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清潤:昂山素季的緬甸還有“16000個難題”
關鍵字: 昂山素季緬甸緬甸軍方中緬關系民盟民盟執(zhí)政緬甸民主4月初,應緬甸外長昂山素季邀請,中國外長王毅訪緬,成為緬甸民盟新政府履職以來首位到訪的外國部長。政治上信奉西方理念、與西方關系熱絡的昂山素季和民盟新政府上臺伊始緣何首先邀請中國外長到訪?其中原因主要有二:昂山素季和民盟新政府對華友好。其二,政權更迭后的緬甸面臨諸多難題,昂山素季考慮通過拓展對華合作來緩解部分困境。王毅此次成功訪緬無疑說明中緬關系并未大起大落,然而,雖稱“胞波”仍有齟齬,中緬這兩個有著22 10公里邊境線的鄰邦,自然少不了磕磕絆絆,雙邊關系仍有“幾憂”。
中緬關系的兩個“不會”
中緬外長會面時,緬甸新年(潑水節(jié))假期前最后一周,人們正準備過年。加之,剛上臺的民盟新政府治國理政千頭萬緒。昂山素季在此時邀請王毅外長到訪,顯示其高度重視對華關系。而且,王毅還會晤了吳廷覺總統(tǒng)、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最大在野黨鞏發(fā)黨總書記吳丁乃登等政要。
4月初,應緬甸外長昂山素季邀請,中國外長王毅訪緬。
通過這一系列動作可知:中緬關系有兩個“不會”。
第一個“不會”是:中緬關系不會因為緬甸政局更迭而發(fā)生劇變。兩國外長暢敘“胞波”情誼(即兄弟姐妹般情誼),打消了外界有關“民盟上臺后中緬關系大幅波動”的擔心,讓雙邊關系吃了個“定心丸”。
第二個不會是:緬甸不會因為昂山素季和民盟高層信奉西方政治理念、與西方關系密切而‘倒向’美歐”,不會反華。
詳細分析第二個“不會”,從中緬外長會面可知,民盟新政府、昂山素季理深知在大國間“選邊站”對緬甸有害無利。即便是過去,桑山素季對西方也非言聽計從。2010年,昂山素季領導民盟抵制大選,美國曾希望其參選,以擴大政治影響,就曾遭昂山素季拒絕。如今昂山素季走到臺前,從現(xiàn)實利益講,民盟新政府爭取民心的關鍵是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而中國大陸、港澳對緬甸的協(xié)議投資總額約220億美元,約占緬甸吸引外資總量的40%,是緬甸最大外資來源國。中國是緬甸最大貿易伙伴國,雙邊貿易額約占緬甸外貿總額40%。相對而言,西方盡管對緬投資有所增加,但美國總計對緬甸協(xié)議投資額僅約2.5億美元,日本才6億美元多,這幾個國家中投資最多的英國也就40多億美元,與中國大陸和港澳對緬投資總量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從未來看,西方不愿投資緬甸亟需、但投資大周期長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而中國愿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就包含擴大對緬甸基礎設施等各種投資的意向。
中緬關系未來發(fā)展仍有“幾憂”
盡管開局良好,但中緬在雙邊經貿合作領域仍存在變數(shù),尤其是密松電站能否重啟,中信集團為主的企業(yè)能否開發(fā)緬甸皎漂特區(qū)。
中緬貿易近年來總體是緬甸逆差,中緬大項目合作(如大型水電站、中緬鐵路等)近年來總體推進不暢,中國對緬甸投資近三四年來每年大致在數(shù)億美元至十幾億美元不等,與密松電站2011年9月被擱置建設前的投資額相比,降幅很大。主要原因是:中企在投資前,對緬甸國情了解少,風險意識不足,而且,中國大型項目投資集中在緬甸資源、能源等領域,容易被緬甸人誤解和批評,加之有些西方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專門搜集在緬中企的不利證據,向緬甸民眾傳播,煽動緬甸民間的不滿情緒,煽動抗議示威,導致中緬部分大型合作項目遇阻。
未來,中緬大型合作項目的推進有幾大必須正視的問題。第一,民盟新政府執(zhí)政伊始,需要時間了解中緬合作大項目。民盟要增加中緬大項目合作的透明度,而多年前簽署的合同,以現(xiàn)在標準來看,恐怕多少會存在不足的問題。
第二,對于密松電站,昂山素季去年9月競選時表示,如果民盟贏得大選并執(zhí)政,將向民眾公開合同內容,再做決定是否重建。她同時也稱,如果緬甸想要在國際上做個有尊嚴的國家,“必須遵守簽署合同的承諾”。筆者不敢妄言電站的最終結局。不過,民盟執(zhí)政前后,緬甸個別組織、人士、媒體再度惡意炒作“中方要施壓民盟政府重啟電站”,克欽一些民間組織甚至呼吁政府徹底停掉項目。這些言論未必理性,但可能影響政府決策,可能掀起新的抗議活動,因為緬甸人對密松電站是否重啟爭議很大。
第三,皎漂特區(qū)雖是互利互惠的項目,不過,緬甸上屆政府和議會并未完全確定授權中信為主的企業(yè)建設皎漂特區(qū)。民盟經濟團隊對特區(qū)項目不了解,需要時間考慮。若開邦當?shù)匾恍┙M織和人士擔心經濟特區(qū)產生占地、拆遷、污染等問題,使他們失去傳統(tǒng)生計來源,離開家園。在上屆議會通過皎漂特區(qū)方案前,若開邦107多個社會組織就曾召開3天研討會,稱項目未遵從當?shù)孛褚?,未來提供的就業(yè)崗位少,要求當局延遲表決。這些言行未必對,有些是因為不了解、誤解產生的,有些則可能幕后有西方勢力煽動,但其可能影響民盟新政府政策。而且,未來特區(qū)建設勢必涉及央地利益分配問題,民盟及其領導的聯(lián)邦政府與若開民族黨存在政治矛盾,增加了解決利益分配的難度。
第四,緬北沖突影響多個中緬大項目合作,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難以貫通,等等。
“強人”昂山素季的諸多苦衷
不難看出,中緬關系本身已經挑戰(zhàn)重重,更何況昂山素季領導下民盟剛剛“掌舵”,與軍方“蜜月期”之后,矛盾正在凸顯。這都為緬甸局勢、中緬未來增加了不確定性。筆者近期與緬甸學者接觸時,他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用緬甸俗語“16000個難題”來形容民盟的執(zhí)政任務的艱巨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33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21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5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