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薩·辛格:和美國一起抗衡中國?我們印度更想要“獨立自主”
最后更新: 2021-02-15 09:03:42【文/蘇薩·辛格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在寒冷的冬季,盡管中印兩國軍隊仍然駐扎在15000到18000英尺高、氣溫下降到零下31華氏度的地方,但兩國之間的喜馬拉雅山沖突已緩和下來??呻S著冰雪消融,長達8個月的軍事對峙將重新開始。
當新德里正忙于應對疫情肆虐和經濟衰退的雙重挑戰(zhàn)時,北京更進一步,在距離最初爆發(fā)沖突的加爾萬河谷約1000英里遠的另一邊境地區(qū)阿魯納恰爾邦(譯注:即我國藏南地區(qū))營建了一個新的村莊。
1月,印度和中國士兵在距加爾萬大約750英里遠的錫金北部納庫拉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非致命沖突。然而到目前為止,印度總理莫迪基本上未對中國問題發(fā)表任何看法。由于無法確定今年夏天中國人會做什么,新德里一直在向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尋求支持和幫助,而它的重點求助對象就是美國。
莫迪努力經營自己與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的私人關系,終于在特朗普離任時獲得了一份臨別贈禮。特朗普政府在1月份的第一周解密了原本打算保密30年的“2018年印太戰(zhàn)略”,其潛在目的是約束繼任總統(tǒng)的中國政策。不過,盡管這一戰(zhàn)略可能會讓新德里的一些人寬心,但印度卻不能公開表態(tài)支持這一戰(zhàn)略,這主要是因為該戰(zhàn)略對印度自身的軍事和經濟能力提出了過高要求。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登本文
這份戰(zhàn)略文件并不令人太感意外,但特朗普政府設想增強印度實力,使其能夠與其它國家一道“制衡中國”這一信息,的確是給新德里戰(zhàn)略家們的一大福音。這份文件闡明的目標是確保印度保持其“在南亞的卓越地位,使其在維護印度洋安全方面發(fā)揮主導作用,加強其與東南亞的接觸,擴大印度與該地區(qū)其它美國盟國和伙伴國的經濟、防務和外交合作。”如果這還不夠,該文件還設想美國“通過外交、軍事和情報渠道支持印度,幫助印度解決其與中國的邊界爭端和水源糾紛,其中包括布拉馬普特拉河(譯注:即中國境內的雅魯藏布江)和其它可能被中國改道的河流。”
然而,這份文件的過早解密對新德里來說卻是一個小小的尷尬。這份文件顯示出,印度吸引美國的主要原因不是印度自身有什么優(yōu)點,而是它能在對抗中國影響力方面起作用。一直強調奉行戰(zhàn)略自決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德里公開強調,它與任何一個國家發(fā)展關系(一般被解讀為是美國)都不是為了遏制其它國家,換句話說,就是中國。2019年6月,印度外長蘇杰生(S.Jaishankar)在與美國外長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表示,自由開放的印太概念是“為某件事,而不是針對某個國家?!?
目前的地緣政治形勢迫使印度尋求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強有力的伙伴關系,以應對中國在其邊境的現實威脅,但印度仍不希望自己被視為是美國的爪牙。強硬的現實主義者會爭辯說,在中國對印度如此敵視的情況下,印度應理所當然地拋棄偽裝,承認自己是美國的盟友。但邁出這一步將縮小印度與中國的談判空間,而此時新德里仍拒絕與北京直接對抗,還對外交接觸抱有希望。此外,讓印度完全依賴美國將嚴重收縮印度的戰(zhàn)略空間。
印度長久以來一直奉行不結盟主義,但新德里目前的想法卻受制于一個懸而未決的權力悖論。美國希望有一個強大的印度去抗衡中國,但印度只有在弱小時才會去積極尋求朋友和伙伴。一個強大的印度更愿意利用戰(zhàn)略空間去執(zhí)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希望自己能在大國間縱橫捭闔。如果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突然平息下來,印度是否仍會對印太合作抱有同樣的熱情?畢竟,印度仍積極參與了中國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而且還是中國領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最大借款國。去年,中國再次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使美國在兩年后再次退居第二的位置。顯然,新德里的首選是在可能的情況下與北京展開合作,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與之競爭。
毫無疑問,解密的印太戰(zhàn)略提高了印度在全世界和印度周邊地區(qū)的曝光度,印度也正得益于此。不難理解,印度政府選擇了關注即將上任的新一屆美國政府,而沒有去強調自己與上一屆政府的密切關系。事實上,對同一時間國會山駭人事件鋪天蓋地的報道,掩蓋了印度的這一策略。此外,莫迪還有自己的一黨政治私利,那就是不讓印度人想起中國在邊界上發(fā)起的軍事挑釁,不讓公眾注意到印度領土有所缺失。同時,一個低調的回應也有助于緩解北京的憂慮,使其不再擔憂印度已對美國言聽計從。從中國官方的反應來看,這一招似乎起到了作用,中國的反應也全都集中在對美國的攻擊上。
