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德·吉奧亞:在思想界,破壞的團隊一直忙得很呢
關鍵字: 叔本華解構主義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悲觀主義喪文化
同樣道理,叔本華的泛全球精神性,不僅根深蒂固而且完全沒有必要信條或教條,很可能在很多內容上與千禧年一代對其宗教態(tài)度的發(fā)言焦點一致。他的心理學理論可以作為渴望擁有弗洛伊德智慧卻無維也納人偏見的模版。他有關美學的論述尤其敏銳,沒有哪個哲學家能提出比他更有趣的音樂觀點,而且與當今流行文化的傾向非常吻合。叔本華認為心智哲學的關鍵問題可以通過學習人類大腦的潛力而得到最好的回答,這或許是他的觀點中最有時代感的東西。他接受前輩哲學家康德的發(fā)現,然后將其變成21世紀神經科學家能夠使用的現成范式。
正如上例清楚顯示的那樣,甚至困擾當今科學的理論議題也在這本有兩百年歷史的書中有所闡明。如果你認為我們或許生活在黑客帝國類型的模擬狀態(tài),叔本華將給你用以概念化這些的工具——事實上,他的主要概念“意志”和“表象”的定義使其成為思考所有軟件和視頻游戲界面的有用模式。
如果你好奇為什么地球人從來沒有聽說過超級智慧的外星人生活,叔本華對此也有答案:他說,任何超越人類的智慧將很早以前就聲明放棄對技術成果的追求,并擁抱純粹的無私,這將讓他們保持遠離地球。另一方面,如果你害怕人工智能擁有意識的可怕時刻,叔本華將給你更多需要擔憂的東西。如果他是正確的,聰明的、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可能將人類社會視為失敗的實驗,決定將其關閉。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本很長的書,總共有50萬字。但是,叔本華的世界觀的基本前提極其簡單。事實上,他的書名告訴了一切。我們的存在知識僅僅局限于兩個確定性:我們心智的表象,這是有關外部世界的唯一可靠信息源,意志是我們的意識,給予我們唯一可接觸的線索來了解宇宙的內部生活。使用這兩個指南,叔本華接著評估和重新解釋了人類生存的每個方面——沿途他提出了有關建筑、笑話、自殺、風景畫、靈魂轉世、性吸引、婚姻、詩歌、民歌、神秘主義、自由意志、莎士比亞、動物本能、堂吉訶德、旋律、悲劇、懷舊、氣候等其他很多話題的新視角。你來到叔本華那里尋找系統理論,但你留下來尋找蜿蜒曲折的觀察。
如果叔本華在21世紀最終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刻,這將吻合他自己的信念,他是在為未來讀者而非自己時代的讀者寫作的。在他長長的代表作中,他提到每隔幾頁就會發(fā)現讀者不可避免的拖延。他知道他的時刻還沒有到來。他生活在歐洲思想家喜歡將眾多系統融會貫通于一體的時代,但是,對叔本華來說不幸的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后的150年里,黑格爾及其追隨者是占支配地位典范。
叔本華親身體會到這種挫折感,當他在柏林大學與最著名的同事黑格爾以同樣的日程表上課。結果,叔本華的教室里幾乎空蕩蕩的,而黑格爾的教室里擠滿了充滿羨慕眼神的學生。叔本華對黑格爾鼎鼎大名的羨慕嫉妒恨從來就沒有消失過,他的著作中充斥著對競爭對手的猛烈攻擊。
在臨終歲月,叔本華贏得了自己的追隨者和一定的名氣,但在影響力上從來無法與黑格爾一爭高下。1860年,叔本華去世時,卡爾·馬克思已經在其《資本論》中為下一代重新修正了黑格爾思想,一個將對世界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和經濟理論概要,這是叔本華望塵莫及的。
公平地說,叔本華常常是他自己最可怕的敵人。他故意激怒本來可能傳播其教誨的人。
當今的讀者仍然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開頭段落中看到一種蔑視的味道,作者給出了不閱讀他最重要著作的理由的長清單。他告訴讀者,如果你還沒有學過康德立刻放下這本書。叔本華還要求他們先閱讀他早先的書,隨后在閱讀這本代表作。最后他還吹噓說,即使他們堅持閱讀到最后一頁,可能仍然搞不明白他的哲學——因為那將要求他們再把1200頁的書再讀一遍。
許多讀者聽從他的建議,放下這本厚書以便閱讀更短小、更有趣的書如伏爾泰的《憨第德》或者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誰會感到吃驚呢?
在結束之前,我必須談論叔本華著名的悲觀主義。這是描述其哲學的最常用詞匯,也如此頻繁地被使用以至于對其著作一竅不通的人也知道這位哲學家是暗淡、凄涼的末日預告者。這種概括有一定道理,但這對叔本華不完全公平。他也邀請讀者參與超驗性活動,他明確將其與佛家涅槃概念聯系起來。叔本華被人廣泛談論的悲觀主義或許可以更好地視為無所畏懼地愿意接受痛苦的事實,伴隨著另辟蹊徑的承諾,即通過這個可能獲得更純潔、更美好東西。在我們自己的悲觀主義時代,如果你懷疑我的說法,只要看看民意調查就明白了。或者正是這些因素的結合讓古老的叔本華哲學顯得時機正好和具有建設性。
事實上,當今社會盛行的暗淡心態(tài)或許是最顯著的指標,說明我們已經達到了摧毀上一個年代支配性思想潮流的頂點。從這個角度看看,當今的悲觀主義是把太多信任放在解構、批判和破壞之上的世界觀的直接后果。簡單地說,看著瓦礫令人憂郁,無論打破的理由多么有合理性。果真如此,叔本華將一切東西集中起來變成淳樸的統一體系的熱情不僅是可靠的角色模式,而且或許是我們能夠擁有的最樂觀的人,雖然可能有些奇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原標題:千禧年一代的叔本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