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東賓:突破美國的封鎖——中國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簡史
關鍵字: 突破封鎖互聯(lián)網(wǎng)中美關系80年代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中國2. CN的誕生:白宮的阻攔和科學家共同的斗爭
1987年11月,中國代表團應邀參加在普林斯頓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網(wǎng)絡工作組會議。會議期間,11月8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主任斯特芬?沃爾夫(Stephen Wolff)表達了對中國接入國際計算機網(wǎng)絡的歡迎,并將Stephen Wolff博士簽署的認可信,轉交給了中方代表楊楚泉先生。這是一份正式的、對中國加入CSNET和BITNET(美國大學網(wǎng))的“政治性的”認可。
隨后,王運豐教授與措恩教授著手讓中國實現(xiàn)全功能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1990年10月,王運豐教授在卡爾斯魯大學與措恩教授商討了中國網(wǎng)絡的應用,尤其是中國計算機科技網(wǎng)(CANET)和中國申請國際域名的問題。王運豐教授提出用申請“.CN”作為中國的國家域名。由于當時中國獨立申請域名和管理域名服務器的難度很大,基于對措恩教授的充分信任,王運豐提出讓措恩教授代理注冊中國國家域名,并由卡爾斯魯大學負責維護“.CN”域名服務器的維護。
維納?措恩 (德國互聯(lián)網(wǎng)先驅者)
此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指派錢天白工程師負責具體事宜。10月19日,措恩教授向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Internet'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IC)發(fā)出“.CN”的預約,詢問是否有空缺。11月26日,措恩正式在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為CANET申請“.CN”頂級域名。他在“管理聯(lián)系”一目中填上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地址和錢天白的名字,而“技術聯(lián)系”一目中填寫的是卡爾斯魯大學計算機系。
12月2日,措恩教授把申請信和相關附件轉發(fā)給錢天白。12月3日,措恩教授收到通知,“.CN”域名申請得到批準,并且在Karlsrushe大學建立.cn域名服務器。1991年1月3日,措恩教授派出三人專家小組去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專家組中的米歇爾?羅特(Michael Rotert)建立地區(qū)域名解析服務器(local DNS)并更新CSNET/PMDF的相關軟件;另一名成員蘭肯(Nikolaus von derLancken)幫助中國建立局域網(wǎng)。1994年,中國國家域名“.CN”服務器由卡爾斯魯大學移交到中國,中國隨后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的全功能連接。
2009年9月14日,在中國首屆網(wǎng)民文化節(jié)上,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理事長胡啟恒代表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社區(qū)授予措恩教授“中國榮譽網(wǎng)民”稱號,以表達對措恩為中國進入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所做貢獻的敬意。
實際上,除了關于吳為民與王運豐誰是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發(fā)送者的爭論外,在海外還有另外一則爭論。這則爭論最終重新發(fā)現(xiàn)了措恩教授和王運豐當年所做的大量工作和貢獻。中國早期的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主要是基于科研合作與交流的需要,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后來互聯(lián)網(wǎng)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因此早期的很多檔案資料在中國并沒有保存下來。因此,在中國,長期以來關于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合作,一直鮮為人知,各方面的報道也忽視他們的獻。
2004年,《計算機業(yè)余愛好者》(The AmateurComputerist )兩位編輯注意到在中國的公開資料中,很少提及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工作。在當時的CNNIC網(wǎng)站上公布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事記中,關于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很多工作歸功于錢天白工程師。但實際上,錢天白并不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的13位署名的名單中,這令他們很驚訝。為此,他們特地采訪措恩教授。所幸,措恩教授保留了所有的中英德資料,包括第一封電子郵件原件和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對于了解中國早期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極為珍貴。后來,他們運用這些檔案資料,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對措恩教授與王運豐教授的工作做了可信的發(fā)掘和評價。
2005年11月,措恩教授應邀參加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高峰論壇的分論壇。在論壇上,措恩教授講述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的故事。當時,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主席胡啟恒正好在場,她表示回國后將調查中國版本為什么與措恩教授所講述的不同。18個月后,中國CNNIC官方公布的互聯(lián)網(wǎng)大事記對此事的表述做了修改,肯定了措恩和王運豐教授所做的工作與貢獻。
因此,在2007年9月18日和19日,在措恩教授和胡啟恒的召集下,在德國舉行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20周年的紀念會。當時所涉及到的德國、美國、愛爾蘭等國的人員大部分到場,還有當時參與其中的中國老人,包括當時提供設備、技術支持的人,這些親歷者又講述了很多背后的故事。
- 原標題:王東賓 | 突破美國政府的封鎖:中國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簡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2-16 08:43:26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天下講壇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zhàn):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xiàn)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78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67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0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0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特朗普再向日本施壓:談不攏,考慮提高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
特朗普威脅后,日本表態(tài)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愿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是否會驅逐馬斯克?特朗普回應
-
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