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承認巴勒斯坦國,馬克龍可不是為了加沙平民
最后更新: 2025-09-09 11:46:16【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宋魯鄭】
在加沙走廊陷于恐怖大饑荒之際,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7月24日宣布,法國將于9月份聯(lián)合國大會開幕之際,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由此,法國也將成為西方G7集團中第一個承認的國家。
目前全球已有至少142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算是一個晚到者,就是在西方陣營里,一年前愛爾蘭、西班牙和挪威已率先在歐洲邁出這一步。盡管如此,考慮到法國在西方和全球的特殊地位,此舉還是立即引發(fā)全球效應。
表面上看,馬克龍此舉的背景是加沙遭受的苦難。他宣稱:“當前的緊迫任務是結束加沙戰(zhàn)爭,救援平民。”為此“我們必須最終建立巴勒斯坦國,確保其可持續(xù)性,并通過接受非軍事化并全面承認以色列,使其參與到中東地區(qū)所有人的安全中來”。
馬克龍還呼吁立即停止加沙戰(zhàn)爭,釋放所有人質(zhì),大規(guī)模救援加沙平民。同時“必須保障哈馬斯解除武裝,讓加沙走廊變得安全,并重建加沙”。
確實,加沙的悲慘情況正如英國首相斯塔默7月24日所說的:加沙走廊正遭受“無法用語言描述而且無法辯解的”人道災難,要求以色列立即給人道援助放行。
對于國際關系來講,當一個國家要做一件事,它要選擇一個時機,以確保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馬克龍顯然抓住了這個機會。當然任何國家的外交都是服務于本國利益,利它不過是副產(chǎn)品。
從法國的利益出發(fā),馬克龍此舉的考量主要有四。
首先,恢復法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自希拉克時代結束后,法國包括歐洲在中東的影響力迅速下降。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國力下降和內(nèi)部問題叢生。外部有2009年歐洲債務危機、2012年阿拉伯之春、大規(guī)模難民危機、恐怖主義襲擊、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以及新興國家崛起帶來的激烈競爭;內(nèi)部則有經(jīng)濟停滯、移民問題導致民粹主義崛起等,使得法國根本無暇關注中東事務。
二是法國和歐洲的能源來源多樣化,不僅俄羅斯就連美國都成為全球能源的主要提供國。特別是法國的能源消費主要來自本國的核電站,長期占比超過70%。2014年法國決定將核電占比從當時的73%下降至2025年的50%,但到俄烏沖突爆發(fā)前仍高達62%。后來為應對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危機,不得不重新擴大核電,到今天又重新達到70%的比重。
2023年哈以沖突爆發(fā)以來,戰(zhàn)爭規(guī)模不斷擴大,直至發(fā)展到以伊對抗。但在這個過程中,法國和歐洲仿佛一個看客,完全喪失了對中東的影響。
那么,法國為什么要重新恢復在中東的影響力呢?主要也有兩個原因。
一是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fā),導致法國、乃至整個歐洲都發(fā)生了嚴重的能源危機。政府甚至不得不在冬天對全國取暖溫度進行限制,我曾在此期間因公務拜訪去過總統(tǒng)府,也感覺寒冷。法國由于有核能,按理說境況相對好一些,但仍到了這種地步。
尤其重要的是,能源價格飛漲嚴重打擊法國和歐洲的再工業(yè)化,競爭能力完全無法和其他對手相比。不僅如此,在人工智能崛起的時代,法國也積極投身于該領域的發(fā)展,但人工智能同樣要消耗大量電力,而法國先天不足。所以在失去俄羅斯能源市場后,包括法國在內(nèi)的歐洲各國不得不重新轉向中東。
二是自特朗普2017年執(zhí)掌白宮后,奉行實力和金錢原則,以各種手段強迫各國購買美國產(chǎn)品,包括軍售。拜登上臺后,更是借圍堵中國之名,搶走法國和澳大利亞高達600億美元的潛艇訂單。
但問題在于,軍售對于法國并不單純只是一宗貿(mào)易,而是法國維持全球大國地位的戰(zhàn)略支柱。法國要想在世界事務上保持獨立,必須擁有獨立的軍事研發(fā)能力。但法國國家規(guī)模太小,僅憑自己消費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開支,因此海外市場就成了它維持這個能力的必然選擇。美國搶走潛艇訂單也不是為了600億美元,而是要打擊法國的戰(zhàn)略自主能力。
為此,法國只能更加積極向全球拓展軍售市場,目光自然轉向既不太平又有錢的中東。現(xiàn)在法國在中東的武器出口名列全球第二,卡塔爾、埃及、阿聯(lián)酋、沙特都是其主要客戶,僅次于美國。
中東地區(qū)伊斯蘭國家對巴勒斯坦擁有較大的同情和支持,法國此舉無疑會極大地打動中東國家,從而為其恢復在中東的影響力打開高速通道。
這也是為什么馬克龍在致信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時寫道:通過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旨在“為中東和平做出決定性貢獻”,并“動員所有希望參與其中的國際伙伴做出貢獻”。實質(zhì)是為了法國重新恢復在中東的影響力。
當然,法國和歐洲作為全球重要的力量,面對中東激蕩的局勢竟然被排除在外,也是對其全球大國地位的威脅。
馬克龍和特朗普的暗暗角力
其次則是針對美國。
法國和美國同屬西方陣營,但自二戰(zhàn)結束后到今天,雙方存在難以調(diào)和的結構性矛盾和戰(zhàn)略利益沖突。
二戰(zhàn)戰(zhàn)敗令法國由一個世界強國淪為二流國家,因此它的最高國家利益就是恢復其原有的大國地位。美國則由一個區(qū)域強國成為世界霸主,它的最高國家利益就是維持這種地位。為此,美國一方面要遏制蘇聯(lián),另一方面也要西方一統(tǒng)于它的號令之下。美國通過軍事占領,控制了德國和日本,又通過馬歇爾援助和建立北約控制了西歐多數(shù)國家。
