出手,造成幾十萬無辜平民的傷亡,無數(shù)人家破人亡而無動于衷的話,它恐怕沒有資格自詡為民主人權(quán)的燈塔。
中國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同美國選舉政治以黨派政治利益為中心相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政府全心全意為全體中國人民服務,我們提前10年完成了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減貧目標,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近14億全體中國人民,確保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學上、人人有醫(yī)療,中國政府享有的滿意度和支持率連年超過了90%。中國經(jīng)過長期探索,走出了一條正確的發(fā)展道路,我們對此充滿了自信和驕傲。我們將繼續(xù)堅定不移地沿著我們所選擇的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直走下去。
至于競爭,大家都知道,大千世界差異和競爭無處不在,作為世界前兩大經(jīng)濟體,中美之間在利益交融中出現(xiàn)競爭并不奇怪,關鍵是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良性競爭,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對方,而不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無論是從中美兩國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fā),合作都應當成為中美雙方追求的主要目標。我們希望同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相互尊重,良性互動,開展互利合作,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造福全世界。
“你還問到美方說不會讓中國超越美國,那么我只說一句,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比A春瑩說。
- 原標題:拜登稱其任內(nèi)不會讓中國超越,外交部:中國目標從不是超越美國
-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BBC“自曝”式提問,華春瑩笑了…
2021-03-26 17:05 -
華春瑩拿出照片:中國美國,到底誰在強迫勞動?
2021-03-25 16:03 中美關系 -
華春瑩笑問BBC:你是覺得美英的確該被制裁,對嗎?
2021-03-23 17:19 中國外交 -
西藏軍區(qū)直20高原復雜地域飛行訓練
2021-03-21 08:30 -
中美安克雷奇第一次外交交鋒,拜登政府完敗
2021-03-19 23:47 中美關系 -
“當總統(tǒng)哈里斯和我......”
2021-03-19 16:38 美國政治 -
-
決定大國興衰靠政治領導力,而非政治制度
2021-03-11 08:19 觀學院 -
-
“懂王”高調(diào)“復出”,到底想干嗎?
2021-03-02 11:06 特朗普 -
我代表聯(lián)大警告英德:該反省的是你們自己
2021-02-25 17:20 中國外交 -
汪文斌斥BBC:豬八戒掄家伙,倒打一耙!
2021-02-23 23:00 觀察者頭條 -
向英雄致敬!他曾怒斥外軍“不想打仗就滾!”
2021-02-19 17:10 龍象之間 -
拜登政府被逼問“一中原則”
2021-02-04 11:31 中美關系 -
新疆軍區(qū)某合成團換裝15式坦克
2021-02-01 17:04 龍象之間 -
美國反對美國,而且是兩個維度
2021-02-01 07:33 美國一夢 -
“To Contain China,Mission Impossible!”
2021-01-28 15:17 中美關系 -
香港警隊時隔20年再推宣傳片《守城》
2021-01-21 21:58 香港 -
“雙循環(huán)”新格局下,中心城市如何帶動優(yōu)勢產(chǎn)業(yè)生成集聚效應?
2021-01-20 17:17 汽車工業(yè) -
國會騷亂后第三個議員確診,還是民主黨
2021-01-13 12:02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