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承認巴勒斯坦國,馬克龍可不是為了加沙平民
最后更新: 2025-09-09 11:46:16激烈和精心包裝的外交辭令背后,實質是法美的戰(zhàn)略博弈。其實馬克龍今年以來一直積極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今年6月原定與沙特阿拉伯共同主辦一場會議商討此事,但后來因以色列和伊朗爆發(fā)戰(zhàn)爭而延宕。會議籌辦期間也同樣面臨美國壓力,當時特朗普政府表態(tài)反對任何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呼吁各國不要參加法國的會議,否則可能被美方視為“反以色列”、違背美國的外交政策利益。雙方在此問題上其實早已攤牌。
從常理上講,法美這樣的盟國怎么可能為了一個第三方而攤牌呢?只是因為這個第三方不過是法美借力打力的棋子。就如同俄烏沖突爆發(fā),最積極介入的恰是遠在一邊的美國,因為俄烏沖突的本質是俄美沖突。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2024年西班牙等三國承認巴勒斯坦時,美國僅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發(fā)言人出來表態(tài),說拜登總統(tǒng)一直支持“兩國方案”,認為巴勒斯坦建國應該通過巴以雙方直接談判實現(xiàn),而非他國單方面承認。非常輕輕描淡寫地表達了反對之意。
所以并非巧合的是,就在馬克龍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同一天,美國決定退出在卡塔爾舉行的加沙停火談判,轉而“考慮其他替代選項”??梢钥闯?,雙方的角力綿綿不絕。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美國對歐洲發(fā)起關稅戰(zhàn),法國是強硬的主戰(zhàn)派,要求反擊。這不僅僅因為法國和美國是貿(mào)易逆差,更重要的是法國要借歐盟力量削弱美國。其實,在西方大國中,相較之下對中國立場最為友善的還是法國,原因也在于此。
第三則是法國國內(nèi)因素,包括馬克龍個人的政治利益。這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猶太人社群,約50萬人,同時也是除德國之外穆斯林人口最多的西歐國家,約600萬,占總人口的9%;每當中東爆發(fā)沖突,也常連帶點燃法國國內(nèi)的示威與沖突。
2023年哈以沖突爆發(fā)后,法國針對猶太人的攻擊激增;2023年,法國記錄的反猶太事件數(shù)量在一年內(nèi)增加了四倍,達到1676起。另外,支持巴勒斯坦的街頭運動此起彼伏,著名的巴黎政治學院甚至發(fā)生了占領運動和絕食運動。法國社會的撕裂、族群對立與抗議浪潮都急劇升級。
為此,馬克龍政府需要拿捏精準分寸。既要保護猶太人,也要平息穆斯林族裔的不滿,從而保持社會穩(wěn)定。在他兩個任期內(nèi),屢屢發(fā)生大規(guī)模社會運動,而且經(jīng)常極端暴力化,他也試圖避免在任期最后階段再生事端。
馬克龍被法國民眾批在烏克蘭和加沙搞“雙重標準”
二是馬克龍自身的政治需要。
自一年前馬克龍解散國會的政治豪賭失敗,他在國內(nèi)事務上就喪失了話語權。不甘心提前跛腳的馬克龍就需要在外交上打開局面,進而影響國內(nèi)政局。特別是2027年大選臨近,他需要把控局勢,試圖保住和延續(xù)自己的政治遺產(chǎn)。
目前,法國有兩件大事。一是不受歡迎的、大幅減少支出的2026年財政預算案正在國會努力闖關,各方博弈極為激烈,各大反對黨威脅要倒閣,因此不排除馬克龍轉移分化反對黨的用意。
特別是左派一向站在巴勒斯坦一邊,也是其主要的政治立場,馬克龍客觀上滿足了他們最主要的政治需求。所以一向反對馬克龍政府各項政策的左派政黨少見的表態(tài)支持,相對比較配合政府的右派和極右政黨則反對。非常有意思的是,國會第一大政黨國民聯(lián)盟的反對理由竟然和此事件無關,而是指馬克龍“出于個人政治算計”。
二要提前為兩場大選布局。明年3月法國將舉行市長選舉,這被認為是2027年總統(tǒng)大選的民意測驗,各政治力量無不卯足了勁動員。另外,2022年總統(tǒng)大選,左派候選人梅朗雄獲得70%穆斯林選票,僅差1.2個百分點未能進入第二輪。五年后,人口比例此消彼長,穆斯林群體已成為決定誰能進入第二輪的關鍵。
所以馬克龍決定承認巴勒斯坦,毫無疑問會獲得穆斯林選民的好感,而且隨著選舉臨近,馬克龍應該還會有后續(xù)拉票舉措。
無論如何,此舉使馬克龍保持了政治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以凸顯其政治地位的穩(wěn)固,并借此引發(fā)國內(nèi)各大政治力量的角力。至于對預算案、未來大選有什么積極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至少從國內(nèi)政治角度看,他也是受益者。
