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摘:寧澤濤在古人眼里還會是帥哥嗎?
關鍵字: 里約奧運奧運里約奧運會巴西巴西奧運會巴西奧運寧澤濤寧澤濤游泳鄭薛飛騰|文
近期,奧運會水上項目頻頻給中國人帶來自豪感。伴隨獎牌而來的,還有各式“舔屏文”,文章大多獻上游泳、跳水運動員們的各類特寫圖,引得不少粉絲“舔屏”。
有“泳壇清流”之譽的寧澤濤,雖然沒有晉級100米自由泳決賽,但他的高清寫真圖早已火遍朋友圈,在一張他咬著泳鏡的圖片下,不少網(wǎng)友紛紛大呼:“老公,我想做你嘴里的泳鏡!”
陽光的笑容、壯實的胸肌、分明的腹肌……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寧澤濤確實帥到連攝影記者都忍不住多為他拍些照片,如此養(yǎng)眼又討喜的形象,大圖放在版面上,本身就極具吸引力。但如果穿越時空的軌道,500年前的中國人或是1000年前的中國人,看到寧澤濤還會覺得帥嗎?在古人眼里到底什么樣的形象才能稱為美男呢?
先秦時代的美男
胡敏在《中西人體美導論》一書中提出“審美具有歷史性”,即同一個民族、國家和地區(qū)的人民,在不同歷史時代會有不同的審美觀念,這些觀念伴隨著政權(quán)更迭、民族文化、倫理傳統(tǒng)等因素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單就男性審美的發(fā)展史來看,確實如此。
為了論述的方便,筆者暫且粗略地將男性審美分為“文”和“武”兩條脈絡。顧名思義,“文”即偏向文質(zhì)彬彬、含蓄柔美,“武”則是剛健勇武、身形魁梧。
早在先秦時代,中國對男性審美并未有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從古籍作品來看“文”、“武”男性都受到一定的追捧。例如,《左傳》中記載過一則鄭國女子的擇偶故事,原文說道:
子皙(公孫黑)盛飾入,布幣而出;子南(公孫楚)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觀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婦婦,所謂順也。適子南氏。
在華美外表的子皙與胡服剽悍的子南之間,這位女子最終選擇了后者,可見“武”夫在當時還頗受歡迎。但另一方面,也有對“文”的男性的崇尚,《詩經(jīng)》中曾有描述男子的美貌,其中寫道“彼其之子,美如玉”,“彼其之子,美如英”,用細白無瑕的玉和紛繁的花朵“英”來描繪男性美。
另一個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就是那個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鄒忌,史書中對他的相貌記載是:“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梢源_定的是,“高”和“昳麗”都是古人看重的條件。
魏晉隋唐時代的美男
到魏晉南北朝時代,審美風尚開始轉(zhuǎn)向以瘦弱為美,“武”美一度被超越、掩蔽,不論是哪個版本的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排名,晉朝玄學家衛(wèi)玠都能上榜,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曾提及他“美風神,善清談;常以為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色”。
然而光“美風神”一樣,也不知道具體有多美,在這方面,《世說新語·容止》一章為我們展現(xiàn)了詳細的情況,書中記載美男子衛(wèi)玠“居然有羸形,雖復終日調(diào)暢,若不堪羅綺”,單是“羸形”二字,便可透過文字感受到衛(wèi)玠的陰柔之美。
史書記載,西晉美男衛(wèi)玠被活活“看死”
在晉朝時代,其實還有一位著名美男潘安,但今天我們翻遍史冊,對其容貌的描繪概括起來只有一句“美!真的很美”。例如,《晉書·潘岳傳》中寫道“岳,美姿儀”,《文心雕龍》中也有“潘岳,少有容止”,但具體潘安是怎樣一位美男,尚未查到具體的表述,有時想來也頗為諷刺,后世常用“貌比潘安”來形容男性俊美,但做這些形容的人,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潘安是怎樣的美呢?
審美的變化也和國家的整體氛圍緊密相關。國力強大的唐代,社會大眾多追逐一些氣象龐大之物,唐人愛盛大的牡丹,愛肥臀大馬,這時世人眼中的“美男子”又偏向“武”的氣質(zhì)。有一說法認為這是和李唐王室血統(tǒng)中有一半發(fā)自北方游牧民族鮮卑族有關,因此入主中原后,依然保持著部落游牧民族的習性,社會上層的審美趣味漸漸向下擴散,由此誕生唐代整個社會趨向一致的審美。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H.Van Gulik)曾在他的研究《中國古代房內(nèi)考》一書中總結(jié)道:唐代男子喜歡蓄須、崇尚身體力量,“無論文官還是武將都練習射箭、騎馬、劍術和拳術,技藝高超者獲得高度贊美。”從目前所有的史料來看,這一論斷也基本可信。
明清與近現(xiàn)代的中國美男
到明清兩朝,審美取向又與前代有所不同,總體來看,“文”的男性更為推崇,大體上超越對“武”的崇尚。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形容美男子楊延和的長相即為“此人生得肌如雪暈,唇若朱涂,一個臉兒,恰像羊脂白玉碾成的”。
到了清代,此風更甚,《紅樓夢》中大量對美男子的描寫即是時代特征的反映,學者認為,這是源于滿清入關,滿族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壟斷對武術的修習,漢族文人因此以鄙視武術鍛煉來回應“異族征服者”,由是,“理想的愛人被塑造成一個風雅秀致、多愁善感、臉色蒼白、身材瘦削的青年男子的形象?!?
可以說把寧澤濤放在明朝人或是清朝人面前,大概大家也只會搖搖頭,并不會像今天一樣“舔屏”,那么今天對肌肉男的追求又從何而來呢?
在此筆者僅提一點,聊備一說:伴隨近代中國打開國門,西方文化價值的進入帶來了深遠的變化。一貫以來,發(fā)自古希臘的西方文明中,對男性的審美一貫以“硬漢”為代表:愛德華·傅克斯在《歐洲風化史》中曾提及,16世紀在法國廣為流傳的一本書《人的體貌》中,對理想男性人體進行了詳盡的描述,要求男性要“天生體格魁梧……腹部收縮,骨骼粗大而突出的胯部……勻稱而多筋的大手,寬肩,虎背熊腰”。
到19世紀,法國文學評論家丹納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也認為:“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頭腦或者感覺敏銳的心靈,而是血統(tǒng)好、發(fā)育好、比例勻稱、身手矯健、擅長各種運動的裸體?!?
事實上,這樣一種男性美感一直維持到今日,在歐美的大量影視作品甚至路邊的廣告展板都可見一斑,而這種傳統(tǒng)在改革開放后,通過迅速涌入的西方媒介產(chǎn)品,開始慢慢形塑當代中國人對男性的審美。一系列的文化產(chǎn)品、電影、書籍等重構(gòu)了中國當代對男性氣質(zhì)的理解,雄健的、富有肌肉感的男性成為消費主義文化中被推到臺前的力作。
- 原標題:文摘:寧澤濤在古人眼里還會是帥哥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最新聞 Hot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