法國要想恢復大國地位,就必須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要想一統(tǒng)西方,就必須牢牢控制住法國,雙方的國家戰(zhàn)略利益可謂南轅北轍。整個冷戰(zhàn)期間,表面上法國仍然是西方的一員,卻是一再挑戰(zhàn)美國戰(zhàn)略利益的國家。
法國國際關系學者格魯塞在《法國對外政策》一書中指出:這一時期“法國一直在尋求支撐點以便對付美國”。為此,法國退出北約、和蘇聯(lián)建立特殊關系、和中國建交、反對美國對拉美后院的干涉、批評美國卷入越南戰(zhàn)爭是不義的戰(zhàn)爭(這期間法國不僅派代表和北越會談,甚至胡志明去世時,總統(tǒng)蓬皮杜派特使參加他的國葬)。
從法國的角度來看,冷戰(zhàn)終結導致其國家地位嚴重下降:不僅失去了蘇聯(lián)和中國牌,德國也獲得統(tǒng)一,歐盟隨之擴大,法國在歐盟的權力和份量被稀釋。此外,輝煌三十年后,法國的經(jīng)濟增長日趨緩慢,在國力相對衰落的情況下,它更需要借助外部環(huán)境。只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獨大的局面,使得法國無力可借。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迅速崛起,世界又重新進入兩極世界:中美戰(zhàn)略博弈成為國際社會的主線。
對法美來講,今天的局面某種程度上又是冷戰(zhàn)的翻版:法國要借兩極世界追求大國地位,美國則要一統(tǒng)西方對抗中國——雙方的國家戰(zhàn)略利益沖突依舊無解。
所以馬克龍突然決定承認巴勒斯坦國,立即引發(fā)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抗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美國“強烈反對馬克龍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同時聲明:“這樣魯莽的決定只會助長哈馬斯的政治宣傳,挫敗和平進程,是對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受害者的一記耳光。”緊接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第二天表示,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對巴勒斯坦問題的立場毫無影響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習近平就朝鮮國慶77周年向金正恩致賀電
2025-09-09 11:25 -
當?shù)乜棺h致19人死,我駐尼泊爾使館發(fā)布安全提醒
2025-09-09 11:25 -
烏前外長“連夜出逃”,還跟外媒控訴澤連斯基?其團隊否認
2025-09-09 11:02 烏克蘭之殤 -
“等歐洲緩過神來,中國早就占領一切了”
2025-09-09 10:54 非洲之窗 -
特朗普給愛潑斯坦生日賀卡曝光,含女性裸體畫像
2025-09-09 10:25 -
臉呢?歐盟自己還在買,竟醞釀制裁中國…
2025-09-09 10:24 歐洲亂局 -
當著30來號人,貝森特炸了:就你跟總統(tǒng)說我壞話?他X的吃我一拳!
2025-09-09 10:0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洲想加碼對俄制裁,那不許再買俄能源,找美國買”
2025-09-09 09:5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默茨潑臟水:我們?nèi)菀妆恢袊账?/a>
2025-09-09 09:44 德意志 -
美國務院:這個對付中國的項目,我退出@歐盟
2025-09-09 09:3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俄蒙首次組織邊防部隊參加聯(lián)合演習
2025-09-09 09:26 -
鈞正平:凡是數(shù)典忘祖、賣祖求榮的民族敗類,最終絕無好下場
2025-09-09 08:50 -
奔馳高管稱:與中國合作利于降本,不懼競爭
2025-09-09 08:15 觀察者頭條 -
-
印尼示威游行后內(nèi)閣大規(guī)模改組:資深財長被撤換
2025-09-08 23:03 -
以色列稱西班牙“反猶”,西班牙召回駐以大使
2025-09-08 22:58 巴以恩仇錄 -
未通過議會信任投票,法國總理貝魯將辭職
2025-09-08 22:36 法國見聞 -
時隔7年會談重啟,英國新任商貿(mào)大臣本周將訪華
2025-09-08 21:35 -
譴責!巴民族權力機構罕見發(fā)聲
2025-09-08 21:35 巴以恩仇錄 -
韓國2026年實行“育兒期家長10點上班制”
2025-09-08 21:29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評論 189“大多數(shù)韓國人都無法抑制憤怒之情” 評論 186中國科技強社科弱?歐盟外長被嘲:又文盲了 評論 262奔馳高管稱:與中國合作利于降本,不懼競爭 評論 154最新聞 Hot
-
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
“這是對歐洲的羞辱”
-
“今年歐洲人更想買中國車,太反感美國”
-
創(chuàng)紀錄!下修近百萬,美國就業(yè)數(shù)據(jù)“差出想象”
-
“西方被大閱兵震了,這個領域還要被中國震”
-
討好無效,意再遭美施壓:有中企,不接受
-
加部長還嘴硬:取消對華關稅,不能坑其他行業(yè)啊
-
6年來首次訪華,美眾議院“視線轉回”
-
郝龍斌首次松口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
-
特朗普:不關我事,我也很難過
-
柬埔寨擬采購20架C909客機
-
中國黃金涉“大學生溺亡”礦產(chǎn)已恢復生產(chǎn)
-
“在韓企工廠被捕的,還有日本人和中國人”
-
又變了!特朗普:期待跟莫迪談
-
卡塔爾發(fā)聲
-
“他利用首相之位,賺得盆滿缽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