最后要說的是,法國此舉也有助于改善西方的形象,特別是改變難堪的雙重標準指責。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西方一致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發(fā)展中國家無一響應。指責西方虛偽和雙重標準之聲不絕于耳,其中之一就是西方在中東偏袒以色列的立場。一年多后,哈以沖突爆發(fā),以色列過度使用武力并造成大規(guī)模人道主義災難,但并沒有引發(fā)西方制裁。隨后,以色列對黎巴嫩、敘利亞、伊朗等主權國家發(fā)動軍事行動,西方也默認,這和對俄烏沖突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根據(jù)國際法和聯(lián)合國憲章,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領土是事實,但西方卻沒有像對俄羅斯一樣進行全面制裁。
現(xiàn)在馬克龍的這一舉措至少在消除發(fā)展中國家的質疑方面還是有效果的。
總之,一國外交是服務于本國利益,馬克龍此舉本質上和正義、公正無關,而是充滿了各種國際、國內(nèi)政治的算計。現(xiàn)在他的決定已吹皺國際和國內(nèi)一池春水,未來是否會發(fā)生更意外的化學反應,只能靜觀其變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習近平就朝鮮國慶77周年向金正恩致賀電
2025-09-09 11:25 -
當?shù)乜棺h致19人死,我駐尼泊爾使館發(fā)布安全提醒
2025-09-09 11:25 -
烏前外長“連夜出逃”,還跟外媒控訴澤連斯基?其團隊否認
2025-09-09 11:02 烏克蘭之殤 -
“等歐洲緩過神來,中國早就占領一切了”
2025-09-09 10:54 非洲之窗 -
特朗普給愛潑斯坦生日賀卡曝光,含女性裸體畫像
2025-09-09 10:25 -
臉呢?歐盟自己還在買,竟醞釀制裁中國…
2025-09-09 10:24 歐洲亂局 -
當著30來號人,貝森特炸了:就你跟總統(tǒng)說我壞話?他X的吃我一拳!
2025-09-09 10:0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洲想加碼對俄制裁,那不許再買俄能源,找美國買”
2025-09-09 09:5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默茨潑臟水:我們?nèi)菀妆恢袊账?/a>
2025-09-09 09:44 德意志 -
美國務院:這個對付中國的項目,我退出@歐盟
2025-09-09 09:3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俄蒙首次組織邊防部隊參加聯(lián)合演習
2025-09-09 09:26 -
鈞正平:凡是數(shù)典忘祖、賣祖求榮的民族敗類,最終絕無好下場
2025-09-09 08:50 -
奔馳高管稱:與中國合作利于降本,不懼競爭
2025-09-09 08:15 觀察者頭條 -
-
印尼示威游行后內(nèi)閣大規(guī)模改組:資深財長被撤換
2025-09-08 23:03 -
以色列稱西班牙“反猶”,西班牙召回駐以大使
2025-09-08 22:58 巴以恩仇錄 -
未通過議會信任投票,法國總理貝魯將辭職
2025-09-08 22:36 法國見聞 -
時隔7年會談重啟,英國新任商貿(mào)大臣本周將訪華
2025-09-08 21:35 -
譴責!巴民族權力機構罕見發(fā)聲
2025-09-08 21:35 巴以恩仇錄 -
韓國2026年實行“育兒期家長10點上班制”
2025-09-08 21:29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波蘭稱遭遇“史無前例侵犯”,俄方暫無回應 評論 219“幾乎100%依賴中國”,歐盟舉頭望明月:去太空 評論 129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評論 280“大多數(shù)韓國人都無法抑制憤怒之情” 評論 218馬克龍與法國第五共和,“危”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幾乎100%依賴中國”,歐盟舉頭望明月:去太空
-
CNN炸了:美國親密盟友都被以色列襲擊,下一個輪到誰?
-
哈梅內(nèi)伊開通中文“X”賬號
-
又拿著本破報告瞎嚷嚷:美國一退出,中國就撿漏…
-
石破茂將在聯(lián)大發(fā)表二戰(zhàn)演講,有人竟急了:屈從中國
-
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
“這是對歐洲的羞辱”
-
“今年歐洲人更想買中國車,太反感美國”
-
創(chuàng)紀錄!下修近百萬,美國就業(yè)數(shù)據(jù)“差出想象”
-
“西方被大閱兵震了,這個領域還要被中國震”
-
討好無效,意再遭美施壓:有中企,不接受
-
加部長還嘴硬:取消對華關稅,不能坑其他行業(yè)啊
-
6年來首次訪華,美眾議院“視線轉回”
-
郝龍斌首次松口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
-
特朗普:不關我事,我也很難過
-
柬埔寨擬采購20架C909客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