執(zhí)行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關鍵手段之一是四方安全對話,或四國機制,這是一個由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組成的非正式論壇,該機制去年11月還舉行了最后一次馬拉巴爾海軍演習。該機制在2019年被提升為部長級,在去年東京的第二次部長級會議舉行前,各方曾討論將這一機制定形下來。四國機制是一大重要發(fā)展,但印度卻是該集團中的一個另類:美國與日本、澳大利亞都是條約同盟國,后兩個國家近年來也結成了強有力的安全伙伴關系。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右一)同日本首相菅義偉(中)及印日澳相關官員會談。圖片來源:nicolas datiche/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四國機制是成功的,該機制表明亞洲所有大國在面對中國時立場一致。中國外長王毅嚴厲批評該機制,將它與北約相提并論就是明證。但四國機制仍然只是一個協(xié)商機構,遠不是一個具有正式安全架構的集體防御組織。如果夸大該機制的實力和重要性,就像特朗普政府所做的那樣,那該機制就可能刺激中國做出強烈反應,而四方機制本身卻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
以印度為例,這樣的反應將會發(fā)生在中印長達2200英里的大陸邊界上,那里也是其跨喜馬拉雅山鄰國發(fā)出最直接、最緊迫挑戰(zhàn)的地方。四國集團以其目前的形式是無法緩解這些壓力的,也無法彌補印度大陸的弱點。印度本國的海上實力被嚴重局限在印太地區(qū),該國在更廣闊的印太地區(qū),甚至僅在印度洋都無法有效建立一個安全架構。印度經濟疲軟、軍事現代化步伐緩慢,這些都導致印度根本無力擔負這一沉重的期望。
拜登政府重新調整了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開始強調價值觀和民主,這兩條與印太戰(zhàn)略(這兩條也是印太戰(zhàn)略的一部分)一道用于管控中國的崛起。英國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最近發(fā)自倫敦的一份報告將印度與俄羅斯、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一起列為“困難四國”,這是由于印度在莫迪印度教多數派政府領導下發(fā)生了民主倒退。外界更多地關注到印度存在不自由的多數派主義、國家認可和容忍暴力、以及在法治環(huán)境下無法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并加以保護等現象,這就使拜登政府陷入到了尷尬境地。為了執(zhí)行現實主義的印太政策,所有呼吁懲罰美國民主損友的聲音都會被置若罔聞,但拜登政府宣稱的價值觀與其在該地區(qū)的實際利益之間將一直存在這種沖突。
一些人擔心,因為拜登政府將主要關注國內事務,所以盡管它會優(yōu)先考慮太平洋問題,但很可能會忽視印度洋問題。隨著新德里制定出一個務實戰(zhàn)略來對付更具敵意和專斷的中國,它必將視美國為其印太地區(qū)的最重要伙伴。雖然目標已達成一致,但前路卻將充滿緊張、摩擦和壓力——無論特朗普計劃中列出了如何宏大的愿望,現實都將如此。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外交政策”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美軍基地又雙叒叕出事了
2021-02-15 08:52 美國一夢 -
藏在BBC國際頻道背后的那些小秘密
2021-02-15 07:31 -
幾內亞再現埃博拉疫情,鄰國塞拉利昂關閉邊界
2021-02-15 07:27 埃博拉病毒 -
美國新增確診67104例、死亡1395例
2021-02-15 07: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普京:若遭外國勢力敵對行動,不排除斷外網
2021-02-14 21:53 俄羅斯之聲 -
《柳葉刀》:全球7成新冠疫苗已被富裕國家搶購
2021-02-14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媒:針對亞裔犯罪大增,在紐約受害者數量大增867%
2021-02-14 17:23 美國一夢 -
印度官員笑著說:農民在家就不會死了嗎?
2021-02-14 16:56 印度驚奇 -
CNN關注“重建圓明園”,又“陰陽怪氣”
2021-02-14 16:43 外媒看中國 -
日本福島附近海域又發(fā)生5.2級地震
2021-02-14 16:21 地震 -
第二批中國疫苗運抵秘魯 上午剛就職的衛(wèi)生部長親自接機
2021-02-14 15: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你為什么不說話”
2021-02-14 14:59 美國政治 -
“美國有個‘芯’病,在中國大陸”
2021-02-14 14:34 美國經濟 -
“美國有犯罪記錄的人與有大學文憑的一樣多,還想贏中國”
2021-02-14 13:49 中美關系 -
逃過一劫,“才剛開始”
2021-02-14 11:46 美國政治 -
多位世衛(wèi)專家評《紐約時報》涉華報道:斷章取義,“太無恥”!
2021-02-14 11:15 -
世衛(wèi)專家怒了:《紐約時報》斷章取義,無恥
2021-02-14 10:3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方回應美方涉疫聲明:世衛(wèi)不是想來就來、說走就走的游樂場
2021-02-14 08: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這回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余震”
2021-02-14 08:11 地震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