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佳山:既想賺中國的錢,又老和中國“過不去”,韓流圖什么?
從去年的“漢服歸屬之爭”到春節(jié)前韓媒炒作SM娛樂創(chuàng)始人李秀滿“中國必須重新給韓流開門”的表態(tài),再到眼下的韓國民間團體——網絡外交使節(jié)團(VANK)在請愿網站“change.org”上發(fā)起了一項名為“阻止中國網民針對韓國文化的網絡暴力行為”的請愿活動,部分韓國人“逢中必微妙”的文化心態(tài),在輿論場上連續(xù)引發(fā)了不少爭議。
今年是中韓文化交流年,眼下,央視和KBS已經簽署了合作協議。在此框架下,韓流在中國會呈現怎樣的發(fā)展態(tài)勢?
李秀滿提到,依托人工智能、生物、納米技術等核心產業(yè),韓流將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將迎來新階段。這樣的判斷客觀嗎?
為什么韓國演藝圈既想賺中國的錢,又頻現不尊重中國的表現?
圍繞上述中韓交流中呈現的問題,觀察者網專訪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學者孫佳山。下文據采訪內容整理而來:
荒謬的文化優(yōu)越感從何而來?
雖然不是官方話語,但一批韓國演藝圈人士看待中國的基本邏輯,還是一個比較清楚的文化傾銷的邏輯,就是覺得你們中國的大門就應該向我們敞開。這也是比較典型的能代表一部分韓國人的老牌高等黃種人心態(tài),有一種荒誕的文化優(yōu)越感。
李秀滿接受采訪時,對韓流在中國的前景做出預測。
我們都知道,韓流在我國的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而這種階段性主要就是由政治原因造成的。
例如當年在中韓關系緊張的時候,Rain在北京的演唱會,幾十塊錢一張票都沒人去看,最慘的時候就慘到這種地步……而在2014年前后的時候,中韓FTA協定既讓中韓關系升溫,也為韓流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
回顧韓流成為“寒流”的那段時間,不是說中國不向他們打開大門,而是說韓國并沒有直面中韓兩國廣泛的共同利益,以及中韓兩國人民之間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礎。具體點說,在我國的那些韓流粉絲,在民族國家大義面前,哪個好意思出來折騰?這可不是誰管出來的結果,而是絕大多數年輕人都自覺自愿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就在去年,韓國綜藝《Running Man》使用了將五星紅旗與臺灣旗幟并列的游戲地圖;女歌手李孝利在綜藝節(jié)目中自稱要進軍國際市場,因此得給自己取一個國際化的藝名。她稱:“取名‘毛’,如何?。俊薄?
李孝利在綜藝節(jié)目上稱想以“毛”為藝名,帶來爭議,后續(xù)引發(fā)了中韓網友的罵戰(zhàn)。
在涉及中國主權、內政等重大問題上,一些韓國藝人非常不光彩地攪和在其中。這里非常有必要提醒韓國娛樂界,無論是韓國的文化娛樂公司也好,或者明星也罷,不要踩紅線。否則,韓流在中國還將面臨更為不利的市場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如果韓流懂得尊重中國人民的情感,自然會在中國收獲較好的市場回報和文化影響力,但要是總侵犯中國人民的情感,那結果顯而易見。
當然,我們也充分理解,在當下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下,韓國尚沒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搖擺,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鐘擺結構。
即使在入華的高潮階段,韓流的大頭利潤也來自日本
韓流能夠在世界舞臺上茁壯成長,關鍵在于在充分學習日本文化產業(yè)的基礎之上,發(fā)展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產業(yè)體系,李秀滿這一點說得還是挺客觀的。
在我們的常識印象里,過去韓流對華進行文化傾銷,在我國賺走了不少錢,但實際上,哪怕是在2013至2015年那段韓流在我國發(fā)展的高潮階段,韓流最大的利潤其實是來自于日本。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幾年即便韓流在我國的存在感弱了那么多,但在其他地區(qū)依然發(fā)展勢頭不減。在歐美,它一樣有很強的文化輸出能力。在北美,防彈少年團“干掉了”賈斯汀·比伯。甚至在阿聯酋、埃及這樣的中東地區(qū),韓流也賺了不少錢,很多伊斯蘭女性,也和我們國內當年一樣,熱衷于追韓流明星。
總體而言,在舉國體制的加持之下,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未來創(chuàng)造科學部,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市場情況進行了分析、梳理,并制定出適合不同目標市場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就連南美、非洲等地區(qū),作為新興市場區(qū)域,也已成為韓流輸出的重點培育對象。在較為成熟的亞洲地區(qū),則強調與具體落地國的充分合作,我國就是最好的例證。而對于美國和歐洲市場,韓流則不斷強化商業(yè)網絡的具體分工和運營。
韓劇《愛在何方》提及中餐韓餐區(qū)別,一度引發(fā)爭議,圖自微博。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感動中國丨陳陸:誓言“守好廬江”浪尖上逆行的他用生命兌現承諾
2021-02-18 17:4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破百億
2021-02-16 10:37 中國電影 -
“?!鞭D乾坤之二:春晚里的中國故事
2021-02-13 15:48 春晚 -
春晚節(jié)目《非洲歌舞》背后的故事
2021-02-12 14:27 春晚 -
他怎么做到“二指禪”的?
2021-02-12 09:29 春晚 -
牛年春晚究竟有多“新”?聽聽總導演怎么說
2021-02-11 15:01 春晚 -
劣跡藝人如何認定?如何判定是否假唱?溯及過往嗎?專家回應
2021-02-06 15:16 明星那點事兒 -
中共中央: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全國少工委名譽主任
2021-02-04 09:23 -
人文社就五福錯字致歉,公布補救賠償措施
2021-02-02 08:45 節(jié)日談 -
2021年春晚舉行首次聯排
2021-02-01 20:22 春晚 -
賈平凹女兒詩歌引質疑 陜西作協回應
2021-02-01 19:50 文化 -
蘇寧易購擬使用最高10億元回購股份,約占總股本0.98%
2021-01-30 09:12 大公司 -
8集新疆歷史紀錄片開播,《清乾隆內府輿圖》首次熒屏亮相
2021-01-26 10:49 -
在新的征程上始終走在改革發(fā)展最前列!李強今天參加浦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這些期待
2021-01-25 00:00 上海觀察 -
聯播+丨開業(yè)五年 習近平推動這家銀行“點石成金”
2021-01-16 12:0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石家莊、邢臺累計檢出陽性304例
2021-01-08 15: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主席書架上的21張照片
2020-12-31 19:5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意大利裔法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去世,享年98歲
2020-12-29 20:22 -
111位業(yè)內人士聯名抵制郭敬明、于正
2020-12-22 11:04 明星那點事兒 -
【央視快評】以高質量發(fā)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12-20 19:4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195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2“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5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